-学高中地理 6.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同步测试 新人教版必修2.doc

-学高中地理 6.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同步测试 新人教版必修2.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学高中地理 6.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同步测试 新人教版必修2

6.1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同步测试 一、选择题 分析图中人地关系的三种不同观点,回答1~3题。 1.“广谷大川异制,民生其间者异俗”(《礼记·王制》)反映的人地关系思想与图中一致的是(  ) A.观点一         B.观点二 C.观点三 D.都不是 2.图中三种观点体现的人地关系思想演变顺序是(  ) A.观点一、观点二、观点三 B.观点二、观点三、观点一 C.观点三、观点一、观点二 D.观点一、观点三、观点二 3.下列做法或说法不符合观点三思想的是(  ) A.斩伐养长,不失其时 B.退耕还林,退耕还牧 C.竭泽而渔,焚薮而田 D.植树造林,修建水库 读图,回答4~5题。 4.图甲反映了人类与环境之间的何种关系(  ) ①对立 ②统一 ③环境对人类的反馈作用 ④人类对环境资源的利用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5.图乙中能反映图甲的是(  ) A.A、B B.A、C C.D、B D.C、B 下图是某区域环境问题示意图,读图回答6~7题。 6.图示反映的环境问题主要有(  ) ①土地荒漠化 ②气候变暖 ③水环境恶化 ④酸雨污染 A.③④ B.②③ C.①③ D.①② 7.图中环境问题的存在,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  ) ①共同性原则 ②持续性原则 ③公平性原则 ④参与性原则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读下面《危险》漫画,回答8~9题。 8.漫画中“危险”所指的环境问题是(  ) A.水资源短缺 B.全球变暖 C.生物多样性减少 D.沙尘暴 9.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这种环境问题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尤其突出 B.造成这种危险的人为原因有乱砍滥伐、过度开垦 C.除中国外,这种环境问题比较严重的还有北非、西亚、美国、澳大利亚 D.为避免该环境问题的恶化,必须禁止人类的开发活动 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生产、生活、思维方式的根本变革,亦是解决全球环境问题的根本途径。我国政府制定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它阐明了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战略,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及资源、环境的合理利用和保护的具体方案。据此回答10~11题。 10.可持续发展思想在我国源远流长,下列说法或做法中可以证实的是(  ) ①“竭泽而渔……而明年无鱼;焚薮而田……而明年无兽” ②历代各朝均大兴土木建宫殿等大型建筑 ③盛世滋丁,永不加赋 ④封山育林,以定期开禁保护生育期的鸟、兽、鱼、鳖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1.在青藏铁路建设中,我国首次引入了国外野生动物通道的理念,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设计了3种基本类型的野生动物通道。人类的发展不应危及其他物种的生存,主要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  ) A.公平性原则 B.持续性原则 C.共同性原则 D.综合性原则 生活质量是经济、社会和生态等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下图为生活质量与GDP和电力消耗量关系示意图。读图回答12~13题。 12.从图中可以看出(  ) ①人均GDP越高,生活质量越高 ②人均电力消耗量与生活质量呈正相关 ③人均GDP在3 000~6 000美元时,生活质量会有所下降 ④人均GDP在3 000~6 000美元时,人均电力消耗会有所下降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环境问题在发展中产生,也将会在发展中得到解决 ②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产生环境问题,因此我们要边污染边治理 ③人均电力消耗指数高,生活质量就高,所以我们要大力发展高耗能工业 ④我国应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以实现经济、生态、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A.①② B.③④C.②③ D.①④ 二、综合题 14.全球变暖和酸雨等全球性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已引起全世界人们的广泛关注。阅读有关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火电、钢铁、冶金、建材、化工……这些重点耗能行业将大量碳物质排入大气,造成全球变暖。 由于全球变暖造成数十亿美元的农业损失,在印度由于喜马拉雅山冰川的融化造成了水灾。长期来看维系生命的河流可能干涸,人类应对气候变暖的时间即将耗尽,科学家呼吁“别再烹煮地球”。 材料二 2010年上海世博会举办期间,全程贯彻“低碳”理念。从交通到照明,从建筑到餐具,随处可见“低碳”的影子。 材料三 下表是某校兴趣小组收集到的安徽省5个酸雨观测站某月降水状况及酸雨监测数据。 主要职能 月降雨量(毫米) 月降雨次数 酸雨次数(pH5.6) 蚌埠 交通枢纽 84.9 8 5 合肥 省级行政中心 202.9 11 5 马鞍山 工业城市 85.6 10 9 铜陵 矿业城市 309.6 13 10 黄山 旅游城市 504.7 18 5 阅读材料一、二,回答下列问题。 (1)简要解释全球变暖会导致河流干涸的原

文档评论(0)

zhuangbi664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