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实验心理学的黑箱20世纪重要心理实验课件.ppt

打开实验心理学的黑箱20世纪重要心理实验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1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認知地圖 Tolman發現,做了這些改變後,老鼠可以找到通往「目標箱」的「次好」路徑。 這結果顯示,老鼠學會的不只是「在某個十字路口,往哪個方向轉」,而是學會了迷宮的(認知)地圖。 Tolman比當時的心理學家先一步地提出了一種很接近「現代的學習或認知理論」的看法;亦即,訊息處理論的觀點。 例如,他描述動物的大腦像一個「中央辨公室」,而不是一個「電話機換機」: ...這間中央辦公室更像是地圖控制中心,而非舊式的電話交換機。進入的刺激不止和對應的輸出連結,這些刺激會被中央控制室一再地處理,然後形成一個對環境的暫時的認知地圖。這個暫時性的地圖能夠呈現環境中的路線與通道,並且在需要的時候指出什麼才是動物最應該做的反應 (Tolman, l984,P.l92)。 由認知觀點看古典制約歷程 根據亞里斯多德,人們會將(A)相似的,(B)相反的,以及(C)時空中接近的東西連結起來。 Pavlov持這種非常傳統的連結論觀點,並企圖以生理的角度解釋古典制約: (一)CS和US原本在大腦中是分開存放的。 (二)經過一段時間的配對,CS和US之間漸漸的建立了連結, (三)當CS和US之間的連結建立後, CS便可以「取代」US,引發UR的反射。 由認知觀點看古典制約歷程 然而,一些研究的結果顯示,前述的看法並不正確。 (一)阻斷現象的研究 (二)Robert Rescorla 的研究 阻斷現象的研究 無論根據連結論或行為學派的制約學習理論,我們只要將「條件刺激」(CS)與「無條件刺激」(US)配對,便足以促成生物體形成古典制約。 但心理學家Kamin(I969)認為,這種說法不能解釋他所發現的「阻斷現象」(blocking)。 阻斷現象的研究 實驗時,Kamin設計了幾種學習的情境;在其中一種情境中,老鼠會接受以下的實驗處理: (一)在實驗中,老鼠會接受下面的配對: 「鈴聲+燈光」和「電擊」 (二)單獨呈現「燈光」,檢驗老鼠是否會對「燈光」產生制約反應(害怕)。 實驗發現,「燈光」能引發老鼠的制約反應(亦即,害怕反應)。 實驗發現,「燈光」能引發老鼠的制約反應(亦即,害怕反應)。   阻斷現象的研究 有趣的是另一種實驗情境。在這種情境中,老鼠會接受一些額外的處理(見下頁)。 阻斷現象的研究 (一)Kamin先將「鈴聲(CS1)」和「電擊(US)」做重複配對,讓老鼠對鈴聲產生古典制約學習;亦即,讓鈴聲能夠單獨的引起老鼠的情緒反應(害怕)。 (二)在實驗的第二階段中,老鼠除了要重複地接受「鈴聲」與「電擊」的配對外,還會在「鈴聲」響起時,看到「燈光(CS2)」的出現。亦即,老鼠會接受「鈴聲+燈光」和「電擊」的配對。 (三)呈現「燈光」,檢驗老鼠是否會對「燈光」產生制約反應(害怕)。 實驗發現,雖然和上一種實驗情境一樣,「燈光」也在實驗中和「電擊」配對,但老鼠卻不會對「燈光」產生制約反應;好像「燈光」的制約被「鈴聲」阻斷了。 阻斷現象的研究 一種對「阻斷現象」的解釋是: 經過第一階段的學習,「鈴聲」已經變成一種有效預測「電擊」出現與否的信號,所以在第二階段中,雖然「燈光」和「電擊」加以配對,但老鼠已經沒有必要再學習「燈光」所攜帶的訊息了。 Robert Rescorla 的研究 Kamin的研究顯示,在阻斷現象的實驗中,老鼠學會如何利用CS預測US的出現。 Robert Rescorla(1967)以更直接的方法在研究中驗證這個想法。 Robert Rescorla在研究中探討,到底是刺激之間的「接近關係」(連結論或行為學派的想法),還是「預測關係」是形成古典制約的關鍵因素。 Robert Rescorla 的研究 Robert Rescorla(1967)指出,動物在制約學習中學到的是「刺激蘊含的訊息;亦即,CS對US的預測性」。 他在實驗中以狗為受試者,操弄「鈴聲」(CS)和「電擊」(US)之間的關係。 雖然在所有的實驗情境中,CS和US配對的次數相同(亦即,CS和US的「接近性」相同),但 (一)在「高預測情境」中,CS對US具有高度的預測功能;因為凡是US出現時,它的前面一定出現CS。 (二)在「低預測情境」中,CS則並沒有預測US的功能;因為US還被安排在沒有CS的情況下,單獨出現。(見下頁的圖) Robert Rescorla 的研究 實驗結果顯示,「高預測組」的狗表現出制約反應,但「低預測組」的狗則沒有表現出任何制約學習的徵兆。 因為在這兩種實驗情境中,「鈴聲」和「電擊」配對的數目完全相同,所以兩種實驗情境所顯現的學習差異不是因為配對數目(或接近性)造成的。這個結果支持了 Rescorla的想法:亦即,「在古典制約中,動物學到的是刺激所蘊含的訊息」。 制約學習的認知觀 前述研究的結果共同指向了一種解釋「古典制約」學習的認

文档评论(0)

lifang36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