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九讲 风 一 大气中的风 二 大气环流 三 季风 四 地方性风 一 大气中的风 1.1 地转风 自由大气等压线平直气压场中,水平气压梯度力和水平地转偏向力相平衡时所形成的风。 一、大气中的风 一 大气中的风 白贝罗风压定律 一 大气中的风 1.2 梯度风(高低压中心的风) 自由大气中,空气作曲线运动时,水平气压梯度力、水平地转偏向力和惯性离心力三力平衡时的风。 一、大气中的风 一、大气中的风 在高低压中心,白贝罗风压定律仍然有效。即风速与水平气压梯度力成正比,风向与等压线平行,北半球,背风而立,高压在右,低压在左。在高压中心气流绕中心顺时针方向旋转,同时产生下沉运动;在低压中心,气流绕低压中心逆时针方向旋转,同时产生上升运动。 一 大气中的风 2 摩擦层中的风 一、大气中的风 2.2高低压区域中的风 在G、A、R、C四力达到平衡时,气流方向不变。故 风速与水平气压梯度力成正比,风向斜穿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在北半球,人背风而立,高压在右后方、低压 在左前方;南半球相反。高压中气流绕中心顺时针方向旋转,同时向外辐散,并产生下沉运动;在低压中心,气流绕低压中心逆时针方向旋转,同时向内辐合,并产生上升运动。 二 大气环流 1 三圈环流 二 大气环流 1.2 三圈环流 只考虑太阳辐射和地球自转对大气运动的影响: 二 大气环流 2 行星风系和大气活动中心 2.1 行星风系 指地球上呈纬向带状分布的气压带和风带。 二 大气环流 2.2 大气活动中心 指由于海陆热力差异而使纬向气压带分裂成一些范围较大且闭合的高、低压区域;大气活动中心对大气活动、水热交换和天气、气候变化有重大影响。 三 季风 季风:指大范围地区以年为周期盛行风向随季节而改变的风。 四 地方性风 一般指晴朗天气条件下由局地地形、地表性质影响而产生的小范围大气环流。 地方性风 四 地方性风 2 山谷风 山区出现的风向随昼夜交替而改变的风。 . 白天为谷风(由山谷沿山坡向山顶),夜间为山风(由山上沿山坡向山谷); . 一般谷风强于山风; . 山谷风夏季强于冬季。 . 谷风增加湿度;山风易产生冷冻害。 地方性风 四 地方性风 3 焚风 气流翻越高山时在背风坡形成的又干又热的风。 . 初春有融雪作用,秋季有催熟作用; . 强大且持久的焚风产生高温逼熟、干旱等。 * * 1 自由大气中的风 地转风的风向与等压线平行,水平气压梯度越大,风速越大。 即风速与水平气压梯度力成正比,风向与等压线平行 北半球,人背风而立,高压在右、低压在左;南半球相反。 . 低压区域风沿等压线绕中心逆时针旋转,越近中心风速越大。 . 高压区域风沿等压线绕中心顺时针旋转,越近外缘风速越大。 2.1摩擦层中等压线平直的气压场中的风 此时,G、A、R三力达到平衡时,风斜穿等压线,白贝罗风压定律需作如下修改。 风压定律:风速与水平气压梯度力成正比,风向斜穿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在北半球,人背风而立,高压在右后方、低压在左前方;南半球相反。 1.1 单圈环流 假设地表性质均匀一致且地球不作自转运动,则赤道和极地间形成一个简单的经向环流圈。 . 热带环流圈 . 中纬度环流圈 . 极地环流圈 . 气压带: 赤道低压带; 副热带高压带; 副极地低压带; 极地高压带。 . 风带: 东北信风带; 盛行西风带; 极地东风带。 夏季:夏威夷高压; 亚苏尔高压; 印度低压; 北美低压。 冬季:蒙古(西伯利亚)高压; 北美高压; 冰岛低压; 阿留申低压。 副热带高压 赤道低压 1 季风的形成 . 海陆热力差异 北美东部和东亚 . 行星风系的季节性移动 亚洲南部 2 中国的季风 . 冬季风:大陆 海洋 干冷的北风、西北风、东北风;多晴天。 . 夏季风:海洋 大陆 暖湿的南风、东南风;多云、雨天。 1 海陆风 海岸地区出现的风向随昼夜交替而显著改变的风。 . 白天为海风(13:00~15:00最强),夜晚为陆风; . 上午由陆风转为海风,日落后海风逐渐转为陆风; . 海风强(20~40Km,最大5~6级),陆风弱(8~10Km,最大不过3级) . 海风增加湿度,调节气温。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