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3第八章微生物分类与鉴定
第一节 微生物的分类单位与命名 微生物分类的目的:把各种微生物按照它们的亲缘关系分群归类,排成系统,以便于人们对微生物进行鉴定和交流。 微生物的主要分类单位:界、门、纲、目、科、属、种、变种、亚种(小种)、型、菌株(品系) 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 常用的几种分类概念 群:有些微生物的特征介于两种微生物之间,我们把这两种微生物及其中间类型统称为一个群。 种:亲缘关系较近的微生物有机体的集合,它们在进化发育阶段上有一定的共同形态和生理特征。现代分类学上规定种内菌株的DNA同源性≧70%。 亚种:进一步细分种时所用的单元,一般指除某一明显而稳定的特征外,其余鉴定特征都与模式种相同的种。 变种:亚种的同义词,故在《国际细菌命名法规》中已不主张再用这一名词。 亚种以下的分类单元很多,不受“国际命名法规”的限制 二、微生物的命名 (二)微生物分类的依据 形态特征:个体形态(形状、大小、染色反应等)、群体形态(菌落特征、液体培养特点等) 生理生化特征:代谢产物、营养要求、细胞壁成分等的测定 生态特征:微生物间各种相互关系的利用 遗传特征:DNA同源性分析 G+C的含量 其它:全细胞蛋白的分析、多位点酶的分析等 (三)微生物的常用分类系统 细菌:伯杰氏鉴定细菌学手册(第八、第九版)、细菌系统学手册(第一版) 放线菌: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编著的放线菌目分科、分属检索表 真菌:Smith、 Alexopoulos 、 Ainsworth的分类系统 第二节 微生物鉴定 * 第九章 微生物的分类与鉴定 分类(classification):是根据一定的原则(特征的相似性或系统发育相关性)对微生物进行分群归类,根据相似性或相关性水平排列成系统,并对各个分类群的特征进行描述,以便考察和对未被分类的微生物进行鉴定。 鉴定(identification):是借助于现有的微生物分类系统,通过特征测定,确定新发现的或未明确分类地位的微生物所应归属分类群的过程。 微生物分类学(microbial taxonomy):研究微生物分类理论和技术方法的科学。研究内容包括分类、命名和鉴定。 命名(nomenclature):是根据命名法规,给每一个分类群一个专有的名称。 一、微生物的分类单位 型:自然界存在的差异较小的同种微生物的不同类型,称为型。如结核分支杆菌依其寄主的不同可分为人型、牛型和禽型。 菌株(品系):来源不同的同种微生物的纯培养,均可称为菌株。 菌株的名称可随意定,如大肠埃希氏菌的两个菌株: Escherichia coli K12 基因组1997年发表 Escherichia coli O-157:H7 基因组2000年发表 枯草芽孢杆菌: Bacillus subtilis AS 1.398 蛋白酶生产菌 两歧双歧杆菌: Bifidobacterium bifidum ATCC 29521 两类:地区性俗名(common name) 学名(scientific name):学术界公认,便于交流 如结核杆菌 俗名:Tubercle bacillus 学名: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结合分支杆菌) 微生物的学名: 双名法(binomial nomenclature):瑞典植物学家林奈1753年首创,现用于所有生物的命名。 1、双名法的组成:拉丁文 属名+种名(+命名人及发表年) 名词 形容词 属名第一个字母大写。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Hansen 汉逊啤酒酵母 斜体 斜体 正体 属名 种名 命名人 Escherichia coli K12 基因组1997年发表 Escherichia coli O-157:H7 基因组2000年发表 枯草芽孢杆菌: Bacillus subtilis AS 1.398 蛋白酶生产菌 两歧双歧杆菌: Bifidobacterium bifidum ATCC 29521 2、属名的确定 微生物的主要形态、生理特征、研究者的人名等。 3、种名的确定 微生物的形状、颜色、用途、地名、人名等 4、不用种名时的表示法 属名+sp.(单数) 属名+spp.(复数) Streptoccoccus sp. 一种链球菌 Flavobacterium spp. 若干种黄杆菌 属名可缩写,如E. coli 5、三名法(trinomial nomenclarure) 微生物是亚种(subspecies,简称“subsp”)或变种(variety,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中国及主要省市信创产业相关政策汇总分析 国家及地方层面政策内容.pptx VIP
- SKF摩擦力矩计算模式应用方程式.doc VIP
- 最校苏教版五年级数学同步思维训练(上册).pdf VIP
- 2025年健身APP市场分析及未来五到十年发展趋势报告.docx VIP
- LNGT88J永磁合金工艺研究.docx VIP
- 外研版高中英语选择性必修一Unit-3-The-road-to-success.pptx VIP
- 众兴菌业培训课件.pptx VIP
- 房地产市场年报-2020年天津市房地产市场年报.pdf VIP
- 1. 香港公司註冊證明書.pdf VIP
- 【港交所-2025研报】卓能(集团) 截至二零二四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六个月中期业绩报告.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