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伐除树根及表土(淤泥质土、种植土等)处理不彻底,路堤成型后一旦杂质腐烂变质,地基将产生松软和不均匀沉降。 2.地面的自然坡度较大时(横坡大于1:5),填筑前的原地面未按设计挖成台阶。 5.半填半挖路基、路堤与路堑过渡段、路基拓宽改建地段填挖结合部处理不妥善。 6.路基修筑在软土地段,因软土压缩性大而产生沉降; 7.路基填料含水量过大、压实厚度过大、填料混杂等,均易产生不均匀沉降。 3.粉喷桩法 对于处理10m以内路基下沉病害,采用粉喷桩加固技术是较为理想的一种方法。 新型土工材料 下次课再见! 超载预压法--路堤填筑到超过设计标高的高度,使软土地基受到超载的作用而加速固结沉降。 目的:较早地达到设计路堤荷载的沉降量,并减少路面铺筑后的剩余沉降量(控制在容许范围内)。 其它方法:采用真空预压法或降低地下水位法等。 (4)超载预压法 降低地下水位法 6、复合地基处理法—挤密法、化学加固法 在软土路基中采取冲击或振动等方法造成一定直径的钻孔,在孔中灌以水泥、砂、石、灰土、石灰或其他化学固化浆材等材料,捣实而成直径较大的桩体,利用横向挤紧作用,使路基土粒彼此靠紧,孔隙减少,而且孔被填满和压紧,形成桩体。 桩体具有较高的承载能力,群桩的面积约占松散土加固面积的20﹪,以致桩和原土组成复合地基,达到加固的作用 (1)深层搅拌桩-----粉喷法和浆喷法 (2)碎石桩 (3)石灰桩 高等级公路维护技术 路基沉降与桥涵结构 物沉降防治 路基沉陷是路基在其施工期和道路建成后经常出现的一种病害。 路基沉陷 路基沉缩 地基沉陷 路基沉陷 原因:①筑路材料不良;②施工压实不够;③地基承载力不足。 路基沉降殃及路面使路面出现裂痕? 路基沉陷的典型案例 2006年3月26日山西太旧(太原到旧关)高速公路太原到阳泉段寿阳县境内发生路基沉陷,到28日沉陷路段有一百多米长,沉陷幅度最大的路段沉陷达8米。 石太(太原至石家庄)不明地质灾害引发路基沉陷 2006年3月28日,一个人跨过石太高速公路寿阳段塌陷后宽宽的裂缝 石太高速公路寿阳段塌陷现场 寿阳出口往东2公里路面严重塌陷,现场形成长100余米、宽10多米、深近10米的塌方 (一)一般路基沉降产生的原因 3.填料与土基结合不良,在荷载作用下,填料极易失稳而沿坡面产生滑移。 4.路基填料不符合规范规定;不同的填料未采用与之相适宜的施工工艺。 8.工程施工中,现场工作人员责任心不强,技术管理力度不够,施工现场混乱,使工程质量降低,造成隐患。 路基沉降殃及路面使路面出现裂痕? (二)软土路基填筑过程中主要变形破坏及原因 在填土荷载和行车作用下,容易出现沉降、冰冻膨胀、弹簧、沉陷、滑动、基底向两侧挤出淤泥等病害。 原因分析: ①加载过快;②软土层太厚;③沉降观测有误;④地质资料不全。 一、沉降预防措施 重视原地表处理 一、沉降预防措施 严格控制路堤填料; 严格控制路堤填筑工艺 抓好路基特殊部位 的施工质量 做好压实度的检测 -薄弱环节 二、沉降处理方法 适用于填筑土质不符合要求,路基出现下沉但面积不大且深度不深时。此法是将原路基出现病害部分的土挖去,换以强度大、稳定性好的砂砾、卵石、碎石、石灰土、素土等回填,并分层压实,压实度要求高出原路基压实度1~2个百分点为宜。回填时,及时排除流向路基的地面水或处理好地下水。挖补面积要扩大,且逐层挖成台阶状,由下往上,逐层填筑。 1.换填土层法 2.反压护道法 在路堤两侧填筑一定宽度和高度的土石反压护道,使路堤下的淤泥或泥炭向两侧隆起的趋势得到平衡,然后填土,恢复到路基标高,从而保证路堤的稳定性。 加固原理:粉喷桩处理软基土是通过专门的机械将粉体固化剂喷出后在地基深处与软土强制搅拌,利用固化剂和软土之间发生的一系列物理、化学反应,在原地基中形成强度、刚度较大的桩体。同时也使桩周围土体性质得到改善,桩体与桩间土体形成复合地基共同承担外荷载。 粉喷法—喷粉桩施工 粉喷水泥搅拌桩施工工艺: ①深层搅拌机械就位。 ②预搅下沉(至设计标高)。 ③搅拌提升,同时喷干水泥粉至地面以下0.5m处(设计桩顶)。 ④在桩上部的5m长范围内重复搅拌一次(1/3~1/2)桩长、桩上部强度要求较高。 ⑤重复搅拌提升,直到离地面下0.5m,上部回填5%灰土(或水泥土)并压实。 ⑥关闭搅拌机械移位至下一桩位。 施工工序:桩机就位—正转钻进至设计深度—反转提升,同时喷干粉水泥形成粉喷桩—复搅—机械移位 控制重点一: 桩长控制 桩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