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何人不起故园情-思乡诗
借蜜蜂的辛勤采蜜,对辛勤的劳动人民进行热情的歌颂;又借蜜蜂酿造的蜂蜜被一些人轻易取走,对那些不劳而获的剥削者进行无情的讽刺。 蜂 罗隐 不论平地与山间,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欣赏哲理古诗的步骤 字面解读 哲理解读 艺术形象 隐含理趣 由表及里,由浅及深 由此及彼 古代哲理诗命题方式 1、告诉人们一个什么道理? 2、诗名蕴含什么样的理趣? 3、诗句有什么寓意? 4、诗句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人生态度? 5、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抱负? 6、蕴含了什么样的人生哲理? 过沙头 宋·杨万里 过了沙头渐有村, 地平江阔气清温。 暗潮已到无人会, 只有篙师识水痕。 课堂演练 本诗给人怎样的哲理启示? 解答步骤: 1 明确是什么哲理; 2 具体分析哲理在诗句中是怎样体现的。 参考答案 本诗揭示的哲理是:实践出真知。 诗歌三四句“暗潮已到无人会,只有篙师识水痕”说暗潮已经来到,而常人却不知道,因为他们没有水上的生活经验,对潮水涨落的规律不知晓;而篙师长年累月在江上撑船,水的深浅,流速的快慢等,都一清二楚,细微变化他们都能察觉。 第一步 第二步 泾 溪 唐?杜荀鹤 泾溪石险人兢慎, 终岁不闻倾覆人。 却是平流无石处, 时时闻说有沉沦。 《泾溪》唐?杜荀鹤 泾溪石险人兢慎,终岁不闻倾覆人。 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 【理趣赏析】 船到险处,船家生怕出了差池,便会小心翼翼,谨慎防范,故能平安渡险。相反,到了“平流无石处”,难免思想麻痹,放松警惕,因而常常发生船翻人亡的事故。 潜在的危险不易引起人们的高度警惕。 要居安思危,时时有一种危机感。 琴 师 [宋]苏轼 若言琴上有琴声, 放在匣中何不鸣? 若言声在指头上, 何不于君指上听? 诗人在这首诗中描绘了琴和指头两个形象,用两个假设句和两个反问句,故作疑难之语,实际上幽默诙谐,意新理妙。 天下事物的完成都有赖于主、客观的紧密配合。 ( )+( )= 琴声 指头 琴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 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哲理内涵 诗歌后两句体现一种积极进取,自强不息。 * 次北固山下(王湾) 客路青山外, 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 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 【解析】1、“青山”指北固山。“绿水”指长江。2、当残夜还未消退之时,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当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呈露春意。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海日生于残夜,将驱尽黑暗;江春,那江上景物所表现的“春意”,闯入旧年,将赶走严冬。表达了作者乐观、积极进取的精神和思念故乡的情怀。 * 引水行① 李群玉 一条寒玉走秋泉,引出深萝洞口烟。 十里暗流声不断,行人头上过潺湲。 注:①南方山区用长竹筒节节相连,把泉水从高山洞口引到需要灌溉或饮用的地方。 * [解析]1、不可以。不说碧玉而说寒玉,是为了与秋泉相映,以突出饮水的竹筒给人带来的清冷的感受。2、这是一道主观开放题。三四句精确地写出了竹筒引水,顺着山势蜿蜒而下的样子,非常符合南方人生活的实际,但它绝不是客观的叙述,它还写出了山行者与饮水竹筒之间的关系。十里山行,竹筒蜿蜒,泉流不断,似是有意与行人相伴。行人走路寂寞,遇此良伴,该会平添多少兴味!“行人头上过潺湲”更生动地写出了诗人耳闻目接之际那种新奇、喜悦的感受。 * 诗歌鉴赏常考题型 * 一、 炼字型1、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2、提问变体: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3、解答分析: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4、答题模式:①肯定“好”或肯定哪一个更好;②解释该字在句中的语表义和语里义;③展开联想和想像,把这个你认为“好”的字还原句中描摹景象;④判断手法,点出该字表达了什么感情或烘托了怎样的意境。 * 二、分析意境型1、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2、提问变体: ①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②从“情”和“景”的角度对某首诗或词作一赏析。3、解答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 (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分析诗歌意境,一要注意物象的特点,二要注意作者在描摹的事物中所寄托的情感,抓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