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原理分析报告.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说 明 绪论 物理光学 课程内容 课程目的 课程学习 教材及参考书 绪论 什么是物理光学? 光的本质:波动性、粒子性 (二重性)进一步研究 物理光学:涉及光的基本属性、传播规律、与物质的相 互作用,波动光学、量子光学 绪论:课程内容 承上起下: 科学研究 生产实践 深入学习 和普通物理中光学的关系 普物:基本概念 物光:基本概念的应用及注意点 如何学习物理光学? 预习 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基本参量、典型应用 讨论、习题、答疑 教材及参考书 教材---- 光学原理与应用,廖延彪,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 参考书---- Principles of Optics,Max Born and Emil Wolf,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01 物理光学,梁铨庭,机械工业出版社,1980 物理光学与应用光学,石顺祥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0 光学历史 光学历史 光学历史-- 17世纪欧洲光学 伽利略 (1564-1642) 用望远镜看到了木星和月亮. 斯涅尔(1591-1626)发现了折射定律。 光学历史--开普勒(1571–1630) 开普勒发表了《折光学》一书,阐述了光的折射原理 最早提出了光线和光束的表示法 出版了《光学》,阐述了近代望远镜理论,把伽利略望远镜的凹透镜目镜改成小凸透镜,这种望远镜被称为开普勒望远镜。 发现大气折射的近似定律 惠更斯(1629-1695) 惠更斯发展了光学波动学说-惠更斯原理 他意识到光在进入密度更大的介质时会变慢 他解释了偏振和双折射效应 18、19世纪的光学 1、欧拉 (1707-1783) 发展了光波动理论和设计了消色差透镜。 2、托马斯杨解释了干涉和彩色条文的产生原因。 3、菲涅尔(1788-1827) 通过实验,应用光波动理论来解释光波的反射和折射 麦克斯韦 、麦克尔逊 、莫尔 麦克斯为统一了电磁场,并表明光也是一种电磁场,并认为光波在以太中传播。 麦克尔逊和莫尔用实验证明了以太并不存在,为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奠定了实验基础。 Albert Einstein (1879-1955) 爱因斯坦发表了相对论,认为光是在真空中传播的,并且建立了新的时空理论-相对论。他还提出了光具有波粒二象性. Z A 金属 1-5 光波在负折射率介质中的传播(选讲) Ch.2 光的干涉 光的干涉是指两个或者多个光波在同一空间域叠加时,若该空间域的光能量密度分布不同于各个分量波单独存在时的光能量密度之和,则称光波在该空间域发生了干涉,各分量波相互叠加且发生了干涉的空间域称为干涉场。若在三维干涉场中放置一个二维的观察屏上出现了稳定的光强分布图形则称为干涉条纹或干涉图形。通常,干涉问题包含三个要素;即光源、干涉装置和干涉图形。干涉问题就是研究三个要素之间的关系,即从已知的两个要素,求第三个要素的问题。本章主要研究光的干涉特性,干涉的基本条件;干涉现象的规律;干涉的应用. 两列波的同相位的加强、反相位减弱 图2-13 用干涉条纹测量不平度 图2-23多光束相干光的获得 2-6 低相干光源干涉术(白光干涉) 2-8 典型双光束干涉仪 Ch.2 小结 干涉的必要条件: 1 同频率 2 同振动方向 3 初相位差恒定 办法:一分为二 分波面——双缝 分振幅——波膜 分时间——全息 充分条件: 1 光程差不能太大——由光源单色性决定 2 两光束光强相近——对比度 3 振动方向相近,恒定不变 干涉条纹的决定因素: n——板折射率 h——板厚度 q0——入射角 分类: 等倾——h不变, θ变 等厚——θ0不变,h变 典型干涉仪: 双光束干涉仪: MICHELSON, MACH-ZEHNDER, SAGNAC 多光束干涉仪: FABRY-PEROT, 光纤环行腔 光纤干涉仪:MICHELSON, MACH-ZEHNDER, SAGNAC, FABRY-PEROT, 光纤环行腔 白光干涉仪 分析比较其差别: 结构, 特性, 用途 光学薄膜 单层光学薄膜 多层光学薄膜 ?波长膜系, 垂直入射 任意膜系 干涉泸光片 结论: 1. 镀膜可改变R,正入射时,nh=λ/4 ? R变化最大

文档评论(0)

金不换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