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大学》导读之二
《大学》 导读之二 《大学》导读之二 “三纲”传文· 讲读 湖北大学 王文凯 知行学院人文系 副教授 文学院 硕士生导师 湖北省孔子学会 常务理QQ:592801777 本讲大纲 三纲 传文解读 传文阐释大学第一纲“明明德” 《康诰》曰:“克明德。”《大甲》曰:“顾諟天之明命。”《帝典》曰:“克明峻德。”皆自明也。 《康诰》:《尚书·周书》中的篇名。是周武王对康叔受封于卫地时的训辞。原文:克明德慎罚 。 《大甲》:《尚书·商书》中的篇名。大(tài)甲,商王,商汤嫡长孙,太丁之子,继嗣为王,无道,不理国政。伊尹放之于桐地,为其先祖守陵,三年后大甲改悔,伊尹迎其回亳复位。作《大甲》进言以戒之。 《帝典》:即《尚书·尧典》,主要叙述尧舜的历史。峻:《尧典》中作俊,崇高而伟大的意思。 自明:自明己德。 释三纲之“明明德”,传文采用诠释方法: 以古释今,以经释经。 “以古释今”,即曾子引用《尚书》武王诫康叔、伊尹训太甲、赞颂尧帝之德的事例以阐释“明明德”,故曰“以古释今”。 “以经释经”,即所引《尚书》之“康诰”、“大甲”、“帝典”三篇,均系经典之书,所引用的言辞均是经典原文,故曰“以经释经”。 经文三引文,原意在“用德”,引文意在“自明其德”。 近人来可泓《大学直解》中说: 这三条引文,都是说自明其明德。细辨之,次序深浅上有些区别。 《康诰》通言明德而已。 《大甲》则阐明天之未始不为人,而人之未始不为天。 《帝典》则专言成德之事,极其博大。 宋·黄榦(干)说:“本文三引书,乃断章取义,以明经文明明德之意。其言之序自浅而深,最为有味。克明德者,泛言之;言顾諟,则言明之至功;曰明命,则言明德之故。次之曰峻德,加一峻字,则又见明德之极,乃所谓止于至善者也。” 传文阐释大学第二纲“亲民” 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康诰》曰:“作新民。”《诗》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 盘铭:青铜制的盥洗器具上的铭文。相当于座右铭 日新:日日除旧布新 作:鼓之舞之之谓作,有振作兴起之意。 《诗》:指《诗经·大雅·文王》 命:指上天的命令 、旨意。 极:栋也 。房梁。最高精神、原则。无时无处不运用、体现“作新民”的最高精神价值。 《盘铭》曰:自新其德,明明德。 《康诰》曰:新民之德,在新民。 《诗经》曰:新邦之命,在新邦。 曾子曰:尽用其极,止于至善。 三引古文以释“新民” 一引盘铭 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盘,洗头洗脸的圆形器具,扁平,腹部突出。 盘铭,镌刻在圆盘内侧的用以警示自己的文字。 “苟日新”,假如每天清洗身体上的污垢,使自己以干净清新的面孔出现,每天坚持在“日日新”,而且毫无间断。 “又日新”,铭文镌刻者意在告诫洗脸的主人,除去身体污垢的同时,更要去掉心灵的污秽,使自己日新其德,只有自新其德,才能“新民”之德。 曾子虽然引经据典解释“新民”之意,但仍然强调的是从自新其德做起,然后才能真正做“新民”。 二引《尚书》 《康诰》曰:“作新民。”康诰是武王告诫胞弟康叔的话,希望他到新的封地卫国去,要振作百姓,鼓舞教育百姓,日新其德,除旧布新,教化百姓,感召百姓,使商朝遗民,在新的道德规范的教育下,成为周朝的新民。康诰非诰。《史记》载周公告诫康叔 “必求殷之贤人君子长者,问其先殷所以兴,所以亡,而务爱民。” 三引《诗经》 《诗》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 《诗经·大雅·文王》。周朝虽然是在商朝的旧有国土上建立的新国家,但它顺天应人,秉承天命,除旧布新,执掌国政,焕发旺盛的新的生命力。 三句均是用来解释儒学第二纲——“新民”,但传文作者运思巧妙,阐释新民,仍不忘自新为首要,“新民”为其次,“至善”为其终,其间仍暗含儒学三纲。不论是自新,抑或是“新民”,或者是“止于至善”,都必须竭尽全力,殚精竭虑,“无所不用其极”。 朱子说: 汤以人之洗濯其心以去恶,如沐浴其身以去垢。故铭其盘,言诚能一日涤其旧染之污而自新,则当因其已新者而日日新之,又日新之。不可略有间断也。 武王之封康叔也,以商之余民,染纣污俗,而失其本性也。故作《康诰》之书以告之如此。欲其有以鼓舞而作兴之,使人振奋踊跃,以去其恶而迁于善,舍其旧而进乎新也。 言周之有邦,自后稷以来千有余年。至于文王,圣德日新,而民亦丕变,故天命之,有天下。是其邦虽旧,而命则新也。盖民之视效在君,而天之视听在民,君德既新,则民德必新;民德既新,则天命之新亦不旋日矣。 传文阐释大学第三纲“止于至善” 《诗》云:“邦畿千里,惟民所止。” 《诗》云:“缗蛮黄鸟,止于丘隅。”子曰:“于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 《诗》云:“穆穆文王,於缉熙敬止!”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