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学 第2章猪的生物学特性(文字版).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养猪学 第2章猪的生物学特性(文字版)

第二章 猪的生物学特性 第一节 猪的起源与进化 家猪是由野猪进化而来的,研究猪的起源与进化,对我们进一步改良和利用猪种资源、提高猪的生产性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家猪的起源 家猪在动物分类学中,属于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哺乳纲、偶蹄目、猪科、猪属、猪种。家猪的祖先即是野猪。 人类在旧石器时代就已驯化了狗、羊,到了新石器时代前期,距今约一万年才驯养了猪。 现今发现的最原始的猪骨化石是在伊拉克库尔德斯坦的贾尔木遗址中发掘的,距今8500年。 但在我国桂林甑皮岩遗址中已发现距今约9000年的家猪骨骼,说明我国也是驯养猪历史最长的国家之一。 (一)养猪历史 中国养猪历史应该有近万年的历史。在汉朝以前养猪业是以放牧为主的,汉朝以后养猪方式转为舍饲与放牧相结合,隋朝以后养猪已成为农家的重要副业生产,养猪方式改为舍饲为主。 中国传统上把养猪积肥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 “养猪不赚钱,回头望望田。” “种田不养猪,秀才不读书。” “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充分说明了自古以来农业与养猪业之间的关系 在养猪技术方面,选种先秦时期已记载有“六畜相法”,阉猪术在殷商时代甲骨文上就有记载,猪肉产品加工如金华火腿始于南宋,清朝的《猪经大全》中专门论述猪病治法,共有50种猪病,还有附图说明。 二、猪的驯化 野猪驯化的条件概括为四点: 第一,人类定居生活是驯化野猪的先决条件。 第二,禁锢是驯化野猪的必要条件。 第三,饲养管理制度的改变。 第四,人工选择。 家猪在人类的选择下,特征特性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例如野猪的头、蹄和前躯很发达,中躯短而后躯小,产肉量少。人类为了获得较大的经济价值,在家猪的培育和选择上特别注意经济价值高的中后躯部位的选择,使之头部变得轻而短宽,背腰部增长,臀腿部肌肉变得丰满等。 第二节 猪的生物学特性 一、繁殖力高,世代间隔短 猪为常年发情,又是多胎动物,胎产10头以上,一年可产2~2.5胎,一头母猪一年可提供仔猪20头以上。 世代间隔即留作种用的仔猪出生时其父母的平均年龄。 猪的世代间隔为1~1.5年,而牛的世代间隔为4~4.5年。 猪仅靠不太发达的大肠内微生物分解粗纤维, 既不如反刍家畜牛、羊的瘤胃,也不如马有发达的盲肠,所以不能大量利用粗纤维。 猪对饲料的转化率仅次于鸡,高于牛羊,料重比约 3:1。 猪的屠宰率高达 70% 以上,且骨骼所占的比例小,所以可食部分比例大。 三、生长迅速,周转快,积脂力强 四、嗅觉和听觉 ,视觉 2、猪的听觉也很发达,猪可以迅速判断声源方向,能辨声音的强度、音调和节律。尤其是与吃喝有关的音响更为敏感。 3、猪的视觉很弱,缺乏精确的辨别能力,视距、视范围小,不靠近物体就看不见东西。对光的刺激一般比声刺激出现条件反射慢得多,对光的强弱和物体形态的分辨能力也弱,辨色能力也差。 4、猪对痛觉刺激特别容易形成条件反射。被打一、二次针 或被电牧栏电击一、 二次,就能生产较强的记忆。 猪对气候、饲料、饲养方式等的适应能力很强。但猪的皮下脂肪层厚,汗腺不发达,耐热性较差。猪需要的适宜温度为20~23℃。 六、喜清洁,易调教 猪是聪明而且喜爱清洁的动物,采食、睡眠和排粪尿都有特定的位置,在生产中可训练猪进行“三点定位”。 七、定居漫游、群体位次明显 猪在没有猪舍的情况下,猪能自找固定的地方居住。同窝出生的仔猪,过群居生活,合群性好,出外寻食时大多分散寻食彼此距离不远遇到不利时会集一起逃走,表现出定居漫游的习性。 猪群内通过打斗的输赢建立位次关系,在相同品种的群体内,体重大的往往位次排在前列,若群体由不同的品种或品系组成,位次排在前面的猪,是战斗力强的品种或品系的个体。排好序后打斗行为即基本停止。 一般猪合群后20~30分钟开始打斗,24小时停止战斗,48小时以后排好位次。但如果群体太大,会使位次关系不稳定。 第三节 猪的行为学特点 一、采食行为 1、好拱土、探究 猪喜爱拱土,野猪依靠拱土寻找地下的食物。 2、嗜甜食 猪喜爱甜食,在猪栏中投入不同味道的饲料,猪首选的饲料是甜的。 3、料型的选择 颗粒料、湿拌料优于粉料,最差为稀汤料。 二、排泄行为 三、群居行为 猪有合群性,但也有竞争习性,大欺小、强欺弱和欺生的好斗特性,猪群越大,这种现象越明显。 四、争斗行为 包括进攻、防御、躲避和守势等活动。 建立位次关系、争夺饲料和地盘是争斗行为的主要原因。 五、性行为 性行为包括发情、求偶和交配行为。 六、母性行为 包括分娩前后母猪的一系列行为,如絮窝、哺乳及其他抚育仔猪的活动等。 七、活动与睡眠 猪的行为有明显的昼夜节律,大部分活动在白昼,夜间有少量活动和采食。 每天用于休息的时间,仔猪60%~70%,种公猪70%,母猪80%~85%,肥猪70%~85%。 八、后效行

文档评论(0)

宝贝计划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