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乳腺炎病人的护理资料.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急性乳腺炎病人的护理 定义:是乳腺的急性化脓性感染,最常 见于哺乳期妇女,尤其是初产妇,往往发生在产后3-4周。 急性乳腺炎 乳腺组织的急性化脓性感染 多见于初产妇 由于乳腺皲裂,乳腺导管开口阻塞,引起乳汁壅积而致 以产后六周内发病最多见,一侧或双侧面同时发病 急性乳腺炎起病急 病因 乳汁淤积:此为发病的重要原因,淤积的乳汁为细菌的生长繁殖提供了有利条件 细菌侵入:乳头破裂,乳晕周围皮肤糜烂,致使细胞沿淋巴管侵入,这是感染的主要途径。婴儿口腔感染,吸乳或含乳头睡眠,致使细菌直接进入乳管也是感染的途径之一,致病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 临床表现 初期:乳房肿胀疼痛;压痛性硬块,表面皮肤红热; 同时可出现发热等全身症状。 炎症继续发展,则上述症状加重 疼痛呈搏动性、寒战、高热、脉搏加快等。 患侧腋窝淋巴结常肿大,并有压痛。 白细胞计数明显增高及核左移。 炎症肿块常在数日内软化形成脓肿,表浅的脓肿可触及波动,深部的脓肿需穿刺才能确定。 乳头溢脓、乳房后脓肿 严重急性乳房炎可导致乳房组织大块坏死,甚至并发败血症 治疗 急性乳房炎在未形成脓肿期的治疗包括: 患侧乳房暂停哺乳,以免影响婴儿健康;同时采取措施促使乳汁通畅排出,去除乳汁淤积因素。 局部理疗、热敷,有利于炎症早期消散;水肿明显者可用25%的硫酸镁湿热敷。 局部封闭:可采用含有100万单位青霉素的生理盐水20毫升在炎性肿块周围封闭,必要时可每4~6小时重复注射一次,亦可采用0.5%的普鲁卡因溶液60~80毫升在乳房周围和乳房后作封闭;可促使早期炎症消散。 全身抗感染:应用磺胺类药物或抗生素。 中医药治疗:以疏肝清热、化滞通乳为主。可用蒲公英、野菊花等清热解毒类药物 治疗 急性乳房炎脓肿形成期,治疗原则是及时切开引流,排出 积脓。切开引流应注意如下要点: 为避免手术损伤乳管而形成乳瘘,切口应按轮辐方向作 放射状切开,至乳晕处为止;深部脓肿或乳房后脓肿,可 沿乳房下缘作弧形切口,经乳房后间隙引流之;既可避免 乳管损伤,亦有利于引流排脓。乳晕下脓肿,应作沿乳晕 边缘的弧形切口。 若炎症明显而未见波动处,不应消极等待,应在压痛最 明显处进行穿刺,及早发现深部脓肿。 脓肿切开后,应以手指深入脓腔,轻轻分离其间的纤维 间隔以利引流彻底。 为使引流通畅,可在探查脓腔时,找到脓腔的最低部位, 另加切口作对口引流。 护理 护理诊断 体温过高:与炎症反应有关 疼痛:与乳汁淤积,炎性肿胀有关 知识缺乏:缺乏哺乳期乳房保健的知识 护理措施 预防 ① 向病人讲解预防的关键在于避免乳汁淤 积,每次哺乳之后将剩余的乳汁吸空; ② 防止乳头皲裂,可用自身乳汁涂抹,因 为乳汁中含有抗感染物质、脂肪、蛋白质, 具有抑菌、滋润、促表皮修复功能; ③ 保持乳头清洁,妊娠后期每天用清水洗, 哺乳后清洗; ④ 妊娠期和哺乳期应纠正乳头凹陷。 护理措施 炎症发生后应注意 ① 用乳罩托起肿大的乳房以减轻疼痛; ② 消除乳汁淤积可用吸乳器,或用手、 梳子背沿乳管方向加压按摩,使乳管通畅 ③ 局部热敷。

文档评论(0)

118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