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要针灸学速记资料.ppt

  1. 1、本文档共2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精要针灸学速记 第一单元 经络系统的组成 十二经脉在四肢的分布规律:手足三阳经:阳少太。手三阴经:太厥少。足三阴经:厥太少(内踝上8寸以下);太厥少(内踝上8寸以上) 奇经八脉: 督脉:阳脉之海 任脉:阴脉之海 冲脉:十二经之海;血海 带脉:约束纵行躯干的诸条经脉 阴维脉:调节六阴经经气 阳维脉:调节六阳经经气 阴阳蹻脉:调节肢体运动;司眼睑开合 十五络脉: 任脉的别络名鸠尾,从鸠尾分出后散布于腹部。 督脉的别络名长强,从长强分出,经背部向上散布于头部,左右别走足太阳经。 脾之大络名大包,从大包分出后散布于胸胁部。 十二经筋 起始于四肢末端,结聚于关节、骨骼部,走向躯干头面。行于体表,不入内脏。 足三阳经筋走于足趾,循股外上行结于贲(面);足三阴经筋起于足趾,循股内上行结于阴器(腹);手三阳经筋起于手指,循臑外上行结于角(头);手三阴经筋起于手指,循臑内上行结于贲(胸)。 第二单元  腧穴的骨度定位方法 头部 前发际至后发际 12 印堂至前发际  3 第7颈椎至后发际 3 前额两发角(头维)9 耳后两乳突(完骨)9 胸腹胁部 胸骨上窝至胸剑  9 胸剑(歧骨)至脐中8 脐中至耻骨联合上缘5 两乳头之间    8 腋窝顶点至第11肋12 背腰部 肩峰缘至后正中线 8 肩胛骨内缘至后正中3 上肢 腋前、后纹至肘横纹9 肘横纹至腕侧横纹 12 下肢部 背腰部 肩峰缘至后正中线 8 肩胛骨内缘至后正中3 上肢 腋前、后纹至肘横纹9 肘横纹至腕侧横纹 12 下肢部 耻骨联合上缘至股骨内上髁上缘  18 胫骨内侧髁下方到内踝尖 13 股骨大转子至腘横纹  19 腘横纹至外踝尖   16 第三单元 主要腧穴 1、手太阴肺经 肺系疾患,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 少商鱼际与大渊,经渠尺泽肺相连,商阳二三间合谷,阳溪曲池大肠牵。 【循行】  ???? ①起始于中焦胃部,向下散络大肠,回过来沿着胃上口,②穿过膈肌,属于肺脏。③从肺系——气管、喉咙部横出腋下(中府、云门),④下循上臂内侧,走手少阴、手厥阴经之前(天府、侠白),⑤下向肘内(尺泽),沿前臂内侧桡骨边缘(孔最),⑥进入寸口——桡动脉搏动处(经渠、太渊),上向大鱼际部,沿边际(鱼际),出大指的末端(少商)。??? 腕后一支:⑦从腕后(列缺)分出,走向食指内(桡)侧,出于末端(接手阳明大肠经)。 「手太阴肺经穴」中府 云门 天府 孔最 侠白 尺泽 列缺 经渠 太渊 鱼际 少商 (起于中府停止于少商 。 【交会穴】  ??? 无交出穴。 中府 (LU1 Zhong fu) 取法:胸前壁外上方,前正中线(华盖)旁开6寸,与第1肋间隙相平的凹陷处。当肩胛骨喙突内下方,第2肋外缘,上距云门1寸。 功效:消宣肺气,泻胸中热邪。 主治:1、古代记述:咳嗽、哮喘、气逆、咳唾浊涕,咳呕哝血、肺胀、肺痈、肺痨、胸痛、胸痹、胸满、胸中热、食噎不下、呕逆吐酸、腹胀、寒热烦满、汗出、妇人吹乳、面肿、鼻塞、喉痹、瘿瘤、肩背痛、皮肤骨痛。 2、近人报道:支气管炎、肺炎、肺结核、心绞痛、心肌梗死。 刺灸法:略向外方斜刺0.5~1寸,注意不要伤及腋动、静脉和臂丛神经干。不可向内侧肋间隙方向深刺,以免误入胸腔损伤肺脏。 艾炷灸3~5壮,艾条灸10~15分钟。 云门 (LU2 Yun men) 位置:胸前壁外上方,肩胛骨喙突上方,锁骨下窝(胸大肌与三角肌之间)凹陷处。距前正中线(璇玑)6寸,当锁骨外1/3折点下方一横指,中府上1寸。 功效:清宣肺气,泻四肢之热邪。 主治:古代记述:咳嗽、喘息、呕逆、胸中烦满、气上冲心、胸痛彻背、暴心腹痛、喉痹、瘿气、肩引缺盆痛、肩痛不可举、四肢热不已、上肢麻木、脉代不至寸口。近人报道:支气管炎、胸肌风湿痛、肩关节周围炎。 方例:肩痛不能举:云门、秉风。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针麻方:云门、内关、列缺。 刺灸法:向胸廓外侧斜刺0.5~1寸,不可向内侧肋向隙方向深刺,以免损伤肺脏。《针灸甲乙经》:“刺太深,令人逆息,不能食。”艾炷灸3~7壮,艾条灸5~15分钟。 天府 (LU3 Tian fu) 位置:臂内侧面,腋前纹头下3寸,肱二头肌桡侧缘凹陷处。 当腋前纹头与肘横纹尺侧端连线上1/3折点的外方。《灵枢·寒热病》:“腋下动脉”;《针灸甲乙经》:“在腋下三寸,臂{ 3}内廉动脉中”;《外台秘要》:“以鼻嗅臂,点其鼻尖所着处”;《针方六集》:“垂手与乳相平”。 功效:清宣肺气,止衄,明目。主治:古代记述:咳嗽、哮喘、鼻口出血、咽肿、瘿气、头眩目暝、远视{11}{11}、身肿、身重、风汗出、嗜睡、恍惚、善忘、疟疾、肩臂痛。近人报道:支气管炎、上臂痛。方例:鼻衄:天府、合谷。瘤、瘿气、咽肿:气舍、天府、臑会。 刺灸法:直刺0.5~1寸。艾条灸5~10分钟。其它: 侠白

文档评论(0)

118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