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药剂与药物动力学.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生物药剂与药物动力学

实验一 扑热息痛的血药浓度测定 实验目的 通过本实验,初步掌握扑热息痛的血药浓度测定方法及有关参数的计算。 实验原理 扑热息痛与亚硝酸发生亲电取代反应,生成2-亚硝基-4-乙酰氨基苯酚,用氨基磺酸铵除去过量的亚硝酸,在碱性条件下,2-亚硝基-4-乙酰基苯酚于430nm波长处有最大吸收。 实验内容 标准曲线 精密称取扑热息痛100mg,以95%乙醇3ml溶解后加适量水,转移于100ml容量瓶中,加水至刻度,充分摇匀,得扑热息痛贮备液(1mg/ml),精密吸取该贮备液2.5ml准确稀释至10ml,得250μg/ml的标准液。 分别精密吸取250μg/ml的标准液0.15、0.3、0.45、0.6、0.75、0.9ml于离心管中,分别加水使成2ml,各加家兔血浆1.5ml,混匀,再加入2ml 10%三氯醋酸,充分混合,离心20分钟(3000rpm)。吸取上清液4ml于25ml带塞刻度试管中,分别加入6mol/L的盐酸溶液1ml,20% NaNO2溶液1ml,摇匀,放置5分钟,使反应完全。缓缓加入2ml 15%氨基磺酸铵溶液,振摇至无气泡产生,流水冷却,加入2.5ml 20%NaOH摇匀,用2cm比色杯于430nm波长处测定吸收度。用蒸馏水2ml代替标准液按同法处理,作空白对照。以吸收度对药物浓度进行回归,计算回归方程。 标准液(ml) 0.15 0.30 0.45 0.6 0.75 0.9 浓度(μg/ml) 25 50 75 100 125 150 A ā 标准曲线(回归方程): 样品测定 取家兔5只(雌兔不得怀孕),每只体重2.5~3kg,给药前先从耳静脉取血3ml留作对照。然后按200mg/kg(体重)的剂量,肌注给药(给药前禁食12小时)。给药后按第3、5、10、15、25、30、40、60、100、140、180分钟,定时从兔耳静脉取血3ml,用预干燥并带有适量肝素钠的离心管集血,轻轻摇匀,离心10分钟(3000rpm),吸取血浆于干燥试管中,置冰箱中保存备用。 取出无药血浆与各时刻的含药血浆,室温解冻后进行测定: 吸取1.5ml血浆,置刻度离心管中,加水2ml,混匀,以下操作同标准曲线项下“加入2ml 10% 三氯醋酸,充分混合”起,依法测定吸收度,代入标准曲线,计算出该时刻的血药浓度,以无药血浆按同法处理作对照。 结果记录 兔子体重: 给药剂量: 测定记录: 编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t(min) 3 5 10 15 25 30 40 60 100 140 160 A ā C(μg/ml) lgC t(min) C(μg/ml) 尾段直线相外推线浓度的对数(lgC外推) 外推线浓度(C外推) 残数浓度(μg/ml) C残 =C外推-C 残数浓度的对数lgC残 尾段直线相斜率= K= 残数斜率= ka= 数据处理 以血药浓度(μg/ml)为纵坐标,时间为横坐标,作吸收曲线图(血药浓度—时间曲线)。 以血药浓度(μg/ml)的对数对时间作血药浓度—时间的半对数图,从图中求出消除速度常数K,再用残数法求出吸收速度常数ka。 提取参数(t1/2吸收、t1/2消除、tp、Cp) 吸收半衰期: t1/2吸收=0.693/ ka 消除半衰期: t1/2消除=0.693/K 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的总面积(AUC0→∞) 达峰时(tp) ①根据ka及K求出达峰时tp tp =(lnka - lnK)/(ka - K)=2.303×(lgka - lgK)/(ka - K) ②抛物线拟合法 用抛物线C=p+Qt+Rt2的峰段代替药时曲线的峰段,选取实验数据中最大浓度C (i)左右三点,[ ti-1,C(i-1)]、[ ti,Ci ]、[ ti+1,C(i+1)]代入,则有: C(i-1)= P+Q·ti-1 + R·t2i-1 Ci = P + Q·ti, + R·t2 i C(i+1) = P+ Q·ti+1+R·t2 i +1 解上述方程组,求得P、Q、R的值 抛物线的峰点横坐标(峰时)为tp = - Q/2R 峰浓度Cp Cp = A (e-Ktp― e-katp) A—截距(可以从lgC~t图中求得) 实验结果: 实验二 在体小肠吸收实验 【实验目的】 1. 掌握大鼠在体肠管泵循环法吸收的实

文档评论(0)

LOVE爱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34122434400000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