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癌的症状及防治
PAGE
PAGE 12
鼻咽癌引发症状头痛
日期:2009-9-9 14:48:56???? 来源:?? 编辑:? 26
鼻咽癌引起头痛为一侧面颊疼痛和持续不能缓解的头痛,这是由于鼻咽癌颅底转移,侵犯脑膜及三叉神经第2、3支,引起上领及下领部位的疼痛,以及一例顽固性头痛的缘故。
鼻咽癌头痛可在慢性头痛的基础上突然加剧,常有一例鼻塞、鼻衄及传导性耳聋(因癌肿堵塞耳咽管所致),查体多数脑神经麻痹,特别是三叉神经受累,颈部琳巴结肿大、坚硬,鼻咽腔、颅底CT和MRI可见骨质破坏,肿大的琳巴结及鼻咽部活检可以明确诊断。
因此,对久治不愈的顽固性头痛,应注意到鼻咽癌颅底转移的可能性,需要到耳鼻喉科行鼻咽部检查及颅底CT或MRI检查。
鼻咽癌扩散
日期:2009-9-1 15:58:29???? 来源:?? 编辑:? 32
①侵犯颅底并且由此入侵颅内,造成骨质破坏、脑神经侵犯或受压,以第Ⅲ、Ⅳ、Ⅴ、Ⅵ对脑神经最为多见。
②颅外扩展会直接侵犯邻近腔窦如鼻咽、口咽、咽旁组织、翼腭窝,甚至会侵入眼眶。鼻咽癌的转移一般以淋巴转移为主,可达到颈深淋巴结、颈中、颈下、锁骨上淋巴结等。
普通发现的早期鼻咽癌病人,除极少数偶尔有耳鸣、涕血外,一般无症状。鼻咽癌病人的症状和体征有鼻塞、涕血、中耳炎、耳鸣、视力减退、眼外展运动障碍、复视、偏头痛、牙痛、发热、声嘶、颈部淋巴结肿大,以及由远处转移所引起的相应症状。
鼻咽癌的特性
日期:2009-8-31 14:10:18???? 来源:?? 编辑:? 40
⒈有明显的地区聚集性 鼻咽癌在世界各国均有发生,但其发病率高低差别很大,在欧美、大洋洲、拉美国家很少见,我国和东南亚的马来西亚、印尼、泰国、越南较多见。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世界上80%的鼻咽癌发生在中国,中国的广东、广西、湖南、福建、江西、海南等省(区)属于高发区,广东省发病率最高,居世界首位,故又著称“广东癌”,这是唯一以地区命名的肿瘤。
⒉有集中的高发人群 鼻咽癌多发生在黄种人,在白人及黑人中很少见,长期移居在国外的中国人的发病率仍远远高于当地的外国人,但低于祖籍居民,移民后的第二代及第三代的发病率低于其父辈和祖辈,但高于当地人。带有中国血统的混血人的发病率也高于其他血统的人,但低于纯中国血统的人。
⒊有男女性别的偏向性 鼻咽癌多侵犯男性,男性的发病率比女性高2~3倍,个别地区高10倍,但在40岁以下的青壮年中男女发病率几乎相等,40岁以上男性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尤其老年人男女差别更大。
⒋年龄有别 鼻咽癌多侵害中老年人,儿童及青少年少见,30岁开始发病率急剧上升,40~60岁是发病高峰,65岁以后发病率开始逐渐下降。在我国广东、广西等高发区其发病高峰年龄可提前10~20年,移民到美国的华人发病高峰年龄比白人及黑人早10岁。
⒌有肿瘤遗传易感性 鼻咽癌病人的一级亲属中患这种病的风险比正常人的亲属高十几倍。鼻咽癌病人也多有患本病的家族史。高低发区的两种居民通婚后生下的后代及混血人发病率低于祖辈,有家族及种族聚集现象,可见鼻咽癌有一定的遗传性,但也与共同的生活因素及环境因素有关。
⒍环境污染因素的复杂性 环境中的各种污染物及化学致癌剂也是本病的致癌及促癌因素,其种类繁多而复杂,如长期在污染严重的环境中工作及生活增加患鼻咽癌的危险性,环境致癌因素的作用机制很复杂,一般认为是环境因素与遗传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⒎不良生活习惯 大量吸烟、长期吃咸鱼及腌菜是重要致癌或促癌因素,烟草中含有多种致癌物,吸烟可引起 肺癌 、 食管癌 、口腔癌、鼻咽癌等多种 癌症 。有人报告50%~70%的鼻咽癌与吸烟有关,被动吸烟同样受害。腌菜及咸鱼中含有致癌作用的亚硝胺类化合物,开始吃的年龄越早、吃的越多,危害性越大。
⒏与EB病毒感染有相关性 调查发现,高发区3~5岁儿童90%感染了EB病毒。曾对1006例鼻咽癌病人的血清免疫检测发现病毒抗体阳性率为90.9%,其他肿瘤病人仅6.0%,正常人为0.6~2.7%,EB病毒感染率与鼻咽癌发病率有密切相关性。
⒐早期症状的隐匿性 鼻咽癌早期症状隐匿,自己不易察觉,大约有一半的病人病灶转移到颈部或颅脑内出现了颈部肿块或有了神经压迫症状,才到医院就诊,一旦确诊很快就进入晚期,所以警惕蛛丝马迹的早期征兆至关重要。其早期征兆及信号有:无原因的轻微单侧鼻塞并有逐渐加重趋势,无原因的涕血、鼻出血、听力下降,有 耳鸣 音、头晕、单侧味觉减退、声音嘶哑、发音有改变、呛咳、持续性轻微偏头痛、眼球突出、复视,颈部有无痛性肿块等,一般情况下一种或多种征兆存在2周以上无好转,应高度重视。
由此可知出生在我国南方的30岁以上中老年男性居民,有吸烟、吃咸鱼及腌菜等不良习惯的人,EB病毒感染者,环境污染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