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绪论_草地资源调查与规划.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一讲绪论_草地资源调查与规划

草地资源调查与规划 绪论 1 基本概念 草地:主要生长草本植物,或兼有灌丛或稀疏树木,可为家畜和野生动物提供生存场所的大面积土地。畜牧业的生产基地 草地资源:某一区域的草地类型、面积及其蕴藏的生产能力,是有数量、质量和空间概念的草地,是可更新的农业自然资源,具有生产和生态等多种功能 草地生态系统:以饲用植物和草食动物为主体的生物群落与其生存环境共同构成的生态系统,是农业生态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以提供生态服务、生产饲用植物、动物和动植物产品为主 草地资源的内涵 2 草地的作用 农业的发祥地,人类文明的摇篮 主要陆地生态系统:陆地面积的51%(天然草地占24%,疏林草地占16%,农田草地占11%),生物多样性丰富;NPP的36%-64%来自草地 食物生产基地:世界一些草地资源大国的肉类,草食动物占38-93%;新西兰,95%的营养;奶类,至少1/3 重要生态屏障: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文化宝库:休闲娱乐,旅游 农牧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主要生产资料 3 我国草地资源现状 3.1 面积巨大,生产水平低 面积:澳大利亚 4.2亿ha,中国 4.0亿ha ,美国 3.8亿ha,前苏联 3.7亿ha 生产水平:极端集约型—舍饲, 荷兰,1350APU/ha;集约型—人工草地放牧,新西兰,564APU/ha;集约经营系统耦合型—放牧结合肥育,美国,澳大利亚,前苏联,120APU/ha;粗放经营型—天然草地放牧,一些发展中国家,4.5-7.5APU/ha,中国目前约15APU/ha 3.2 退化严重 —面积减少,功能衰退 草地退化与水土流失的关系 3.3 草地退化的主要原因 恶劣的自然条件。水分(如荒漠、干旱)或热量不足(如高山、高纬度) 巨大的人口压力。宁、陕、晋90-97%的草地退化,甘、辽、冀80-87%的草地退化,人口密度高于160人/km2(甘、宁除外)。新、蒙、青、吉42-64%的草地退化,人口密度6-18人/km2。藏23.7%, 人口密度1.8人/km2;但拉萨、日喀则等地人口密度大,草地75-95%退化 严重的管理失误。过牧,滥垦,樵采 面积减少—开垦:1949至60年代,全国垦草6.7 Mha(李博,1990);近10年,中国开垦耕地6.2 Mha,55.69%来源于草地,28.67%来自于林地,10.82%来自于未利用地(荒地),4.64%来自于水体滩地(田进光等,2002) 功能衰退—超载过牧:内蒙古高原及长城沿线超载65.6%,甘、青、宁超载106.53%,青藏高原超载31.20% 沙漠化的土地成因 3.4 人为因素是草地退化的主因 人具有主观能动性,是诸要素中最活跃的力量,有调整管理策略的能力 北方草地形成于百万年前,利用历史超过3000-4000年,近30年才大面积退化 近40年,气候变化与草地退化速度相比平稳得多。温带草地东部降水,1959-1968年371mm,1979-1988年369mm。全国范围内草地退化的主因,难以归结为气候变化 4 调查与规划的目的和任务 草地资源调查与规划学:从总体上认识和管理草地资源的原理与方法的科学。以草业科学的理论为基础,认识草地资源与草地生产本身所固有的矛盾和规律,并据以提出从总体上合理利用与改造草地资源的生产设计的科学。是采取具体措施的基础 草地资源调查的目的:以草业科学的理论为指导,通过周密细致的调查研究,认识草地资源的环境条件、社会生产条件以及在这些条件下形成的草地类型、自然和经济特征、地域分布和演替规律及其它生物资源的特征,总结生产经验,发现问题,提出对策,为开展草地区划和规划提供完整、系统的依据 草地规划:在草地调查的基础上,根据资源条件和畜牧业发展的历史、现状、趋势,研究从总体上管理草地资源的方案,提出一定时间内的实施计划。广义的规划包括草地区划、区域生产总体规划和草地建设规划三种类型,反映从草地自然经济区域的划分、区域的总体生产规划到具有一定经营规模的生产单位的生产设计三个不同尺度的规划 5 草地调查与规划的理论依据 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系统健康 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 构建草地农业生态系统—结构完善,生产流程长 注重系统耦合 实现草业生产现代化 我国主要畜产品生产现状与需求 国内与国际农产品价格比较 草地农业生态系统的四个生产层 系统耦合路线 系统反馈(信息、物资) 外生物生产层的作用 高山草原—甘肃马鹿系统四个生产层的耦合 系统耦合:黄土高原巨型畜牧业基地 现代化的草业系统 记载,公元前500年 《诗经》 商君书《公疆篇》 “马牛刍藁之数” 管子《地员篇》 “凡草土之道,各有谷造,或高 或 下,各有草土” 1949年以前:1944年,耿以

文档评论(0)

宝贝计划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