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味精的生产工艺课堂讲解
味精的生产工艺 味精: 调味料的一种,主要成分为谷氨酸钠。 谷氨酸钠是一种氨基酸谷氨酸的钠盐。是一种无嗅无色的晶体,在232℃时解体熔化。谷氨酸钠的水溶性很好,在100毫升水中可以溶解74克谷氨酸钠。 味精是一种很好的调味品,易溶于水,能给植物性食物以鲜味,给肉食 品店以香味。在汤、菜中放入少许味精,会使其味道更鲜美。 主要内容: 谷氨酸发酵的主要原料 培养基的配制和灭菌 灭菌方法 菌株及种子扩大培养 常用的生产菌株: 谷氨酸棒杆菌、黄色短杆菌、乳糖发酵短杆菌、嗜氨小杆菌、硫殖短杆菌等。 北京棒杆菌AS1.299、北京棒杆菌7338、 北京棒杆菌D110、棒杆菌S-944、 钝齿棒杆菌AS1.542、钝齿棒杆菌HU7251 钝齿棒杆菌9 菌株及种子扩大培养 1、一级种子培养: 通常谷氨酸发酵的接种量为1%。 在1000ml 三角瓶中,装入一级种子培养基180~200ml 摇床上,在30~32℃振荡培养10~12h。 2.二级种子培养: 二级种子是在种子罐里培养的,培养二级种子时的 接 种量为0.2%~0.5%,温度为32~34℃,培养时间为6~8h。 生产流程 发酵设备 国内味精厂大多采用机械搅拌通风通用式发酵罐, 罐体大小在50m3到200m3之间。对于发酵过程采 用人工控制,检测仪表不能及时反映罐内参数变化, 因而发酵进程表现出波动性,产酸率不稳定。 由于谷氨酸发酵为通风发酵过程,需供给无菌空气,所以发酵车间应还有一套空气过滤除菌及供给系统。 谷氨酸的发酵控制 1.温度的控制 国内常用菌株的最适生长温度为30-34℃, 产生谷氨酸的最适温度为34~36℃。 0~12h的发酵前期,主要是长菌阶段; 发酵12h后,菌体进入平衡期,增殖速度变得缓慢; 温度提高到34~36℃,谷氨酸的生成量就增加。 2.PH的控制 一般发酵前期pH控制在7.5-8.5左右,发酵中、后 期pH控制在7.0~7.2,调低pH的目的在于提高 与谷氨酸合成有关的酶的活力。 尿素被谷氨酸生产菌细胞的脲酶所分解放出氨,因而发酵液的pH会上升。 发酵过程中,由于菌体不断利用氨,以及有机酸和谷氨酸等代谢产物进入发酵液,使N源不足和发酵液pH下降,需再次流加尿素 3.溶氧量的控制 谷氨酸产生菌是兼性好氧菌,故控制适当的氧 溶量十分重要。在实际生产中,搅拌转速固定 不变,通常用调节通风量来改变供氧水平。通 风比( m3 /m3.min ):每分钟向1m3的发酵液中通入0.1cm3无菌空气,用1:0.1表示 4.种龄和种量的控制 微生物的生长大致可分为适应期、对数期、稳 定期、衰老期。 种龄:一级种子菌龄控制在11~12h,二级种 子菌龄为7~8h。 种量:指接入发酵罐内种子的量占发酵罐内发酵培养基量的百分比。接种量的多少对适应期的延续时间也有很大的影响。接种量一般以1%为好。种量过多,使菌体生长速度过快,菌体娇嫩,不强壮,提前衰老自溶,后期产酸不 高;如果接种量过少,则菌体增长缓慢,会导致发酵时间 延长,容易染菌。 5.OD值的控制 OD值是细菌个数、菌体大小和发酵液色泽深浅的 综合反应。 当细胞进入平衡期后,OD值已达到最 大值,此时细胞数不再增加,但因为细胞个体还会继续伸长增大,所以OD值会略有上升。 生物素是谷氨酸生产菌不可缺少的生长因子。当培养基的生物素将被耗尽时,细菌就停止增殖。提高生物素的含量,OD值会上升,但一方面细胞的膜通透性会变差,影响谷氨酸从胞内往胞外渗出;另一方面,在高生物素环境下,菌体只进行增殖并不生成谷氨酸。 因此,控制OD值的增长,是保证菌体在胞外大量蓄积谷氨酸的重要手段。 6.泡沫的控制 生产上为了控制泡沫,除了在发酵罐内安装机械 消泡器外,还在发酵时加入消泡剂。 目前谷氨酸发酵常用的消泡剂有:花生油、豆油、 玉米油、棉子油、泡敌和硅酮等。 天然油脂类的消泡剂的用量较大,一般为发酵液的0.1%~0.2%(体积分数),泡敌的用量为0.02%~0.03%(体积分数)。 谷氨酸的提取及谷氨酸钠制备 正常谷氨酸发酵液的组分如下: 1.L-型谷氨酸,一般以谷氨酸铵盐(C5H8O4N·NH4) 形式存在。 2.无机盐(K+、Na+、NH+、Mg2+、Ca2+、SO42-等)、残糖、色素、尿素以及消泡用的花生油、豆油或合成消泡剂等。 3.大量菌体、蛋白质等固形物质悬浮在发酵液中,湿菌体约占发酵液的2%~5%。 还存在着核苷酸类物质及其降解产物和其它氨基酸。 谷氨酸的提取 谷氨酸的提取一般采用等电点—离子交换法,国 内有些味精厂还采用等电点—锌盐法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合理用药讲座().ppt
- 合理用药讲座.ppt
- 合理的麻醉药物设计.ppt
- 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说课.ppt
- 合理补充维生素预防脑中风.ppt
- 合肥一中高二理科普通班期中考试分析会.ppt
- 合肥企业典型劳动法案例解析HR沙龙.ppt
- 合肥工业大学信号与系统丁志中第三章.ppt
- 合肥工业大学线性代数习题册答案.pptx
- 合肥市预防接种知识家长课堂基础.ppt
- 编制说明-征求意见稿-黄花景天栽培技术规程.docx
- TNJ 1345-饲草揉碎机可靠性校核方法-征求意见稿.docx
- TNJ1236-生猪养殖场车辆洗消成套设备【征求意见稿】.docx
- TNJ1267-联合收割机远程运维云服务平台 架构与功能-征求意见稿.docx
- TNJ1371-棉花打包膜【征求意见稿】.docx
- 百合熟料机团体标准编制说明(征求意见稿).docx
- 《黄花景天栽培技术规程》编制说明.pdf
- TNJ1350-花生收获机械捡拾装置【征求意见稿】.docx
- TNJ1366-草原改良机械草原切根施肥播种联合作业机【征求意见稿】.docx
- TNJ1344-桑茶机械化加工技术规程团体标准-征求意见稿.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