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绿色病虫害
绿色植保就是把植保工作作为人与自然和谐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突出其对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的保障和支撑作用。
目前普遍采用的防治方法有5类:
一、植物检疫
二、农业防治法
三、生物防治法
四、化学防治法
五、物理机械防治法
(一)植物检疫的定义及其重要性
“检疫”一词来源于拉丁文“Quarantine”,原意是40天。
联合国粮农组织植物检疫科(1983)所下的定义是“为了预防和延迟植物病虫害在它们尚未发生的地区定殖而对货物的流通所进行的法律限制。”
我国植检专家刘宗善的定义是:国家以法律手段与行政措施控制植物调运或移动,以防止病虫害等危险性有害生物的传入与传播,它是整个植物保护事业中的一项带有根本性的预防措施。
为了保护本国(地区)范围内农林牧业生产的安全,防止危险性有害生物人为传播,国家以法律手段,制定出一整套的法律、法规,由专门机构执行,禁止或限制感染特定病、虫、草等危险性有害生物的植物及其产品在国际或国内地区间的调运。这种预防措施成为植物检疫。
植物检疫的特点
1、预防与铲除相结合;
2、法规与技术相结合;
3、把关与服务相结合;
4、国际与国内相结合。
即植物检疫是一项集法规、行政和技术于一体的害虫防治方法。
植物检疫的主要内容:
(1)防止将危险性病、虫、杂草随同植物及植物产品(如种子、苗木、块茎、植物产品的包装材料等)由国外传入和由国内传出。也就是防止国与国之间危险性病、虫、草的传播蔓延。这称为对外检疫。
(2)当危险性病、虫、杂草已由国外传入或在国内局部地区发生,将其限制、封锁在一定范围内,防止传播蔓延到未发生的地区,并采取措施,力争彻底肃清。这称为对内检疫。
(四)有害生物风险性分析与植物检疫对象的确定
有害生物风险性分析(Pest Risk Analysis,简称PRA )即有害生物危险性评估和有害生物的危险性治理。一种生物对农、牧业生产是否有害,其危险性多大,在国际贸易交往中是否有必要采取检疫,如何减少这种风险,以及实施检疫措施的后果等,都应通过PRA分析才能确定。
一般来讲,确定植物检疫对象主要根据3个原则:
(1)主要通过人为传播的危险性病、虫、杂草;
(2)对农、林业生产威胁很大,能造成经济上的严重损失者;
(3)国内尚未发生或虽有发生,但分布不广的危险性有害生物。
此外,还应考虑传入定居的可能性。
(一)农业防治的理论基础
农业防治法就是根据农业生态系统中害虫(益虫)、作物、环境条件三者之间的关系,结合农作物整个生产过程中一系列耕作、栽培管理技术措施,有目的地改变害虫生活条件和环境条件,使之不利于害虫的发生发展,而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发育,或是直接对害虫虫源和种群数量起到经常的抑制作用。
农业防治的具体措施
1. 耕作制度的改进和作用,实行合
理的轮作.
A. 耕作技术
1、目的:改善土壤环境,调节土壤中水、气、肥、温和生物因素间的矛盾 ,使之有利于充分发挥土地的增产潜力
土壤耕作一般是在播种前、收获后,或者秋冬季进行。
其具体措施应当根据作物要求、气候条件、土壤特性等方面的条件来制定。
耕作技术与病虫害防治
土壤是许多害虫和病原物生活和栖息的场所,因而耕翻土壤和改良土壤的许多措施,也必然影响到这些有害生物的环境,并对它们产生影响。
作用:
(l) 改变土壤环境的生态条件,可抑制害虫和病原物的发育和繁殖。
深耕可将士表的害虫和病残组织翻人土中,一些虫蛹很难从土中羽化出来,被翻人土中的病残组织也很快腐解,而把病原物完全暴露在土中,很容易被重寄生物寄生或腐生物消解。
(3)由于植物残茬和杂草随着深耕翻人土层中,使得一些经常在地表为害的昆虫也失去食料来源,以至大量死亡,特别是清除了杂草,一些成熟的草籽被翻入深土层中,难以萌发。
(4)深耕翻土也可造成对一些害虫的直接杀伤和消灭。例如在深翻土壤时犁具对于害虫的机械杀伤,或对害虫巢穴和蛹室的破坏,都可以增加害虫的死亡。
3、主要耕作法
平翻耕法
垄作耕法
深松耕法
免耕和少耕
砂田耕法
轮作倒茬
“今兹美禾,来兹美麦 ”
---《吕氏春秋 》
轮作组合:
禾谷类作物与豆类作物轮换的禾豆轮作
大田作物与绿肥作物轮换的绿肥轮作
水稻与棉花、甘薯、大豆、玉米、甘蔗的水旱轮作
西北等旱区所采用的休闹轮作
轮作倒茬的生产意义:
均衡利用土壤养分
改善土壤理化性状,调节土壤肥力
防除或减轻田间杂草的危害
间接效应:根际效应、残体效应和生防效应
概念:
间作—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生育季节相近的作物(包括木本与草本)在同一块地上同时或同一季成行地间隔种植
套种—是在前作物的生长后期,于其株行间播种或栽植后作物的种植方式
覆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护理人员N1进阶N2考试试题及答案 .pdf VIP
- DB21T1342-2021 建筑工程文件编制归档规程.pdf
- Unit-1-Discovering-Useful-Structures-超好用的公开课获奖课件-(.pptx VIP
- 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表.doc VIP
- 医疗操作规程.docx VIP
- 湖北省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表.docx
- 钒酸铋光催化剂的制备及改性.pdf VIP
- 城市轨道交通列车牵引与制动系统(配实训工单) 实训手册(带答案).docx VIP
- 吊装施工专业技术方案(含计算).doc VIP
-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维护与检修中职全套完整教学课件.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