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 梗 阻(全集).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肠 梗 阻(全集)

肠 梗 阻(二) 段红伟 内容 消化系统解剖、生理 肠梗阻 消化道解剖、生理 消化系统功能总体而言:消化吸收营养、规律排出废物 人体所需营养物质分六类: 三大,即蛋白、脂肪淀粉 三小,即维生素、无机盐、水 三大须经消化而后吸收 三小无需消化即便吸收 消化道解剖、生理 概念 消化:营养物质在消化道内被分解为可吸收的小分子物质的过程。分相互配合、共同作用的机械与化学消化 机械消化:通过消化道肌肉的收缩、舒张,将营养物质磨碎,并与消化液充分混合,送向远端的过程。口腔咀嚼,是将食物变为“食团”的、基础的机械消化 化学消化:消化道腺体分泌的酸碱液体、酶,可将三大分解为小分子可吸收物质 吸收:营养成分透过消化道粘膜进入血液或淋巴液的过程未吸收者,以粪便形式排出体外。消化、吸收相辅相成 消化道解剖、生理 消化道解剖、生理 口腔消化 咀嚼的机械消化 唾液的化学消化 三大唾液腺分泌唾液腺为混合液——水、无机盐、有机物 唾液功能:①湿润口腔;②清洁、冲洗、保护口腔;③冲淡、中和、排出有害物质;④唾液中的淀粉酶,使淀粉分解为麦芽糖;⑤溶解食物,以利产生味觉;⑥唾液中的溶菌酶具有杀菌作用 安静时,0.5ml/min分泌,“基础分泌”湿润口腔 非条件反射:食物与口腔的接触;条件反射:色、味、环境——“望梅止渴”;中枢在延髓 消化道解剖、生理 咽 咽分三部 鼻咽:咽鼓管咽口 口咽 喉咽 咽的组成 前后略扁的漏斗形肌性管道 上至颅底,下在第六颈椎下缘续食管,向前分别与鼻、口、和喉三腔相通 后壁薄,壁下感染需引流 消化道解剖、生理 食管的位置 前后略扁的肌性管道 上于第六颈椎接咽,经胸廓上口如胸腔 穿膈肌食管裂孔进入腹腔,接贲门 食管三个狭窄 起始部:距门齿15cm 支气管分叉处:距门齿25cm 穿膈处:距门齿40cm 消化道解剖、生理 胃的位置、形态、分部 消化道解剖、生理 胃的组织结构 消化道解剖、生理 胃的内表面 消化道解剖、生理 消化道解剖、生理 胃的淋巴分组 腹腔淋巴群:沿胃左动脉分布,收集小弯上部淋巴 幽门上淋巴群:沿胃右动脉分布,收集小弯下部 幽门下淋巴群:沿网膜右动脉,收集大弯右侧淋巴 胰脾淋巴群:沿脾动脉分布,收集大弯上部淋巴 胃内淋巴相通;淋巴汇集入腹腔淋巴结、乳糜池 消化道解剖、生理 胃的腺体 消化道解剖、生理 胃腺分泌细胞 壁细胞:即泌酸细胞,合成分泌盐酸,激活胃蛋白酶原、杀菌;分泌内因子,结合维生素B12,避免其肠道内分解并促使B12于回肠吸收 主细胞:即胃酶细胞,数量最多,分泌胃蛋白酶原 粘液细胞:分泌含有糖蛋白的粘液。粘液与HCO3-形成粘液-碳酸氢钠屏障,与胃粘膜屏障(胃粘膜上皮、细胞之间紧密连接)一道,对抗酸的腐蚀 内分泌细胞:未分化细胞,多潜能干细胞 胃粘膜分泌:前列腺素E(PGE2)、前列环素(PGI2)、生长抑素,抑制胃酸、胃蛋白酶原分泌,扩张胃粘膜微循环,促进粘液-碳酸氢盐的分泌 消化道解剖、生理 胃的消化——机械消化、化学消化 化学消化:即胃液消化;胃液的主要成分为胃酸、胃蛋白酶原、内因子以及碳酸氢盐;pH0.9 -1.5,正常成人分泌胃液1.5-2.5L/d 胃酸功能:①激活胃蛋白酶原,为胃蛋白酶提供酸性环境②杀菌,维持胃、小肠无菌环境;③使食物中蛋白质变性以利分解;④胃酸食糜进入小肠,使促胰液素、缩胆囊素分泌,促进胰液、胆汁、小肠液增多;⑤所致酸性环境利于小肠对铁、钙吸收。迷走神经兴奋、食物刺激分泌 胃蛋白酶:最适pH1.8-3.5,pH5时,胃蛋白酶失活 大量饮酒、阿司匹林、消炎痛,刺激胃酸分泌、破坏屏障 消化道解剖、生理 消化期胃酸分泌的三个时相 头期:头面部(耳鼻口眼咽)感受器,接受条件反射(食物色味形等)、非条件反射(食物刺激口、咽),迷走神经支配胃腺、胃窦部 G细胞,分泌胃液、促胃液素。特点时间长、量多质高;抑郁、惊恐、不可口,抑制该分泌 胃期:①食物扩张刺激胃内感受器,通过神经发射、直接刺激、促胃液素等促使胃液分泌;②刺激幽门 G细胞,分泌促胃液素;③食物成分刺激(肽、氨基酸)、咖啡、牛奶等。特点:胃液分泌占总量的60%,酸度、酶含量高 肠期:食糜、蛋白胨进入小肠,十二指肠分泌促胃液素,小肠分泌肠泌酸素,经血液循环调节。特点:低而有限 消化道解剖、生理 促进胃液分泌的因素 乙酰胆碱(ACh):迷走神经产生,直接作用于壁细胞产酸;作用于 G细胞、胃粘膜上肠嗜铬细胞(ECL细胞)产生促胃液素、组胺,间接刺激产酸 组胺:ECL 细胞在促胃液素、Ach、肾上腺素刺激下产生组胺;组胺与壁细胞H2受体结合发挥庆大作用,甲氰咪胍为其受体阻断剂 促胃液素:胃窦、十二指肠、空肠上段 G细胞产生,刺激胃酸、胃蛋白酶原分泌;亦可刺激ECL细胞分泌组胺 低血糖、酒精、钙(调节Ach、促胃液素对ECL细胞发挥作用),可刺激

文档评论(0)

糖糖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