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报告(苏州韩竹海).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论文报告(苏州韩竹海)

例谈高三化学考题命制中的几个误区 张家港市崇真中学 韩竹海 问题背景: 笔者在2014年的高考化学备考过程中接触到了不少的模拟试卷,众多的试卷中有部分考题存在或多或少的缺陷,评卷时总会引发不小的争议。这些试卷经过了层层把关,为什么还是会出现一些瑕疵呢?事实上,考题命制者会不自觉的走进一些误区,也就是平常所说的“当局者迷”。下面,笔者从“旁观者”的角度结合实例来解读其中的几个的误区。 一.题目素材脱离生活实际,非真实的情境给学生造成知识的负迁移。 案例1: (2005年江苏卷20 部分)硫酸亚铁(FeSO4·7H2O)是一种重要的食品和饲料添加剂。实验室通过下列实验由废铁屑制备FeSO4·7H2O晶体: ①将5%Na2CO3溶液加入到盛有一定量废铁屑的烧杯中,加热数分钟,用倾析法除去Na2CO3溶液,然后将废铁屑用水洗涤2~3遍;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步骤①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除油污,加热的作用是升高温度,溶液碱性增强,去油污能力增强。) 案例2: (2014年南京专题复习19)(部分)草酸合铁酸钾晶体Kx[Fe(C2O4)y]·3H2O是一种光敏材料,下面是一种制备草酸合铁酸钾晶体的实验流程。(流程图略) (1)废铁屑在进行“溶解1”前,需用在5% Na2CO3溶液中加热数分钟,并洗涤干净。Na2CO3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参考答案:去油污。) 以上2道题目都涉及废铁屑的清洗,用5% Na2CO3溶液去除其表面的油污。但是,废铁屑表面怎么会沾有油脂呢?事实上,废铁屑沾有矿物油的可能性更大,而矿物油是烃,理想的清洗剂是有机溶剂,Na2CO3溶液不能去除矿物油污渍呀!题目中的情境令人费解。 案例3: (2014年苏州二模4)下列有关物质应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碳酸钠溶液呈碱性,可用热的纯碱溶液除去矿物油污渍 B.钠和钾的合金在常温下是液体,可用于快中子反应堆作热交换剂 C.常温下,浓硝酸不跟铁发生化学反应,可用铁制容器盛装浓硝酸 D.铝表面易形成致密的氧化膜,铝制器皿可长时间盛放咸菜等腌制食品 本题分值2分,笔者所在班级只有7人选出正确选项,班级均分也只有0.4分,绝大多数学生错选A选项 关于热的纯碱溶液的去污能力,教材上有2处描述,一处是化学1(必修苏教版)第51面:碳酸钠的水溶液呈碱性,因而被称为“纯碱”,热的纯碱溶液可以去除物品表面的油污;另一处是化学反应原理(苏教版)第84面:人们将纯碱溶于热水中清洗油污,目的就是通过加热促进纯碱水解以增强溶液的碱性,从而增强去污效果。这样一道简单的选择题学生竟然出现大面积错误,一方面跟教材上对“油”的描述含糊不清有关,另一方面跟上述2道题的训练也有关,学生误以为碳酸钠溶液能清洗铁屑,也就说明该溶液可以除去矿物油渍了。本题的B选项是化学1(必修苏教版)第50面的原话,学生对该正确选项视而不见,“坚决”选A选项,说明学生对碳酸钠溶液的去“油”污能力明显高估了,且深信不疑。 二.囿于高中的知识宽度,将问题绝对化,阻碍了学生的认知。 案例4: (2014年苏州二模13)下列依据相关实验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在硫酸钡沉淀中加入浓碳酸钠溶液充分搅拌后,取沉淀(洗净)放入盐酸中有气泡产生,说明Ksp(BaCO3)<Ksp(BaSO4) B.将某无色气体通入品红溶液中,品红溶液褪色,则此气体一定是SO2 C.取少许某溶液并滴加数滴硫氰化钾溶液,无明显现象;再另取少许该原溶液,先滴加少量新制氯水,再滴加数滴硫氰化钾溶液,溶液变血红色,则原溶液中一定含Fe2+ D.在淀粉溶液中加入稀硫酸并加热片刻再加入适量银氨溶液,水浴加热后没有银镜生成,说明淀粉没有水解 本题的参考答案是B和C,大多数学生恰恰不去B和C选项,跟这部分学生交流得知,他们认为凡是题目中出现“一定是……”的句式,往往可以判定是错误的,故不选,这是学生错误的解题经验所导致。 再来看B选项,命题者自认为,高中生接触的化学物质中,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气体有SO2、Cl2、ClO2、O3四例而已,其中,Cl2和ClO2都是黄绿色,O3淡蓝色,只有SO2是无色的。在没有讲清知识范围的前提下,仅从“将某无色气体通入品红溶液中,品红溶液褪色”这样的现象中就断定此气体一定是SO2,这多少有些荒唐! 品红水溶液还能与很多酸、碱类物质和一些气体反应。如品红水溶液遇SO2、HCl、NaOH、H2SO4、NH3?H2O会褪色,被SO2、HCl、NH3?H2O褪色后的品红水溶液不稳定,加热有利于挥发物逸出,有利于品红再变红;而NaOH、H2SO4结合的品红也会褪色,但加热后颜色无恢复现象,NaOH、H2SO4不挥发,始终储存于溶液中与品

文档评论(0)

糖糖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