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地密码·省直管县-大河报-新蔡.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豫地密码·省直管县-大河报-新蔡

豫地密码·省直管县-大河报2014.0304-0306 10个省直管县(市)的地名怎么来的?长垣的名字真的与一道墙有关?邓州的“邓”与五谷丰登的“登”曾经是一个意思?鹿邑为何自古就把鹿当成吉祥物…… 树高千尺也忘不了根探寻河南地名密码 因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河南自古就是华夏祖先眷顾的宜居之地。 也正因为这份特殊的缘分,河南成为中华根亲文化之根。记得专访“中国式管理之父”曾仕强先生时的一则小故事。长于台湾的曾先生说,几年前他第一次踏足河南,饭刚到口里,整个人都怔住了,这不是小时候外婆做菜才有的味道吗?这个几乎快要忘记却又那么熟悉的味道,就像一条时光金线,把他的思绪瞬间拽回儿时。与外婆在一起的那些月朗星稀的夜晚,她曾无数次唠叨:“咱河洛郎的根儿在河南”。 又岂止是曾先生,这几年不管是走到伦敦、米兰,还是悉尼、纽约,只要碰到华人,只要说到来处,他们都会充满热情地给你讲起一串串与中原的渊源,说得最多的依然是根在河南。 这当然是无法漠视的历史:中华民族人文始祖“三皇五帝”,大多出自或主要活动在河南;前100个中华大姓中,78个能在这里找到源头,河南是全球华人华侨和客家人的祖根地……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游子们这些带着亲情味的嘘寒问暖,何尝不是他们在对家乡人倾诉着一个个美丽的乡愁呢?走得再远,也不能忘记从哪里出发! 曾经,我们的祖先在这里精耕细作,才有了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风雨变迁,今天,历史的车轮行进在从未有过的快速轨道上,如何发展,才能让生活在这片土地的人们“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住乡愁”? 城镇化是新一届中央政府力推的改革举措之一。城镇化绝不是简单的圈地和盖楼,必须以人为本。要通过“绿色、集约、智能、低碳”等举措,让这片祖地的宜居指数持续攀升。 在省委直接领导下,从2014年开始,河南在巩义市、兰考县、汝州市、滑县、长垣县、邓州市、永城市、固始县、鹿邑县、新蔡县等10个县(市)实行全面直管制度,为新型城镇化建设进行有益探索。 翻开历史的图册,被直管的10个县(市)都曾在中华文明的发展史上留下过深深的足印。然而,上下5000年,你是否想过为什么直到今天,他们仍然还在用着先祖赋予的名字:长垣真的与一道墙有关?邓州的“邓”与五谷丰登的“登”曾经是一个意思吗?鹿邑为何自古就把鹿当成吉祥物?这些名字的来源究竟是什么,名字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历史和文化密码? 从去年11月份开始,本报出版已超十年之久的大型文化品牌栏目《厚重河南》再出发,兵分十路,翻史料、寻古迹、访专家,实地采写,重新用新闻人的眼光去探寻这些“豫地密码”。 诚然,按学术的观点,地名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是人们在生活、生产、相互交往联系中对不同地理实体进行识别赋予的一种代号。这些代号,是不是更像人类文明的基因?它在串起历史与现在、故乡与他乡的同时,也一直紧紧维系着人们的乡愁与情感。也因为它的存在,时时刻刻提醒着我们:树高千尺也忘不了根。 窗外,空旷淡蓝,院里的树木开始从冬眠中苏醒,地里的小草一棵棵撑着腰、扭着脖,争先恐后地要绿出一道初春的幕景。“豫地密码·省直管县”之上蔡到新蔡道尽蔡国几多辛酸引子尧舜时代,伯夷因辅佐大禹治水有功,被围封吕侯,在新蔡境内建立吕国。公元前529年,蔡平侯将国都迁到此地,为别于上蔡而叫“新蔡”。 公元前224年,即秦始皇统一全国的前三年,新蔡沦于秦地,始置新蔡县。西汉末年,王莽篡汉改元,新蔡县更名新迁县。东汉建武元年复名新蔡县。 自西晋至唐初300余年间,新蔡县城屡为州、郡兼置治所,是蔡州的最早建置地。蒙古忽必烈至元三年,新蔡废入息州。明洪武四年(1371年)复置新蔡县至今。 今年1月1日,新蔡县成为全省10个省直管县之一。该县总面积1453平方公里,辖23个乡镇、街道办事处,人口110万。2013年,全县完成生产总值143亿元。 新蔡是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优质棉生产基地县等,被列入国家新10年“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 往事越千年。历史伟人毛泽东对“蔡”地农业生产和“蔡”国的变迁,也给予高度关注与追问,并形成一个掌故。 新蔡下蔡不清成为河南政坛掌故 在上世纪“大跃进”、“放卫星”年代,我省主要领导把想象当现实,提出单个省份可以早日进入共产主义的口号,粮食产量指标一再增高,放出了遂平县前所未有的所谓小麦试验田亩产3821斤的“卫星”。这在当时被视为敢想敢干,《人民日报》以号外消息予以报道,引起轰动。 1958年11月13日,毛主席在开完第一次郑州会议后,乘专列南下。他一路只问一个问题——一个农业合作社的真实情况。他计划在遂平停车,去看看中国第一个人民公社——嵖岈山卫星人民公社。 快到遂平车站时,专列在能见度极差的雨雾中临时停车。毛主席问这是什么地方。当时的河南省一把手吴芝圃回答说:“这是遂平北,属上蔡县。”毛主席问:“下蔡在什么地方?”吴芝

文档评论(0)

糖糖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