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食品微生物学 第四章
第四章:食品中的微生物 第一节 肉类及其制品 一、肉类 (一)、肉类的理化特性与微生物的生长 1、肉的营养成分---微生物的培养基 水分活度:0.99 水分含量75% pH近中性 表1 肌肉的组成 2、(鲜肉)氧化还原电势 活体 维持较高的状态 屠宰 供氧停止 氧化还原电势降低 糖酵解开始 糖原变成乳酸 pH由7.0~下降到5.0~ (经过 24h~36h)很多细菌不能生长。 但假单胞菌、肠细菌可生长。 鲜肉pH值与乳酸的关系 pH7.0 无乳酸生成 pH5.5 乳酸含量约为1% (二)肉类中微生物的来源 1、放血、脱毛、剥皮、分割等过程中的微 生物污染 剥皮是主要的污染源 2、胃肠道的微生物污染 3、手、衣服、刀具、水、设备等的污染 4、分割、去骨、包装等的污染 (三)肉类中微生物的类型 1、腐生微生物 细菌: 假单孢菌属、无色杆菌属、黄杆菌属、不动杆菌属、埃希氏菌属、产碱杆菌属、变形杆菌属、 微球菌属、链球菌属、芽孢杆菌属、乳杆菌属 2、病原微生物 沙门氏菌、炭疽杆菌、布鲁氏杆菌、结核杆菌、猪丹毒杆菌、李氏特菌、猪瘟病毒、口蹄疫病毒… (四)鲜肉的腐败变质 腐败(Spoilage): 食品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其理化性质,如色、香、味,组织结构等发生变化而失去可食性的现象。 例如:食品的软化、产生臭味、酸味 以及着色等。 1、鲜肉腐败变质的原因 (1)污染状况 (2)水分活度 (3) pH (4)温度 常温下(20℃ ~): 中温型微生物快速生长繁殖 细菌腐败、 霉菌腐败 、 酵母腐败 假单孢菌、微球菌、芽孢杆菌、 莫拉氏菌等 冷藏条件下(10℃ ~0℃): 中温微生物 温度 生长减缓 停止 适冷菌 温度 适冷菌 假单胞菌 不动杆菌 莫拉氏菌 细菌腐败 表面有粘性 冻藏条件下 -2℃ 下腐败细菌和病原细菌不生长 -10℃ 下几乎全部细菌不生长 -12℃ 下多数霉菌不生长 -15℃ 下多数酵母不生长 -18℃ 下是食品冻藏的安全贮藏温度 2、腐败变质现象及机制 根源:微生物的污染 现象:发粘、变味、色斑 肉腐败产生的气味物质 1)氨味 途径: 通过还原脱氨反应生成氨和有机酸 通过脱羧反应生成胺 通过氧化脱氨基反应生成氨和酮酸,最后生成氨、胺、脂肪酸、乙醇、二氧化碳等。 假单胞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酵母菌 2)丁二胺 戊二胺 丁二胺 腐胺 H2NCH2(CH2)2CHNH2COOH(鸟氨酸) H2NCH2CH2CH2CH2NH2 假单胞菌的主要二胺产物 戊二胺 尸胺 H2NCH2(CH2)3CHNH2COOH (Lys) H2NCH2CH2CH2CH2CH2NH2 肠道菌的主要产物 3)挥发性硫化物 H2S的产生 胱氨酸酶 胱氨酸 2H2S+2NH4 + CH3COOH + 2HCOOH 变形杆菌 暗绿色斑点 二、肉制品 以延长寿命和增加风味为目的而 进行加工的肉。 腌肉 香肠 罐装肉 1、腌肉制品 盐: 抑菌 微生物对盐的耐受能力不一样 一 般 细 菌 2%盐浓度不生长 耐 盐 细 菌 低、高盐浓度生长 专性嗜盐菌 10%以上盐浓度生长 耐盐细菌:微球菌、八叠球菌、弧菌、 黄杆菌 、 乳杆菌 2、干香肠、干肉条 AW低 霉菌腐败 曲霉:灰绿曲霉、匍匐曲霉、赤曲霉… AW0.70~生长 3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