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孟德尔定律资料
F2 9扁盘形(A_B_):6圆球形(3A_bb+3aaB_):1长圆形(aabb) 两对或多对独立基因对表现型能产生相同影响,F2产生 15:1的比例。重叠作用也称重复作用,只要有一个显性重叠 基因存在,该性状就能表现。 重叠基因:表现相同作用的基因. 例如:荠菜: ㈢、重叠作用 F2 15三角形(9T1_T2_ + 3T1_t2t2+3t1t1T2_): 1卵形(t1t1t2t2) 例如:西葫芦:显性白皮基因(W)对显性黄皮基因(Y)有上位性作用。 P 白皮WWYY × 绿皮wwyy ↓ F1 白皮WwYy ↓ F2 12白皮(9W_Y_+3W_yy):3黄皮(wwY_):1绿皮(wwyy) ㈣、显性上位作用 上位性:两对独立遗传基因共同对一对性状发生作用, 其中一对基因对另一对基因的表现有遮盖作用; 下位性:与上述情形相反,即后者被前者所遮盖。 显性上位:起遮盖作用的基因是显性基因,F2的分离比12:3:1。 F2 12白皮(9W_Y_+3W_yy):3黄皮(wwY_):1绿皮(wwyy) 五、隐性上位作用 在两对互作的基因中,其中一对隐性基因对另一对基因 起上位性作用,F2的分离比例为9:3:4。 用真实遗传的黑色家鼠和白化家鼠杂交,F1全是黑色家鼠。 9黑色(R_C_): 3 淡黄色(rrC_):4白色(R_cc + rrcc) 显性抑制作用: 在两对独立基因中.其中一对显性基因,本身并不控制性状的表现,但对另一对基因的表现有抑制作用,这对基因称显性抑制基因.F2的分离比例为13:3 。 ㈥、抑制作用 P 白色蛋白质层( )× 白色蛋白质层( ) ↓ F1 白色( ) ↓ F2 白色( ): 有色( ) 例如,玉米胚乳蛋白质层颜色杂交试验中,如果C(基本色泽基因)和I(抑制基因)决定蛋白质层的颜色,两亲本、F1及F2的表现型如下,试推出两亲本、F1的基本型及F2的表现比例。 CCII ccii CcIi 13 9C_I_+3ccI_+1ccii 3 C_ii 显性上位作用与抑制作用不同:因为 (1).抑制基因本身不能决定性状,F2只有2种类型; (2).显性上位基因所遮盖的其它基因(显性和隐性) 本身还能决定性状,F2有3种类型。 不同基因相互抑制 12:3:1 显性上位 9:3:4 隐性上位 13:3 抑制 在上述基因互作中: F2可以分离出二种类型 9:7 互补 15:1 重叠 13:3 抑制 三种类型 9:6:1 积加 9:3:4 隐性上位 12:3:1 显性上位 基因间表现互补或累积 9:7 互补 9:6:1 积加 15:1 重叠 以上各种情况实际上是9:3:3:1基本型的演变,由基因间互作结果而造成的。 练习: 用两种燕麦进行杂交,一种是白颖,一种是黑颖,两者杂交,F1是黑颖。F2共560株,其中黑颖418,灰颖106,白颖36. 1、说明硬壳颜色的遗传方式。 2、写出F2中白颖和灰颖的基因型。 3、进行X2测验。实得结果与理论假定的符合度? 9/16A_B_ 3/16A_bb 3/16aaB_ 1/16aabb 1、12:3:1为显性上位效应。 2、设亲本:AABB黑 X aabb白 AaBb 黑 黑 灰 白 南瓜中,球状果基因型对长形果基因为显性。两个不同的纯型合子球状品系杂交产生如下F2, 盘状果 89 球状果 62 长形果11 问:F1的基因型及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