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病理生理学:是研究患病机体的生命活动规律的,即研究疾病发生发展转归规律与机制的医学基础理论科学。
病理过程(基本病理过程):指在多种疾病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共同的、成套的功能、代谢和结构的异常变化。
健康:指不仅没有疾病或病痛,而且是-种躯体上的、精神上和社会上的处于完好状态,即健康至少包括
强壮的体魄和健全的心理精神状态。
疾病:指机体在-定条件下受病因损害作用后,因机体自稳调节紊乱而发生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
亚健康:是指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生理功能低下的状态,此时机体处于非病非健康并有可能趋向疾病的状态。
病因:是指引起疾病必不可少的,决定疾病特异性的因素。
诱因:加强病因作用、促进疾病发生发展的因素。
低容量性低钠血症(低渗性脱水):指失钠多于水,血清钠离子浓度<130mmol/L,血浆渗透压<280mmol/L,
细胞外液量减少,又称为低渗性脱水。
低容量高钠血症(高渗性脱水):是指失水大于失钠,血清Na+15Omm/L,血浆渗透压>310mm/L,细胞
外液量和细胞内液量均减少,又称为高渗性脱水
高容量性低钠血症(水中毒):血清钠离子浓度<130mmol/L,血浆渗透压<280mmol/L,但体钠总量正常或
增多,有水储留使体液量明显增多,故又称水中毒。
脱水热:是指由于脱水导致机体散热障碍而引起的体温升高,常见于小儿。
超极化阻滞:因静息电位与阀电位距离增大而使神经肌肉兴奋性降低的现象称为超极化阻滞状态。
去极化阻滞:静息电位位于或低于闽电位使细胞性兴奋性降低的现象称为去极化阻滞。
反常性酸性尿:是指低钾性碱中毒时,因肾小管上皮细胞排K+减小,排H+增多,使碱中毒病人尿液呈酸性。
酸碱平衡:机体在代谢过程中不断生成酸性或碱性物质,通过体内的-系列的缓冲和调节机制,正常人动脉血pH在7.35-7.45范围内,机体维持体液酸碱度相对稳定的过程称之为酸碱平衡。
酸碱平衡紊乱:某些病理情况下体内酸碱物质增多,减少或调节机制障碍,导致体液内环境酸碱稳态破坏。
SB:即标准碳酸氢盐,是全血在标准条件下(38°C),血红蛋白氧饱和度为100%时测得血.浆中HCQ,的量。
AB:即实际碳酸氢盐,指隔绝空气的血液标本,在实际PCO2,实际体温和血液饱和条件下测得的血浆HCQ3-,浓度
AG:即阴离子间隙,是指血浆中未测定的阴离子与未测定的阳离子的差值
代谢性酸中毒:是指细胞外液H+增加,和HCO3-丧失过多而引起的血浆H2CO3原发性减少,PH呈下降趋势为
特征的酸碱平衡紊乱
呼吸性酸中毒:是指C03排出障碍或吸入过多引起的,以血浆H2CO3原发性升高,PH成降低趋势为特征的酸
碱平衡紊乱称为呼吸性酸中毒
呼吸性碱中毒:是指肺通气过度引起的以血浆HCO3,原发性减少,PH呈上升为特征的酸碱平衡紊乱类型
为呼吸性碱中毒
缺氧:是指组织供氧减少或利用氧障碍引起细胞代谢,功能和形态结构异常变化的病理过程
低张性缺氧:因吸入其氧分压过低或外呼吸功能障碍等引起的动脉血氧分压降低,导致组织细胞供氧不足
的缺氧(乏氧性缺氧)
血液性缺氧:是指由于血红蛋白数量减少或性质改变,以致CaO2降低或血红蛋白的氧不易释放引起的组织
缺氧
循环性缺氧:是指由于组织血流量减少使组织供氧减少所引起的组织缺氧
组织性缺氧:是指由组织细胞利用氧障碍引起的缺氧
发给:是指毛细血管血液中脱氧血红蛋白达到5g/d1以上时,皮肤、勃膜呈现青紫色,称为发组。
发热(fever):由于致热原的作用使体温调定点上移而引起的调节性体温升高(超过5℃)时,称为发热
过热(hyperthermia):由于体温调节机构障碍,抑制机体体温不能控制在与调定点相适应的水平上,发
生被动性体温升高,称之为过热。
简答题:
体温上升期:发热的开始阶段,调定点上衣,机体产热器官的活动明显高于散热器官的活动,体温不断上
升,称为体温上升期。
高温持续期:体温上升到调定点的新水平,体温在调定点水平波动,称为高温持续期。产热等于散热。
体温下降期:调定点恢复到正常水平之后,机体散热器官的活动明显高于产热器官的活动,体温逐渐下降,
称之为体温下降期。
内生致热源(EP):指有ep细胞在发热激活物的作用下,产生和释放的能引起体温升高的物质称为内生致
热源。
应激:是指机体在受到内外环境因素及心理,社会刺激时所出现的全身非特异性适应反应称为应激
全身适应综合征(GAS)指应激原持续作用于机体,应激表现为动态的连续过程,并最终导致内环境紊乱
和疾病。
热休克蛋白(HSP)指细胞在应激原特别是在环境高温诱导下所产生的-组蛋白质称为热休克蛋白或应激
蛋白
应激性溃疡:指患者在遭受各类重伤及大手术,重病或其他应激情况下,所出现的胃十二指肠粘膜的急性
病变,其主要表现为粘膜糜烂,浅表溃疡,出血等,少数溃疡可发生穿孔
缺血-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