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5章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与生存因子
应用 在实际工作中如接种菌种以启动新的水处理设施,投加新鲜污泥时,接种的细菌不习惯于新环境,会出现或长或短的停滞期,停滞期的出现会增加操作时间,降低工作效率,此时我们可以通过增加接种量、采用最适种龄(处于对数期的菌种)、选用繁殖速率快的菌种以及尽量保持接种前后所处的培养介质和条件一致等方法来缩短或消除停滞期。 3、静止期 静止期细胞的特征是从生理上的年轻转化为衰老,表现为细菌的代谢活力钝化,细胞含有较少的核糖体,RNA和蛋白质合成缓慢,mRNA的水平低下,因此细胞的生长变得不平衡,细胞的形状有的也发生改变。因不能维持细胞壁的合成与修复,细胞的染色特点也发生变化,如G+转变为G-。 不同的活性污泥处理法中,活性污泥中细菌的生长状态不同,或处于静止期,或处于对数生长期,或处于衰亡期,等等。 在废水生物处理设计时,按废水的水质情况(主要是有机物浓度),可利用不同生长阶段的微生物处理废水。 之所以利用的是细菌特定的生长阶段,是由于水处理大多为连续化操作,细菌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中,细菌必然维持在一个与环境相适应的生长阶段。只有当环境发生变化时,细菌的生长状态才会发生变化。 几种微生物的生长最高温度 二、pH 氧化还原电位的影响因素 衡量方法:通常以一定浓度溶液与纯水间形成的渗透压作为该溶液的渗透压 提问:水将从 渗透压一方流向 渗透压的一方? 低、高 2.高渗透压溶液中 提问:哪些是高渗透压溶液?细菌会发生什么现象? 浓溶液;质壁分离 —防腐(细菌滋生) 如用5~30%的盐水腌咸菜、咸鱼,用60~80%的糖溶液做蜜饯等。 3.低渗透压溶液 提问:细菌于其中会如何?如纯水 外界大量水流入细菌细胞内,细胞膨胀,甚至破裂。 综合以上几点,在微生物实验室中稀释菌液,应该用生理盐水(0.9%) (除非稀释后马上就用的可以用无菌的自来水或蒸馏水稀释。) 工业废水生物处理时一般不考虑渗透压问题,是否需要考虑有待态实践中解决。 经UV照射的微生物,在可见光下,可以激活DNA修复酶,能修复UV辐射引起的损伤——光复活作用。 在UV处理时,只有当UV引起的损伤比修复力大时,才能使微生物死亡。 UV缺点,穿透力弱,一层薄纸也可滤掉大部分,只适应于空气的表面消毒。 2.湿热灭菌 湿热灭菌使用温度:100-130℃,常用121℃,含水物品常利用此法。 在同样温度下湿热灭菌效果要比干热灭菌效率高,其原因是: 1.菌体蛋白质吸收热水分凝固比干热凝固容易; 2.湿热比干热传导快,穿透力强,能迅速提高物体内部温度。 3.蒸汽与物品接触,凝结成水,放出潜能,能迅速提高温度,加速微生物死亡。 3.间歇灭菌法 用100℃ 15-30′→28-37℃,12-24hrs(使残留的芽孢萌发或营养细胞再被杀死)→100℃(15-30′)→可以反复2~3次。 适用于不耐热药品、营养物、特殊培养基等。 (二)低温对微生物的影响 1.低于冰点的温度能杀死微生物 原因: A、细胞体内水分转变成冰晶,引起细胞明显脱水; B、冰晶对细胞结构尤其是细胞质膜的物理损伤。 但是采用快速冷冻或细胞悬液中加入保护剂,可以减少冰冻对细胞的损害。 由于低温菌的活动,常导致食物变质。温度愈低腐败愈慢。 2.低温可延缓微生物的生理活动(低温保藏微生物) 低温下微生物生存原理 A、在低温下酶仍起作用 B、低温微生物质膜中不饱和脂肪含量高处于低温下大部分微生物代谢活动降低,生长略有停滞,但仍能存活,一旦遇到合适生长温度就可以生长繁殖,并常在4-7℃冰箱中保存。 3.超低温保藏的微生物原理(液N保藏) A.快速冰冻形成的冰晶体小,故对细胞损害小 B.超低温保藏的微生物往往使用了防冻保护剂(如甘油),可以降低脱水的有害作用。 如大多数微生物在10%甘油等防冻剂中,保存在-96℃左右的液N内,超低温可保藏多年甚至于百年。 五、化学药剂 (一)重金属及盐类 大多数重金属及其所形成的化合物,都是有效的杀菌剂或防腐剂。 重金属离子带阳电荷,易与带阴电荷的菌体蛋白质结合,使蛋白质变性,有较强的杀菌作用。 Hg、Ag、砷与细菌酶蛋白的-SH结合,使蛋白质变性,妨碍细菌代谢活动。 第四节 微生物生长量的测定方法 (一)直接测定 直接测定是常用的微生物生长测定方法,它借助显微镜直接观察计数,其优点是测定过程快速,缺点是不能区分微生物的死活。 5、电子计数器法 电子计数器的工作原理是测定小孔中液体的电阻变化,小孔仅能通过一个细胞,当一个细胞通过这个小孔时,电阻明显增加,形成一个脉冲,自动记录在电子记录装置上。 该法测定结果较准确,但它只识别颗粒数量,而不能区分是否为细菌。因此,要求菌悬液中不含任何小颗粒、丝状物等。 MPN三管法测数统计表 上面例子中数量指标“320” 对应的细菌最大可能数为9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