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煤化学讲述
Coal chemistry 2010培训版 (4)脂类化合物 ? 树蜡的化学性质类似于脂肪,但比脂肪更稳定。它呈薄层覆于植物的叶、茎和果实表 面,以防止水分的过度蒸发和微生物的侵入。蜡质是长链脂肪酸和含有24~36(或更多) 个碳原子的高级一元醇聚合形成的脂类,其化学性质稳定,遇强酸也不易分解。 ? 角质是角质膜的主要成分,其含量可达50%以上。植物的叶、嫩枝、幼芽和果实的表 皮常常覆盖着角质膜,作用亦是防止水分的过度蒸发和微生物的侵入。角质是脂肪酸 脱水或聚合的产物,其主要成分是含有16~18个碳原子的角质酸。 ? 木栓质将植物的木栓组织浸透以提高其抵抗微生物作用腐烂变质的能力。在木栓中木 栓质约含25%~50%。木栓质的主要成分是脂肪醇酸、二羧酸、碳原子数大于20的长 链羧酸和醇类。 ? 孢粉质是构成植物繁殖器官孢子、花粉外壁的主要有机成分,具有脂肪—芳香族网状 结构。化学性质非常稳定,耐酸耐碱且不溶于有机溶剂,并可耐较高的温度而不发生 分解。 ? 脂类化合物的共同特点是化学性质稳定,因此能较完整地保存在煤中。 32 Coal chemistry 2010培训版 (4)脂类化合物 ? 除上述四类有机化合物外,植物中还有少量鞣质、色素等成分。 ? 鞣质又称丹宁,是由不同组成的芳香族化合物如丹宁酸、五倍子酸、鞣花酸 等混合而成,具有酚的特性。许多植物的树皮中鞣质高度富集,如红树树皮 中鞣质含量高达21%~58%。铁杉、漆树、云杉、栎、柳、桦等许多现代和 第三纪沼泽植物的重要种属都含有鞣质。鞣质具有抗腐性,泥炭藓的细胞壁 由于浸透了鞣质,所以抗腐性很强,通常难以分解。 ? 色素是植物体内贮存和传递能量的重要因子,主要有脂溶性色素与水溶性色 素两类。脂溶性色素主要为叶绿素、叶黄素与胡萝卜素,三者常共存。此外 尚有藏红花素、辣椒红素等。叶绿素分子包含一个中央镁原子,外围一个卟 啉环;一个很长的碳-氢侧链(称为叶绿醇链)连接於卟啉环上。 ? 除叶绿素之外,其它脂溶性色素多为四萜衍生物。水溶性色素主要为花色甙 类,又称花青素,普遍存在于花中。色素一般都具有抗氧化性或抑菌作用。 33 Coal chemistry 2010培训版 1.2.2.2 成煤植物的性质及其对成煤的影响 ? 不同种类的植物,同种植物的不同部分,有机族组分的百分含量均不 同。例如,木本植物各部分的有机族组成差别甚大,如表1-5所示。 ? 除了植物的有机化合物组成外,植物有机质的元素组成也影响着成煤 特征和煤的利用。构成植物有机质的元素种类虽少,但含量大,主要 有碳、氢、氧、氮4种元素(表l-6)。 34 10 70 0 90 5 0 25~30 2 10 5~8 8 20 2~3 1 20~30 木质部 60~75 叶 65 木本植 物的不 木栓 60 同部位 孢粉 5 原生质 20 1~3 1~7 20~30 60~70 针叶和阔叶树 5~10 5~10 20~30 50~70 草类 3~5 10~15 20~30 50~60 蕨类 8~10 12~20 10 30~50 苔藓 10~20 40~50 0 30~40 绿藻 2~20 50~80 0 12~28 细菌 脂类化合物 蛋白质 木质素 碳水化合物 植物 Coal chemistry 2010培训版 表1 腐殖煤与腐泥煤的主要特征 表1-5 植物的有机簇组成/% 35 44.4 4.3 51.5 鞣质 32.5 8.2 59.3 孢粉质 9.0 10.5 80.0 树脂 29.4 9.1 61.5 角质 5.5 13.5 81.0 蜡质 10.5 12.0 77.5 脂肪 16.0 23.0 7.0 53.0 蛋白质 31.9 6.1 62.0 木质素 49.4 6.2 44.4 纤维素 2.75 37.0 6.0 54.0 陆生植物 12.0 32.5 7.5 48.0 细菌 3.0 45.0 7.0 45.0 浮游生物 N O H C 植物或植物成分 Coal chemistry 2010培训版 表1-6 不同植物及其有机族组成的元素组成(wB/%) 36 Coal chemistry 2010培训版 1.2.2.2 成煤植物的性质及其对成煤的影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国标阀门型号编制方法JBT308-2004.PDF
- 2024年福建省能源石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春季校园招聘455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pdf
- 76G-3预应力长向圆孔板.pdf
- 数字媒体艺术_梦境主题“梦幻之旅”插画绘本设计.docx VIP
- 演示文稿国际结算的几种方式.ppt VIP
- C被遗弃的少女 das verlassene magdlein声乐正谱五线谱钢琴伴奏.pdf
- 七年级下数学数形结合附答案解析.pdf
-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岩石与土壤 5 岩石、沙和黏土.ppt VIP
- 软件系统试运行报告.doc VIP
- DLT 284_输电线路杆塔及电力金具用热浸镀锌螺栓与螺母.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