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实习报告 (自动保存的)要点.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庐山实习报告 (自动保存的)要点

庐山实习报告 一.实习概况 1. 实习目的 通过实地考察和研究,将所学书本知识与实际情况紧密结合,了解庐山的地质地貌概况,水文气候条件;了解庐山的人文特色;弄清庐山各种奇异地理景光的科学成因,演变历史,并对未来的变化趋势,经济开发的瓶颈以及建设的方向进行思考与研究。 通过野外实习,一方面由于是徒步考察,锻炼了身体,培养了吃苦耐劳,艰苦朴素的精神,另一方面提高野外考察判断,分析,综合实践能力,培养独立自主以及团结协作精神。 2. 实习时间 2015年8月31日——2015年9月4日 3. 实习路线 日期天气行程路线8月31日晴武科大青山校区-庐山五鑫宾馆9月1日晴牯岭-西谷-花径-天桥-锦绣谷-仙人洞-御碑亭-龙首崖-悬索桥9月2日晴牯岭-含鄱口-五老峰-三叠泉 9月3日晴牯岭-博物馆-芦林湖-黄龙寺-双???潭-电站大坝-庐山别墅群9月4日晴庐山五鑫宾馆-武科大青山校区  4.实习地点 江西庐山(东经115°52′~116°8′,北纬29°26′~29°41′) 5. 庐山简介 庐山又称匡山、匡庐,地处江西省北部,东偎婺源鄱阳湖,南靠南昌滕王阁,西邻京九大通脉,北枕滔滔长江。耸峙于长江中下游平原与鄱阳湖畔,特有“吴头楚尾,三省交汇”的地理位置。 庐山主体南北约长25千米,东西最宽约10千米,风景区总面积302平方公里,山体面积282平方公里,相对高度1200~1400米,最高峰汉阳峰海拔1474米,属于中山类型。庐山是一座地垒式断块山,外险内秀,山体由断层块构造形成,因而境内多奇峰峻岭,悬崖峭壁,瀑布飞泻,千姿百态。全境自古命名的山峰便有171座。群峰间散布冈岭26座,壑谷20条,岩洞16个,怪石22处。水流在河谷发育裂点,形成许多急流与瀑布,瀑布22处,溪涧18条,湖潭14处。著名的三叠泉瀑布,落差达155米。余邵诗云:“长江南岸鄱湖畔,拔地庐山风景妍;峭壁陡崖飞瀑布,奇峰秀岭绕云烟”,险峻与柔丽相济,大山、大江、大湖浑然一以“雄”、“奇”、“险”、“秀 ”闻名于世,自古享有“匡庐奇秀甲天下”之盛誉。 纵观庐山的发展成就,1982年列入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996年12月6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批准庐山以“世界文化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其评价是“江西庐山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庐山的历史遗迹,以其独特的方式融汇在突出价值的自然美之中,形成了具有极高美学价值的与中华民族精神和文化生活紧密相关的文化景观。;2004年申报世界地质公园一举成功,成为首批世界地质公园;2005年被评定为全球唯一的联合国CCC/UN优秀生态旅游景区,并被推荐为中国唯一提名的世界遗产保护管理奖单位;2007年庐山被批准成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2009年发起并成功举办了首届中国庐山世界名山大会,成为世界名山协会永久注册地。庐山具有突出价值的地质构造,保存了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生命价值和美学价值的风景环境,是珍贵的自然纪念物。 二. 庐山地貌 纵观庐山漫长的地质发育史,庐山地区曾今经历过三大不同的地质历史发展阶段。1. 大陆地壳形成的海洋发展阶段:25~18亿年前,庐山地区是一个海槽,在18亿年前,海槽受到挤压而封闭,使其中的沉积岩,火山岩产生强烈挤压而变形变质,构成了陆壳结晶基地。18~10亿年前,本区再次拉开成为大海。10~8.5亿年前演化成“太平洋型”大陆边缘,由内向外依次为:大陆斜坡,边缘海,火山岛弧,深海沟,大洋,庐山地区位于边缘海中。8.5~8亿年前,火山岛弧和大陆板块碰撞而造山,使海水中的沉积岩和火山岩产生强烈的变形变质,构成大陆褶皱基地。在板块碰撞造山运动中,伴有大规模花岗岩浆侵入及火山喷发。二叠纪沉积以后,在海西运动影响下,地壳稳定上升,从此脱离了海侵历史。侏罗纪(J) 1 —白垩纪(K)时,由于受到剧烈的燕山运动影响,使盖层(Z—P)发生褶皱、断裂和微弱的花岗 岩侵入(花岗岩零星分布在五老峰以南至温泉一线,呈岩株状或岩盆状产出)。庐山亦由此断 裂升起,但其四周在晚白垩纪(K2)时下降,发生过陆相沉积。自中更新世(Q2)至现在庐山的新 构造运动十分明显,使庐山主体沿南北断裂带急剧上升,从而造成了目前断块山的形态。 如今庐山是由北东——南西走向断裂作用上升而成的断块山,长约25公里,宽约10公里,主峰汉阳峰海拔1473.8米。山体中部宽,北东、南西向收敛,因而山体平面形态呈肾形。庐山北端以大月山背斜山为轴,两侧对称地分列向斜谷、背斜山以及次一级的次成谷和次成山,并受背斜构造的倾伏和向斜构造翘起的控制,次成山与次成谷在平面上构成之字形(S形)的延展。庐山的东南坡与西北坡均为峭壁陡坡,并与断块山边界断裂的特性有关而呈

文档评论(0)

此项为空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