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大学油气田开发技术与进展笔记要点.docx

石油大学油气田开发技术与进展笔记要点.docx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石油大学油气田开发技术与进展笔记要点,中石油西南油气田,中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中石油西南油气田贴吧,中石油西南油气田招聘,中石油西南油气田黄桢,中石油西南油气田工资,精细石油化工进展,中石油反腐最新进展

低渗透油藏注气提高采收率技术进展 一、国外发展现状1. 起步阶段(40—70 年代)2. 推广应用阶段(80—2000 年)3. 驱油及埋存阶段。国外CO2 驱现场试验:砂岩+碳酸盐岩;国外CO2 驱油藏实例分析:CO2 驱开始前的生产方式:先水驱后CO2 驱;CO2 驱类型—混相驱或非混相驱(前者为主);CO2 混相驱开始前的残余油饱和度:35%—50%;CO2 混相驱油藏孔隙度:砂岩:7—32;CO2 混相驱油藏渗透率:K<50md;试验顺序:先导试验区→扩大先导试验区→工业型试验;CO2 驱成本,投入产出比:CO2 埋存价格40—60 美元。 一、CO2 驱提采机理:1. 顶替作用2. 溶解气驱作用3. 提高注入能力和酸化解堵能力4. 溶解、降粘作用5. 膨胀作用6. 混相效应7. 改善油水粘度比 三、流体组分拟化及混相压力数值模拟1. 流体组分拟化(初化)2. 液相压力数值模拟3. 方案设计:方案1:继续水驱;方案2:CO2 单一段塞驱(1 个CO2 段塞+水驱);方案3:气水交替驱(目前用提高波及效率有效方法)。四、CO2 单一段塞驱1. 方案设计2. 不同方案与水驱的效果对比3. 单一CO2 段塞优化4. 注CO2 速度优化(注入速度↑、增油量↑)。五、气水交替驱1. 方案设计2. 不同方案对比效果3. 开发指标优化 交替时间↑、增油量换增水量↑4. 单一CO2段塞驱与气水交替驱的注气方式对比研究采出程度:段塞驱>气水交替驱>水驱5. 水气比优化 气驱提高采收率缺点1. 气源受限,气体输送,储存工艺复杂2. 注入工艺复杂,对设备有腐蚀性3. 气水交替注入的注入能力下降4. 对地层的伤害5. 气驱波及效率问题6. 产出井气体的分离、处理 CO2 地质埋存与提高石油采收率评价技术(廖新维) 一、CO2 地质埋存与提高石油采收率的意义1. 国际上关于控制CO2 排放的需求:CO2 是主要的温室气体(占65%)。温室气体对人类生存和环境的严重威胁:①海平面上升与陆地的淹没;②气候带的移动;③飓风的加剧;④植被的迁徙与物种的灭绝。我国深受温室气体的影响:近百年来,每年平均气温上升0.4~0.5℃,海平面上升1~3mm。 2. CO2 的捕获和封存是温室气体减排的有效方法之一:减缓方案包括提高能源效率、向低碳燃料转变、核能、可再生能源、增加生物汇、CO2 温室气体的减排(减排潜力和效果有限)。CO2 捕获(CAPTURE)与封存(STORAGE)即(CCS)是指CO2 从工业或相关能源的源分离出来。到本世纪中叶前,二次能源供应继续以化石能源为主。CO2 埋存地:油气田、地下盐水层、煤层和深海 3.油气藏能储存9230 亿吨,相当于2050 全球排放的45%;地下盐水层能储存4000 亿吨—1 万亿吨;煤层能储存400 亿吨。2010—2020 年我国原油需求预测达3—4.5 亿吨,对外依存54%,产量2 亿吨左右。全球石油采收率每提高1%,可增加可采储量1.8 亿吨,相当于年产量。 4. 提高石油采收率是我国油田开发的永恒主题我国油田多为陆相沉积、非均质严重,原油粘度大,天然能量不足,开采难度大。主力油田含水达90%左右。 5. 我国油田提高石油采收率潜力巨大 6. 注CO2 能显著提高低渗透油藏和动用程度03 年,发现低渗透储量63.2 亿,有50%没能正常开发。低渗透采收率仅20%(全国平均采收率:32.2%)近几年新增探明储量中低渗占60—70%。 7. 发展CO2资源化利用与地质埋存一体化技术是双赢的。 3. CO2 气体提高石油采收率技术现状及趋势(1)CO2 提采技术①油藏描述技术;②CO2 与原油的相态理论、多相多组分状态方程和混响理论;③CO2 数值模拟技术(CO2 驱过程的弥散和扩散理论,原油和水多相混合物的复杂渗流规律,CO2 驱过程地质流体流变性及生成物对流体渗流影响理论);④CO2 驱过程储层物性参数变化理论及预测方法;⑤窜流通道识别理论、方法及防止窜流的对策;⑥CO2驱油藏工程与采油工程技术。(2)美国是目前利用CO2 提采最多的国家(3)美国利用CO2 提采技术应用情况(4)美国现有CO2 提采技术特点(5)CO2 提采技术发展趋势。 三、我国CO2 地质埋存与提高石油采收率的技术研究进展(1)建立适合中国地质特点的CO2 埋存标准集潜力评价体系(2)初步形成CO2 地下埋存的检测理论和技术(3)发展完善了注CO2 采油过程中的多相多组分相态理论(4)发展完善了CO2 驱替过程中多相多组分非线性渗流理论(5)形成CO2 防腐、防垢等工程技术、理论和方法 ——吉林油田(6)获得了CO2 地质埋存与提采现场实验的经验 四、CO2 在油藏中埋存潜力评价方法:张洪涛等利用圈闭体积法、溶解度法

文档评论(0)

骨干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