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考研政治最后点题-郭继承解释.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海文考研洛阳分校 16考研政治点题与答题技巧班(内部资料) 一、注意事项(仔细阅读,对考试有帮助): 1、定才能生慧,越是紧张时候,越要淡定从容。把每一个考验和情绪的波动,当作人生的洗礼,历练自己的沉着和从容,处变不惊。 2、考研是综合能力的竞争,成绩,身体,心态,人际关系都注意。身体健康,心态平和,情绪稳定,任何干扰自己的事情都要排除,更不要自寻烦恼,在关系一生的竞争面前,其它都是浮云,一切要学会放下。 3、复习永远不会完美,总是有各种遗憾,力所能及就好,在现有的水平中,尽可能考好,即便是遇到不熟悉的问题,也要力求多写几句,辛苦往往不白费。 4、专业课的出题,有的时候和老师研究的方向和关注的兴趣点有关,大家浏览一下各位导师的研究方向、感兴趣的问题、发表的相关文章,这对于考试专业课有帮助。专业课要求,一是要点全面,二是阐发翔实,三是有自己深度的理解(主要是针对人文科学)。 5、天道酬勤,时间重要,更要注重效率;还要掌握不同课程的方法和规律。如果缺少效率,不能专心致志,不能掌握不同课程的学习方法和规律,效果就会打折扣。 6、凡事考虑周全,每一个细节搞清楚。诸如考场在那里,应该带什么东西,去考场不要迟到,按照监考老师的指令做题,填写名字,涂好答题卡等,切忌在细节的地方出现重大失误。 7、考试之后,切忌不要被情绪左右,所谓的感觉不好是错觉,是放大自己的失误所致,更不要自暴自弃,而是要沉着冷静,尽最大能力一门一门课的接着考。如果出现失误不要担心,谁都有失误,吸取教训考好下一场考试就可。 8、政治课的复习,一是掌握基本的脉络、重要知识点;二是掌握考试的特点和答题思路;三是准备重点问题。四是在答题的时候,要点要罗列清楚。五是要点要有进一步的发挥,如果缺少发挥能力,就适当的解释要点。 二、考试特点 1、马原 一般到个别,先回答出材料涉及的基本原理,然后结合材料作出说明,进一步说明材料怎么样体现了原理。 原理可以多说几条,但罗列清楚就可以。 2、毛概 侧重内政,考察重要现实问题。诸如经济新常态、避免中等收入国家陷阱、改革、创新、民生话题、十三五规划的发展新理念等。 3、近代史 个别到一般,善于从一些具体的事例中,总结出近代史上普遍性的规律。近代史的主题: 民族复兴;中共成立之前,主要考察其他阶层作出了哪些探索,失败的原因和教训是什么,结论是什么。中共成立之后主要考察中共作出的贡献:三大贡献、三个自信。 4、思修 重点考察专题。 5、形势与政策 侧重于对外的重要理念和政策。 三、重点问题: 一、马原理 (一)、马哲部分 1、唯物论,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哲学依据,一切从实际出发。    2、实践论,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自然密切联系,对立统一,尊重规律,正确的实践方式。)    3、辩证法(两大特征,三大规律,六大范畴)。联系的看问题(系统论、人与自然关系、中医诊治原理、对外开放政策、很多自然现象等)。发展的看问题(新事物战胜旧事物,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过程)。矛盾的原理(斗争性、统一性相结合的原理,要求做到求同存异。矛盾的普遍性原理,要求我们坚持矛盾分析法,不能消除矛盾,而是直面矛盾、分析矛盾、研究矛盾,转化矛盾而不能消灭矛盾。矛盾的特殊性原理,要求我们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矛盾的普遍性、特殊性相结合、共性和个性相结合,是矛盾问题的精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动体现了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质量互变(量变到一定程度才能质变,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水到渠成;反对操之过急、过犹不及,坚持适度原则)。否定之否定(内因与外因的关系,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辩证的否定,是扬弃过程,不能完全否定与肯定)。六对范畴(整体与部分:国泰才民安,反之亦然,学会看大局,看长远,但也要尊重个体的利益;不谋全局时,不能谋一域;)(因果:有因必有果,防患于未然,有果必有因,对症下药);(必然与偶然:透过偶然发现必然);(现实与可能:政策从现实出发,通过努力让好的可能性变为现实性);(现象与本质:透过现象,发现本质);(内容与形式:内容决定形式,反对形式主义,形式反映内容,重视形式的作用)。    4、认识论:认识与实践的关系(认识来自实践,认识指导实践:屠呦呦的青蒿素提取);认识过程中的两条路线(从“物到感觉和思想”反映论与“从感觉思想到物”先验论);认识的规律(两次飞跃:第一次飞跃,实践到感性,感性到理性;第二次飞跃,从理性回到实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成功与失败、真理与谬误之间的对立统一、相互转化;人类实践过程中真理尺度(物的尺度)与价值尺度(人的尺度);认识过程中的理性与非理性关系;共产党的思想路线。    5、唯物史观:社会存在与社会意

文档评论(0)

金不换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