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城市交通运行报告汇总.docx

  1. 1、本文档共5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广州市城市交通运行报告汇总,广州市城市轨道交通,城市轨道交通运行管理,城市道路交通运行月报,城市交通运行管理,广州市城市更新局,广州市交通信息网,广州市城市建设档案馆,广州市城市职业学院,广州市交通违章查询

2011年广州市城市交通运行报告 一、交通发展形势 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小汽车的高速增长和城市化地区的不断扩张,使广州的城市交通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但全市交通总体运行平稳、有序,得益于交通规划的科学引领,基础建设的大力投入,运营管理的高效有序,在新的历史时期,广州正朝着全面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建设低碳广州、智慧广州、幸福广州的目标迈进,年内高水平完成的广州综合交通规划等多项研究课题从宏观层面筹划了全市今后的交通发展,为了应对新的矛盾和挑战,必须全面把握当前的交通发展形势。 国家战略提升了广州中心城市地位,对外交通需求持续快速增长,区域交通竞争力不断增强。2011年的广州拥有世界排名前20位、国内排名第2位的国际化机场枢纽-白云机场,旅客吞吐量超过了4500万;拥有世界排名第7位、国内排名第5位的港口,集装箱吞吐量超过1400万TEU;拥有辐射全国的重要铁路枢纽——广州火车站、东站、南站,日均发送量接近20万人次;对外城际铁路(广佛、广珠)日均客流超15万,城际铁路效应初显;公路对外交通增长9%,基本形成了以广州为中心的区域高快速公路网络。这一年,在这些国际性、区域性重要的对外交通枢纽的推动下,广州国家中心城市的地位正在逐步提升。 居住、就业分离程度加剧,出行长度和规模增加,核心区交通聚集态势日趋严重。   近年人普、经普数据显示,核心区的就业呈向内部(天河、越秀等)集中、人口则呈“摊大饼”式向外围(近郊)扩展;居住与就业分离程度在加剧,导致交通出行距离增长,核心区交通聚集状态上升,市区机动交通需求中超过50%的出行跟核心区相关。外围公交的不发达进一步迫使部分市民选择个体交通出行,导致在客流集中的高峰时段,原本已经饱和的各放射性道路均出现车流潮汐现象,交通负荷的严重不匀进一步加剧了道路交通拥堵。   汽车规模持续快速增长,上升空间潜力巨大,道路交通将面临更大压力。2011年广州全市民用汽车187万辆,较上年增长16.1%,千人汽车拥有量147辆,对比北京及世界先进城市,未来年还有很大上升空间。2011年广州小客车拥有量约157万辆,较上年增??23.8万辆,月均增加2万辆,近十年年均增长率超过15%,小汽车正在快速进入千家万户。广州汽车拥有规模正处于快速膨胀发展期,未来年汽车数量将持续增长,广州的道路交通将面临更大的交通压力。   核心区道路平均车速可以接受,但供需矛盾依然突出,交通状态脆弱。核心区干道平均车速22.9公里/小时,在道路供应没有显著增加的情况下,基本维持在2010年水平,相比国内外特大城市,广州平均车速水平可以接受(在18公里/小时的警戒线以上)。然而,在每年增加20多万小汽车的需求增长压力下,核心区道路交通需求与供应比例增长到0.96,供应能力越来越显得紧张。核心区常发拥堵点超过百个,道路拥堵已经成大片的、区域性的发生,如高峰时间天河地区、广州大道一线均拥堵严重,15座过江桥隧中12座均有拥堵现象,内环路等高架系统也趋于饱和。在未来巨大的交通压力下,核心区道路交通状况越来越显得脆弱。   公共交通中轨道交通使用效率和竞争力明显,客流规模快速增长,核心区运力不足。2011年机动化出行量中公共交通出行增长仅4.0%,低于个体私人机动出行量的增长速度(4.3%),公共交通没有跑赢个体私人机动交通,面临着小汽车快速增长带来的个体私人交通的竞争压力。轨道交通在线网长度没有增加的背景下,日均客流约达480万人次,较上年末增长超过20%,轨道全网客流密度居国内特大城市前列,寄予厚望的轨道交通已经深入到城市居民生活中,成为居民出行不可缺少的交通方式,已经成为公共交通的核心竞争力。然而,现状轨道交通长度规模与北京(372km)、上海(452km)还有较大差距,核心区车内高峰客流基本超过运能,拥挤较严重,一号线高峰断面客流超出运能2%,三号线高峰客流超运能较大,超出17%;同时部分站点客流集散规模巨大,体育西站、公园前站日均集散客流均超过40万人次,随着线路的增加,集散客流将会更大,这种超大客流特征是今后值得关注的问题。 二、发展趋势与建议   1、“区域化”、“城市化”、“机动化”是未来城市发展的主要趋势   作为国家中心城市的广州、作为国际商贸中心的广州,应该是整个南中国的广州,未来年广州将进一步发挥辐射带动作用,与区域实现一体化发展。区域一体化的发展是势不可挡的,广州的交通需要更加切合这个趋势,推动区域一体化。   2011年末我国城镇人口(按常住人口计算)占总人口比重首次超过50%,在统计学意义上,中国已成为“城市化”国家。快速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广州发生了沧海桑田的变化,原来阡陌纵横的农田现在已经变成高楼林立的城市,未来年城市化进程将会继续以史无前例的速度推进,城市将面对更大规模人口的聚集、更大规模的交通

文档评论(0)

tt43567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