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学中创设思维情境.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在教学中创设思维情境

在教学中创设思维情境 教学中的一切活动都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学生由于各自的认知水平不同,知识积累的程度不同,学生的思维活动往往是在一定的场景下展开,超出这一特定的范围,学生则难以解答这一问题。因此,当问题的难度较大时,我们需要为学生铺设台阶,让学生激活已有的知识经验,联系已知和未知进行逻辑推理,使学生体会到智力角逐的乐趣,使学生能“跳”起来,并能摘到苹果。 通过图示题中的情景 通过合理的图形,将思维情景形象化,使问题能得到直观的解决。 例如:学生在理解函数的单调性时,容易误认为函数在 (-∞,0)是减函数,在(0,+∞)亦是减函数时,则函数在 (-∞,0)∪(0,+∞)是减函数。 如果仅靠说教,学生仍是似懂非懂印象不深,此时,我们可以画出具体的函数图像, 例如:y=的图像,从图像中, 学生体会到函数y= 在(-∞,0)∪(0,+∞)上不是减函数,加深了对函数单调性的理解。 通过提问创设情景 数学问题解决教学中,我们强调太多的是解题技巧和形式上的逻辑推理,忽略了学生是怎样想的。解题中有时我们教师代替了学生的想,课堂上让教师一人自编自演,造成了学生上课听得懂,而课后自己不会做。因此,在学生解题中遇到疑结跨不过去时,通过提问的方式分解难点,同时通过提问达到学生参与的目的。尽管这种提问或探讨可能很费时间,但它能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 例如高中课本的一则例题:求方程有多少个解 刚开始,我们引导学生用常规解方程的方法解答此题,尝试失败后,提示学生结合方程和函数的特点,运用数形转化的思想。此时,我问学生为什么不选取和y=3或者和y= - x,学生经过思考后感觉到合理选择图像的重要性,如果我们一开始写出课本的解答过程,学生当然能听懂,课堂上可节省很多时间,但这道例题年所要体现的数学思想也就没有了。 运用类比归纳的方法创设情景。 运用类比归纳的方法。对已学的知识进行比较或根据它们内在的规律,从而达到降低难度的目的。 在不等式的证明中,如:① 对于这道题,绝太多数同学都会运用指数函数的性质来证明,但遇到形如②或者a>b>c>0,③时,对学生们来说可能有一定的困难。此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观察,比较这3个式子的关系,通过比较,我们发现②式是在①式的基础上两边乘以aabb得到,③式是在①式的基础上即abba>aaca,aacc>acca中同乘以aabbcc的结果,通过观察比较就能轻易的证明了。 利用数形结合方法创设情景 数形结合的解题方法在我们的教学中经常使用,通过数形结合,把抽象的问题转化到较直观的图形中来。能较直观的发现内在的隐含关系,把代数问题转化到几何问题来解决从而达到问题的解决。 例如:a,b∈及方程x2+2ax+b=0,x2+bx+2a=0有解,求a+b的最小值。 我们从题意中可得出a2≥b和b2≥8a,到这一步时,我们很难再解出来,如果这两个不等式我们用直角坐标的平面区域表示出来,问题就可快速的解答出来,如图: 直角坐标系中的阴影部分,曲线a=b2和a=的交点就是a+b的最小值,最小值为6。 五、用操作实验创设情景 在数学教学中,折纸、度量、拼图、教具制作等常常可以启发新思路,特别是在立体几何折叠问题中,常常需要演示操作,分清哪些量发生了变化,哪些量不变,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 例如:如果一个三棱锥的四个三角形都是全等的等腰三角形,判断这个三棱锥是否正三棱锥。答案是否定的,我们找它的反例来说明,用一个菱形(它的内角不能是60○和120°),沿着较短的对角线折起,就能得到所要求的几何体。 再例如:是直角梯形,,A1D=10沿着BC,BD,CD折起,使A1A2A3重合为A点。求三棱锥中二面角A—CD—B的大小。 刚看到此题,学生不知从何下手,此时,我拿出预先准备好的纸板,折起来做示范,通过演示后,我们得出AB⊥AC,AB⊥AD,B、C是中点,,得出这些关系后,问题也就趋于明朗化,作AE⊥CD于E点,连结BE,那么∠AEB是二面角A—CD—B的平面,只要求出AE即可,或利用求出。 创设思维情境,要了解学生的思维状态,把握学生思维过程中的症结所在,急学生之所急,才能达到对症下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 2010年12月 1 -1 0 1 -1 X Y

文档评论(0)

cbf9679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