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位学习–知识论与教育教学大纲(台师大教育研究所硕班).doc

数位学习–知识论与教育教学大纲(台师大教育研究所硕班).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数位学习–知识论与教育教学大纲(台师大教育研究所硕班)

數位學習– 知識論與教育教學大綱(台師大教育研究所碩班) 課程名稱:知識論與教育 教學目標 教學內容與活動 教學評鑑 教學理念/ 課程架構 理解和探討知識論之概念、本質、歷史與流派進行,並就其對知識論的掌握,檢視與反思教育理論與實務活動中涉及知識論之議題,包括教育理論、教育社會學、文化差異、認同問題、研究方法、統計與解釋、教學中的灌輸、信念與知識、教學效能、教學本質、教育意義、教育目的、知識與德行、知識份子、教育行政與政策、課程與教學等宏觀和微觀層面的問題。 講解、討論、口頭報告、心得撰寫、資料搜尋與閱讀等 資料搜尋、概念形成、參與態度、團隊精神、合作學習、批判能力、論述形成等 行為目標/教學重點 發表與發言統計 品質評量 教學對象 教育研究所博班 教學時間 第二次之後雙週上課18:30-22:05 教具或 教學資源 參考文獻(關於知識論的書籍或文章含論文) 網站.tw/~t04008 教學特色 資訊融入 概念形成 價值觀建立 每週/每單元教學設計架構(一) 2006/09/27(週二)18:30-20:15 主要內容 教學預期與學習表現 教/學自省 教學主題 教學目標 課程介紹 課程介紹 學生資料建立 上課與自行閱讀資料確立 網站介紹 學習方法討論 評鑑方式 教學方法 講解與討論 教學評量 參與、自主與合作 PO於網站上 教學資源 學生經搜尋、思考、討論後,確立相關閱讀與討論資料,並列出資料出處(可上網或上圖書館查尋) 每週/每單元教學設計架構 (二) 2006/10/05(週二)18:30-22:05 主要內容 教學預期與學習表現 教/學自省 教學主題 知識論的本質探討 教學目標 教學方法與評量 閱讀 資料搜尋與整理 參與討論 教學資源與自學資料 每週/每單元教學設計架構 (三) 2006/10/19(週二)18:30-22:05 主要內容 教學預期與學習表現 教/學自省 教學主題 古希臘的知識論 教學目標 掌握知識論的真諦 課程與教材相關問題 教學方法與評量 閱讀與理解 討論與講解 轉化能力 教學資源與自學資料 每週/每單元教學設計架構 (四) 2006/11/08(週二)18:30-22:05 主要內容 教學預期與學習表現 教/學自省 教學主題 理性主義的知識論(一) 教學目標 閱讀代表人物的著作,如F. Bacon, R. Descartes, J. Locke, G. Berkeley, 報告與討論 對目前教育的省思 教學方法與評量 閱讀與理解能力 論述建立與邏輯思維能力 撰寫成果 教學資源與自學資料 每週/每單元教學設計架構(五) 2006/11/22(週二)18:30-22:05 主要內容 教學預期與學習表現 教/學自省 教學主題 理性主義的知識論(二) 教學目標 D. Hume, I. Kant 報告與討論 3.對目前教育的省思 教學方法與評量 討論與講解 報告與論辯 教學實例 教學資源與自學資料 每週/每單元教學設計架構(六) 2006/12/06(週二)18:30-22:05 主要內容 教學預期與學習表現 教/學自省 教學主題 議題:知識的檢證與實證研究 教學目標 掌握知識論與研究方法之關係 運用知識論於教育研究 教學方法與評量 選取研究文獻 分析研究方法中涉及的知識驗證問題 反思與啟示 教學資源與自學資料 每週/每單元教學設計架構(七) 2006/12/20(週二)18:30-22:05 主要內容 教學預期與學習表現 教/學自省 教學主題 基礎主義與懷疑論 何謂基礎主義? 實證性知識是否存在既定基礎? 何謂懷疑主義 知識與懷疑論 教學目標 教學方法與評量 教學資源與自學資料 The given (Bernecker Dretske, 2000: 235-244) Does empirical knowledge have a foundation (Bernecker Dretske, 2000: 260-265) Epistemology naturalized (Bernecker Dretske, 2000: 266-278) Scepticism (Bernecker Dretske, 2000: 301-306) Knowledge and Scepticism (Bernecker Dretske, 2000: 347-365) 每週/每單元教學設計架構 (八) 2007/01/03(

文档评论(0)

cbf9679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