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gcxAIDS讲稿分析.ppt

  1. 1、本文档共9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gcxAIDS讲稿分析

学习要求 掌握AIDS的传播途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 熟悉AIDS的病原学、发病机制、实验室检查、鉴别诊断 了解AIDS的预防 概述1 艾滋病(AIDS)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 AIDS)的简称,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所引起的一种严重的致命性慢性传染病。 本病目前尚无特效治疗,传播迅速、发病缓慢、病死率高,已成为当今世界最为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 概述2 HIV主要侵犯和破坏辅助性T淋巴细胞(CD4+T细胞),导致机体免疫功能明显受损。临床上由无症状病毒携带者发展为持续性全身淋巴结肿大综合征和艾滋病相关综合征,最后并发严重机会性感染和恶性肿瘤。 AIDS的发现 最初发现于1981年中期,纽约、洛杉矶及旧金山同性恋者、血友病患者、接受输血者、性滥交者中 1983年,由艾滋病患者及其相关症状者中分离出致细胞病变的逆转录病毒,后命名为HIV-1;1985年发现HIV-2 病原学(Etiology) 艾滋病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是单链RNA病毒 属于逆转录病毒(retrovirus)科 慢病毒(lentivirus)亚科 HIV分为HIV-1型和HIV-2型 世界各地的AIDS主要由HIV-1型引起; HIV-2型在西非呈地方性流行。 HIV电镜照片 HIV病毒体呈球形,直径约100~120nm。 成熟的HIV-1呈现一致密的圆锥状核心和一个病毒包膜 HIV HIV呈20面体立体对称球形颗粒 表面有刺突状结构的糖蛋白GP41,GP120 包膜 外膜蛋白GP120 透膜蛋白GP41 核衣壳 核心蛋白P24 基因组 RNA:和其它逆转录病毒基因组一样为二倍体基因,核心内有两条相同的单股正链RNA链 逆转录酶(P66/51)和整合酶P32 HIV基因组 HIV的特性 HIV既有嗜淋巴细胞性又有嗜神经性, 主要感染CD4+T淋巴细胞, 也能感染单核巨噬细胞、B细胞和小神经胶质细胞、骨髓干细胞等 HIV的特性 外界抵抗力弱 HIV 56℃ 30Min能使HIV失去感染性; 100℃ 20Min能完全灭活 75%以上浓度的酒精、0.2%次氯酸钠及漂白粉能灭活 但对0.1%福尔马林、紫外线和γ射线不敏感 传播媒介 (按HIV在体液中浓度高低为序) 高潜在危险:血液、精液、脑脊液、阴道-宫颈分泌物、胸、腹水、脓液、穿刺及活检组织 低潜在危险:尿液、粪便、唾液、母乳、泪液、汗液 HIV侵入人体后虽然能刺激机体产生抗体,但中和抗体很少,且作用极弱。在血清中同时有抗体和病毒存在的情况下,此血清仍有传染性 传播途径 性接触(70%) –其中90%为异性性接触(尤男→女) –10%为同性性接触 母婴垂直传播(8%-10%) 静脉药瘾(5%-10%) 血清制品(3%-5%):(河南省上蔡县) 医务人员(0.01%) 一次接触感染的可能性 输血:≥90% 围产期:≥30% 性接触:0.1%-1% 刺伤:0.5% HIV不会通过以下方式传播 公共场所相邻同行同坐、同工作、学习 握手、拥抱、共同进餐 互用电话、计算机、货币 共同生活、工作设施、卧具、泳池、浴室、洗手间 高危人群 性滥交者 静脉吸毒者 多次输血制品者 母亲受感染后的胎儿 流行状况 本病于1981年首先发现于美国,但回顾性研究发现在非洲中部1959年保存至今的血清中已有此病抗体。本病呈世界性分布,各大洲均有病例发生。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仍是HIV感染者最多的地区(HIV感染者的60%集中在该地区),其次为拉丁美洲,成人HIV感染率达1.6%;HIV感染者的20%分布在亚洲。 流行状况 截至2011年10月底,我国累计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43万多例,其中病人16万多例、死亡8万多例。 截至2011年底,估计我国现存活感染者和病人约78万人,其中病人约15.4万人;2011年新发感染者约4.8万人,因艾滋病相关死亡约2.8万人。 我国的感染者和病人数约占全球的2%,仍属于低流行国家。 流行状况 从整体疫情看,依然呈上升趋势,但增速减缓;艾滋病感染者发病进入高发期,死亡人数增加。 从传播途径看,转为以性途径传播为主,并且持续增高。 从人群分布看,吸毒人群感染率下降,男男性行为者上升;各年龄段人群均有报告,但以老年男性和青年学生上升较快。 从地域分布看,局部地区疫情严重。四川布托县、昭觉县,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云南瑞丽市、陇川县等地方感染率超过1%,已属高流行地区。 1.HIV感染细胞:第一受体:CD4+ 1.HIV感染细胞 第二受体:CCR5 or

文档评论(0)

过各自的生活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