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学术自由、平等讨论。民主、理性和科学是共生的。 第二讲 科学观及科学精神 三、科学精神 5、 科学的民主精神 4.1 人文精神英语:humanism,通常译作人文主义、人本主义、人道主义。狭义:指文艺复兴时期的一种思潮,其核心思想为:一,关心人,以人为本,重视人的价值,反对神学对人性的压抑;二,张扬人的理性,反对神学对理性的贬低;三,主张灵肉和谐、立足于尘世生活的超越性精神追求反对神学的灵肉对立、用天国生活否定尘世生活。 四、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 第二讲 科学观及科学精神 4.1 人文精神 广义: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通俗地讲就是关心人,爱护人。人文精神的目标是求善。 四、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 第二讲 科学观及科学精神 4.1 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的内涵:尊重生命,做一个善良的人;尊重文化,做一个道德的人;尊重文化、个体的多样性,做一个宽容的人;尊重灵魂的价值,做一个高贵的人。 四、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 第二讲 科学观及科学精神 4.2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合 4.2.1科学精神蕴涵人文精神 四、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 第二讲 科学观及科学精神 ★科学作为一种重要的认知活动,体现着一种崇高的理想和精神:对真理和知识的永恒追求并为之奋斗. 4.2.1科学精神蕴涵人文精神 ★科学作为一项重要的智力活动体现了一种崇高的理想和精神:促进人类智力发展,对进步的追求. 4.2.1科学精神蕴涵人文精神 ★科学作为一种特殊的、与人类命运息息相关的活动,体现着人类最崇高的理想和精神,为人类的自由和解放而奋斗。 4.2.1科学精神蕴涵人文精神 4.2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合 4.2.2人文精神可以促进科学精神 四、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 第二讲 科学观及科学精神 ★人文精神为科学引导方向。科学求真,但科学不能保证其方向正确。?? ★人文精神为科学提供动力。★人文精神为科学开辟原创性源泉。 4.2.2人文精神促进科学精神 4.2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合 结论:科学的求真精神是人文的求善的基础;求善为求真引导方向。 四、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 第二讲 科学观及科学精神 懂得工程而缺少人文修养只能算半个人——建筑学家梁思成 第二讲 科学观及科学精神 德艺双修 德才兼备 一、科学及基本特征 1.1 科学一词的起源 中国“科学”一词的起源.古代没有,由日本引进。在实际使用中,包含了技术、正确的人文知识、代表了真理。 欧洲“科学”一词的起源仅指science 第二讲 科学观及科学精神 科学一词,英文为science,源于拉丁文的scio,后来又演变为scientin,最后成了今天的写法,其本意是“知识”、“学问”。日本著名科学启蒙大师福泽瑜吉把“science”译为“科学”。到了1893年,康有为引进并使用“科学”二字。严复在翻译《天演论》等科学著作时,也用“科学”二字。此后,“科学”二字便在中国广泛运用。 为什么这么称呼呢?science的本来含义是系统知识,我想也许这样,科学在十九世纪已是一个非常庞大的知识体系了,它已分得非常细了,即分成许多许多专业,而这些专业知识又不象其它知识那样是互不联系的。除了专业概念外,基础概念是一致的,基本方法也是一样的,“科”的意思是分类或层次条理的意思,所以我自认为science 对应“科学”还是比较合适的。 中国古代的关于科学的起源,比如各类经典的经书都是关于科学规律的探索的信息记录!古代的祖冲之的数学圆周率、张衡的地动仪、汉朝的指南车和指南针等,黄帝内经就是典型的医学大成!是中国上古社会的科学巨著!但是就科学这个字眼来说,也许还是舶来品! 中国的成语“名不见经传”,实际上就是告诉我们说所有的经和传等都是关于中国古代人类社会的科学探索纪录!自司马迁开始,根据历史经传编著史记,记录了汉朝以前的所有的可识别的文字信息历史纪录!这些都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巨著! “科学”一词的由来及其局限性 2012年11月23日 16:35:36 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10版 【字号 大小】【留言】【打印】【关闭】 “科学”在今天是一个国人耳熟能详的词汇,但它的含义却相当模糊。简而言之,对于“什么是科学”的问题,第一种理解方式是从实际应用的角度出发,把“科学”解释为“科学家做的事”;第二种则是将“科学”一词视作某种价值判断的标准,用法是:“你这样做不科学”。 为什么指称某种事业的用语同时拥有某种正面价值判断功能呢?这是因为这项事业给中国人民留下了深刻的正面印象。要讲清楚这件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广告策划与创意》课件(全).pptx VIP
- 企业财务管理制度十二篇.docx VIP
- 工业行业市场前景及投资研究报告:解析Palantir.pdf VIP
- 检验科标本接收拒收制度标本验收标准.pdf VIP
- 卫生部手术分级目录(2025年版).doc VIP
- 电子束曝光技术.ppt VIP
- 第二单元《燕赵大地连津门》第2课时《津冀之声》课件 人教版二年级音乐上册.pptx VIP
- (2025)全国保密教育线上培训知识考试题库及参考答案.pdf
- 房地产制度与标准 - 绿城项目运营手册之交付后工作操作指引 .docx VIP
- 2024年9月28日福建省事业单位统考《行政职业能力测试》笔试试题.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