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分子结构论述.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4、键的离子性与元素的电负性有关 四、离子的特征 离子电子构型的不同对化合物性质的影响 δ键和π键的比较 阳离子、阴离子既有极化力,又有变形性。离子极化力( 主动),离子变形性( 被动 ,通常阳离子半径小,电场强, “ 极化力 ” 显著。阴离子半径大,电子云易变形, “ 变形性 ” 显著。 离子极化后,电子云将较多的分布于正负离子之间,增加了键的共价成分,离子键随极化加强逐渐地向共价键过渡。 离子极化程度的大小取决于离子的变形性和离子的极化能力。 由于阴离子半径比阳离子半径大,因此阴离子以变形性为主,阳离子以极化力显著。但是半径较小的阴离子也有相当的极化力,半径较大的阳离子也有一定的变形性。 离子极化理论优、缺点 首先把一切化学结合视为正、负离子的结合,然后从离子的电荷、半径、电子构型出发,判断出正、负离子互相作用情况,并借此说明有关化合物的化学键型、晶体 类型、水溶度、颜色、水解能力、酸碱性的变化等。是离子键理论的重要补充。 但离子化合物仅是化合物的一部分,故“离子极化学说”局限性较大。 7-4 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 VSEPR 1940 年美国N. V. Sidgwick和H. M. Powell提出了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用以判断分子的几何构型。 一、推断分子或离子空间构型的步骤 1、确定中心原子价层电子对数 价层电子对数 (中心原子价电子数+配位原子提供的电子数-离子电荷代数值)/2 确定配位原子提供电子数的方法:氢和卤素提供一个价电子,氧和硫原子提供的价电子为0。 2、根据中心原子价层电子对数,从下表中找相应的电子对排布,这种排布使电子对间的斥力最小 电子对数 2 3 4 5 6 电子对排布 直线 平面三角 四面体 三角双锥 八面体 3、把配位原子按相应的几何构型排布在中心原子周围,每一对电子连接一个配位原子,剩下未结合配位原子的是孤对电子。 二、判断分子结构的实例 例 7-1 利用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判断 IF2-的几何构型。 解:中心原子I的价电子数为7(5s25p5),2个配位原子F各提供一个电子,所以 价层电子对数 [(7+2-(-1)]/2 5 有5对电子,所以电子对构型为三角双锥,其中2对为成键电子对,3对为孤对电子。可能的结构有三种: (3) (2) (1) 所以(1)是最稳定的结构,是直线型分子。 三角双锥中,电对夹角为90。和120。, 斥力大小:孤对-孤对>孤对-键对> 键对-键对。夹角越小,斥力越大。 例 7-2 利用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判断 I3-的几何构型。 解:以一个I为中心原子,则中心原子的 价电子数为7(5s25p5),2个I为配位 原子,则提供2个电子,所以价层电 子对数为: 有5对电子,所以电子对构型为三角双锥,其中2对为成键电子对,3对为孤对电子。可能的结构有三种: 价层电子对数 [(7+2-(-1)]/2 5 所以(1)是最稳定的结构,是直线型分子。 (1) (2) (3) 例 7-3 利用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判断 下列分子和离子的几何构型。 要求写出价层电子总数、价电 子对数、电子对构型和分子构 型 。 AlCl3 H2S SO32 - NH4 + NO2 IF3 价电子总数 价电子对数 电子对构型 6 8 8 8 5 10 三角形 正四面体 正四面体 正四面体 三角形 三角双锥 5 3 4 4 4 3 解: 三角形 V字构型 三角锥 正四面体 V字形 T字形 分子构型 如果分子的正电荷中心和负电荷中心不重合,称为极性分子; 如果分子的正电荷中心和负电荷中心重合,称为非极性分子。 一、极性分子与非极性分子 § 7-6 分子的极性和分子间力 (1)如 HCl、HF和CO等,组成分子的原子不同,电负性不同,在两个原子间形成的化学键是极性键,所以其正负电荷中心不重合,是极性分子; (2)如 H2、O2和Cl2等,组成分子的原子相同,电负性相同,在两个原子间形成的化学键是非极性键,所以其正负电荷中心不重合,是非极性分子。 1、简单的双原子分子 (1)如果组成分子的原子相同,例如,S8 ,P4,O3等,化学键一定是非极性键,分子是非极性分子; 2、复杂的多原子分子 (2)如果组成分子的原子不同,例如,SO2 ,CO2,CCl4,BF3等,分子的极性不仅与键的极性有关,还与分子的空间构型有关。 偶极矩是一个矢量,方向从正到负,以库仑.米(德拜)为单位。如果分子的μ 0,为非极性分子; μ越大,分子的极性越强。 若正电荷( 和负电荷 )中心上的电荷的电量为 q ,正负电荷中心之间的距离为 d,则偶极矩 : μ q d 极性分子的极性大小可以用偶极矩 μ来度量。 二、分子间力 (范德华力) 分子间

文档评论(0)

a33666114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