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识源】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1课件第3单元第12课《鸦片战争》教学课件汇总.ppt

【金识源】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1课件第3单元第12课《鸦片战争》教学课件汇总.ppt

  1. 1、本文档共6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金识源】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1课件第3单元第12课《鸦片战争》教学课件汇总

1 社会性质“变” 鸦片战争前,中国是独立完整的封建社会;鸦片战争后,领土、关税主权不再完整,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 经济结构“变” 鸦片战争前,中国是封建自然经济,自给自足;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开始解体,资本主义经济兴起 3 主要矛盾“变” 鸦片战争前,中国社会主要矛盾是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鸦片战争后变为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4 对外关系“变” 鸦片战争前,中国实行“闭关锁国”的对外政策;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迫对外开放 5 社会思潮“变” 鸦片战争前,中国的社会思潮为程朱理学;鸦片战争后提倡“师夷长技以制夷”向西方学习 两次鸦片战争的关系 分类比较 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继 续 根本原因和目的 都是为了打开中国市场 战争性质 都是非正义的侵略战争 扩 大 战争过程 侵略力量 英国 英法两国,美俄帮凶 侵略时间 两年 四年 侵略范围 主要在长江以南沿海地区 从沿海深入到内地 战争危害和影响 开放口岸和割地 开五口割香港岛 增开十一口;英割九龙,俄割北方大片土地 主权遭到破坏 领土、领海、司法、关税等 主权进一步丧失,侵略势力由沿海深入内地 社会性质发生变化 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要点提纲 名师讲解 1 政治方面 中国的领土、领海、司法、关税和贸易等主权开始遭到严重破坏。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 经济方面 冲击了中国的自然经济,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成为西方资本主义的经济附庸;中国封建自然经济逐步解体,中国开始了近代化进程。 3 思想观念 封建传统思想受到冲击,对“夷夏”关系有了新的认识,一些人从“天朝上国”的迷梦中惊醒,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萌发,迈开了学习西方的脚步。 要点提纲 名师讲解 4 社会矛盾和革命任务 随着社会性质的变化,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开始转变为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中国人民开始肩负起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和反对本国封建统治的双重任务,中国从此进入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5 清朝统治政局 清朝统治阶级对西方的态度由排斥到抵抗,再到妥协卖国,继而又与外国侵略势力相勾结;统治集团内部开始分化,一部分人主张学习西方兴办洋务。 6 对外关系 打破了中国闭关锁国政策,国门被迫洞开 * * 教师用书独具演示 重点、难点 处理方法 重 点 1.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 2.两次鸦片战争的关系 结合【互动探究】栏目,运用史料,创设情境,设置问题串,师生合作探究,培养学生论从史出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难 点 鸦片战争前后中国的五“变” 1.运用目标分解法将这个问题的处理贯穿整个教学的始终,旨在让学生可以最终自主归纳出这个问题的答案。 2.运用讲解归纳法,结合【名师总结】栏目,首先归纳出清晰的条目,然后运用实例和历史的逻辑,逐条讲解透析,使学生透彻理解,并牢记于心。 演示结束 课 程 标 准 重 点 难 点 列举1840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1.掌握1840~1860年西方列强发动的两次鸦片战争的背景、结果。(重点) 2.初步掌握中国军民在两次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深远影响。(重难点) 鸦片战争 资本主义 闭关自守 1842 南京 厦门 香港岛 领事裁判权 领土完整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第二次鸦片战争 英法 北京条约 长技 洋务运动 现代化 鸦片战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yy55893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