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盘刀具应用研讨.ppt

  1. 1、本文档共3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工况判断 根据所掌控的盾构机推进原理,在实践应用过程中发现推进异常,就必须及时判断出问题的原因最终找出解决的方法。 以下就根据近几年国内一些具代表性的有特殊复合地层盾构选型中刀盘刀具的应用经验和案例供研究和探讨。 案一; 根据本人的盾构施工经历,把一个由本人主导的在特殊复合地层盾构施工的成功经验,推介给在座各位,施工单位与设备供应商的全面合作的典型案例。 提示: 1、为了保证开挖直径,外圈选用了14把加强形刀; 2、卵砾层的含量占70%以上,最大粒径在200毫米左右。采用了三刃滚刀; 3、刀盘中、外圈在每个轨迹线上都配置了滚刀和加强形刀,高低差为1.5cm,(加强型刀低于滚刀)目的有效延长刀具寿命,保证一次性通过。 案二; 说明:图示蓝色曲线为推进速度曲线,红色曲线为刀盘扭矩曲线,黑色曲线框内为推进速度突降,扭矩居高不下的区间。 从以上表中可以完全看出在推进过程中扭矩和速度明显发生了反异差,简单的判定不是刀具出了问题就是地质发生突变。 案二 油脂类和添加剂的应用 1 各类油脂 (HBW . EP2 . 液压油. 润滑油 盾尾油脂等) 2 泥水浆液质量 3 泡沫液质量及压力和流量 4 膨润土的合理应用 20倍以上发泡倍率验证法 首先由不同厂商提供各自泡沫产品使用的具体参数 (浓度C、发泡率FER),然后要求在相同工况条件下进行对比试验。(条件包括同一台泡沫发生器,同一把泡沫枪,相同土压下) 在泡沫发生器前端样品阀处接一根约1m的软管或橡皮管进行取样观察,取软管喷出的成品泡沫。 (注意不要样品阀一开就取,待样品泡沫成型稳定再取,可以将样品阀打开让泡沫先打一会,再用容器去盛接。 另外更换泡沫品牌时,需要注意混合液箱内不要留有残余,以免两种品牌的混合液混合使用,造成实验结果不具说服力。更换品牌后,最好使用一段时间后再进行取样,将之前管路中的残留泡沫消耗殆尽) 同类泡沫产品在相同工况条件下,各自盛取软管喷出的相同体积的成品泡沫。 (用容器装好,并静置12小时后观察消泡情况,消泡严重的属于泡沫破裂不符要求,因此一定要扣除消泡体积,仅以最终剩余泡沫体积进行后续计算) 分别对静置后的泡沫样品称重,去掉容器重量得出实际泡沫重量。 (泡沫的实质是混合液,气体重量可以忽略不计,因此称重的泡沫重量实际就是混合液重量,然后换算单位至L) 最后,称重消泡后泡沫的体积/混合液体积 得出的比例就为工况条件下该泡沫剂参数的实际发泡倍率。 以此来鉴别各类泡沫剂是否能达发泡倍率的要求。 另外,实际施工中也能以出渣情况参考。取一把渣土掰开,通过目测是否存在明显泡沫颗粒,或者通过在耳边手捏渣土是否听到渣土内有泡沫破裂声。这些也能表明泡沫是否渗透土体进行改良。如果渣土完全没有泡沫颗粒存在,则说明,泡沫在掌子面效果不佳,或者在土仓内早已消泡殆尽,甚至遇水又被稀释成混合液,起不到应有效果。 讲解结束,谢谢大家! 刀盘刀具的应用 目录 1 2 3 4 地质分析 刀盘结构、强度及刀具配置 刀具应用原理 泥水及土压盾构的添加剂 地质分类: ①冲洪积层; 地质勘探结果能为盾构施工提供有效依据,主要以物理,力学,水文,颗分,标贯,芯样等综合指标形成对地质的认识,细化冲洪积层的风险控制有效的选用盾构施工。 回填土及於泥质粘土 细沙,粉细沙,中粗沙,粗砂,砾沙,卵砾 洪积层的沙质粘土,残积土,泥岩等。 ②风化岩层 主要指各类基岩地层,其特性侏罗系较安定,岩性以中微风化为主抗压强度大,发育裂隙小,微透水单轴抗压强度较大,如:微风化花岗岩。 目前国内在盾构隧道碰到最硬的达到236MPa(二氧化硅含量均要达到70-80左右)。微风化砂岩也要达到90MPa左右。但岩石自稳性极好。 地质风险在盾构施工赋存主要为白垩系地层中 泥质粉砂岩 粉砂岩 含砾混合岩 花岗岩 各类变质岩 以上岩性,主要 为强全风化岩,发育裂隙较大,盾构在推果极差。尤其盾构施工的风险,超欠控、压力波动(送排泥流量不平衡等造成失控)。 ③上软下硬地层: 上软下硬地层在地下非开挖工程中,均有不同程度的风险和难点发生。其表现在以下几类模式。 三、四系互交层(上冲下岩) 强全中微互交 强全风化岩中的变质岩 沉积岩夹碎裂带 岩溶洞(上硬下软) 盾构施工中,上述三大类地质表现在应用及设备造型合理。风险控制,难点克服是可行的。 关键词:地质是基础 强全中微风化层如图: 四系地层中的漂石(称为外来异物)如图: 盾构选型: 刀盘刀具。(刀盘结构强度,开口率、刀具选用布置) 功能配置。(压力、扭矩、推力等选用) 安保措施(超前加固,安全闸门,破碎功能,油脂类磨损检测等) 环流系统(压力控制、流量不平衡等) 信息系统(PLC功能、姿态自动检测等) 地质条件 刀盘结构强度安全系数 刀具配置 最大扭矩值

文档评论(0)

花仙子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