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蛋白质的双重角色资料
蛋白质的双重角色韩裕睿蛋白质前体物质—氨基酸蛋白质研究热点—油脂与蛋白质氧化实验室中研究的蛋白质氨基酸的光学性质氨基酸不吸收可见光,芳香族氨基酸色氨酸、酪氨酸和苯丙氨酸在近紫外区(250-300nm)吸收光。此外色氨酸和酪氨酸在紫外区还显示荧光。芳香族氨基酸的紫外吸收和荧光性质1、由于这些氨基酸残基的存在,使得蛋白质在250-300nm范围内有紫外吸收特性。大都分蛋白质都含有酪氨酸残基,因此,用此外分光光度计测蛋白质对280nm处紫外光的吸收,可以作为测定蛋白质含量的快速而简单的方法;2、由于氨基酸所处环境的极性影响他们的光吸收和荧光性质,因此,往往将蛋白质的光学性质变化作为考察蛋白质构象变化的方法。注:1在260nm处激发2在280nm处激发氨基酸的化学反应1、氨基酸与FDNB和TNBS反应中间络合物在光谱上有2个吸收值相近的高峰,分别位于355nm和420nm附近。三硝基苯磺酸(TNBS)是定量测定氨基酸的重要试剂之一,本法允许的测定范围是0.05~0.4μmol氨基酸。2、氨基酸与DNTB反应DNTB(5,5’-二硫硝基苯甲酸)是测定蛋白质、多肽和组织中巯基的灵敏试剂。在pH8.0时,DTNB与含巯基蛋白(PS-)相互作用,生成黄色的硫代硝基苯甲酸阴离子(TNBA),生成的TNBA在412nm波长处有最大吸收。3、氨基酸与醛类反应原理:氨基酸具有酸性的羧基(—COOH)和碱性的氨基(—NH2),它们相互作用而使氨基酸成为中性的内盐。当加入甲醛溶液时,—NH2与甲醛结合,从而使其碱性消失。这样就可以用强碱标准溶液来滴定—COOH,并用间接的方法测定氨基酸总量。4、原理:氨基酸在碱性溶液中能与茚三酮作用,生成蓝紫色化合物(除脯氨酸外均有此反应),可用吸光光度法测定。该蓝紫色化合物的颜色深浅与氨基酸含量成正比,其最大吸收波长为750nm,故据此可以测定样品中氨基酸含量。食品体系中蛋白质为什么容易氧化?在食品体系中大多是蛋白质和油脂共存的,油脂氧化形成的ROS,ROS可降解成一些小分子的醛类,这些物质攻击蛋白质,进而造成蛋白质氧化。蛋白质氧化是影响食品质量的重要因素,是导致蛋白质营养损失、风味恶化以及功能性质下降的重要原因1、羰基含量的测定蛋白质羰基含量是目前最为广泛用于衡量蛋白质氧化程度的指标,蛋白质氧化使得体系中羰基含量增加。测定方法:实验室常用DNPH比色法测定羰基值。2、游离巯基和总巯基含量的测定实验室所用测量方法:DTNB比色法半胱氨酸是对氧化修饰最敏感的氨基酸之一。蛋白质氧化使得大豆蛋白二硫键含量下降主要是由于氧化使得蛋白质二硫键向游离巯基转化,由二硫键转化形成的游离巯基不断被氧化成为不可逆状态。3、大豆蛋白游离氨基和有效赖氨酸含量的测定氧化大豆蛋白游离氨基和有效赖氨酸含量逐渐下降。测定方法:实验室常用TNBS比色法测定。4、大豆蛋白表面疏水性的测定蛋白质氧化可影响大豆蛋白表面疏水性。蛋白质表面疏水性是疏水侧链氧化、蛋白质去折叠以及蛋白质聚集三者竞争的结果。测定方法:实验室常用ANS作为荧光探针法测定。5、大豆蛋白的内源荧光光谱的测定测定方法:实验室常采用F96型荧光分光光度计在激发波长295nm条件下得到300-400nm之间的发射光谱(灵敏度为2)内源荧光反映大豆蛋白色氨酸残基的氧化程度及其微环境的变化,进而能够表征蛋白质氧化对大豆蛋白结构的影响6、大豆蛋白二级结构的测定采用CD光谱仪测定大豆蛋白样品在190-250nm之间的远紫外CD光谱。远紫外CD可用来表征蛋白质氧化对大豆蛋白二级结构的影响7、蛋白质氧化对其溶解度的影响蛋白质氧化可以使溶液中的蛋白质相互交联,形成可溶性聚集体,进一步氧化可溶性聚集体转变为不可溶性的聚集体,从而使蛋白质的溶解度下降。蛋白质的功能特性在食品中的应用蛋白质的变性蛋白质的胶体性质蛋白质的乳化和起泡性1、蛋白质的胶体性质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很大,一般在10000~1000000Da之间,因此它的水溶液必然具有胶体的性质。蛋白质胶体的分类溶胶凝胶蛋白质形成凝胶的三个关键步骤:蛋白质的变性解聚;蛋白质的重新聚集;形成凝胶网络。影响凝胶性质的主要因素:聚集体的形状、分子尺寸以及分子量影响蛋白质的凝胶性质,聚集反应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三个:蛋白质浓度;pH;离子强度。蛋白质浓度小于凝胶临界浓度时,主要形成可溶聚集体,在此浓度范围内聚集体含量随着蛋白质浓度的增加而增大;蛋白质浓度大于或等于凝胶临界浓度时,可形成凝胶网络结构。pH与离子强度的变化可改变凝胶形成过程中多肽链间吸引力和排斥力的平衡,进而影响蛋白质凝胶的结构和性质。2、蛋白质的乳化和起泡性泡沫或乳化体系类的食品,一般要利用到蛋白质的起泡性、泡沫稳定性和乳化性等功能,这些分散体系,除非有两亲物质存在,否则是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字词音形义汇总分析.doc
-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字词音形汇总资料.doc
-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第一次月考试卷资料.doc
- 苏科初中物理教学内容目标要求一览表G资料.doc
- 苏科版12-2空中的生物--昆虫资料.ppt
- 苏科版七上生物第1单元第1章生物学——研究生命的科学第1节《生物与生物学》教案资料.doc
- 苏科版七上《食物链》ppt资料.ppt
- 苏科版《15.4_家庭电路与安全用电》+flash课件分析.ppt
- 苏科版七年级下册10.2《水中的藻类植物》资料.ppt
- 苏科版七年级下册生物期末试题1资料.ppt
-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目标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6 《在线教育服务平台用户留存与学习支持服务模式创新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国家智慧教育云平台在小学数学教育中的数据挖掘与教学创新案例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银行从业资格考试初级零售.doc
- 寒假二讲乘除法数字谜与等差数列综合训练.pdf
- 小学数学教学中游戏化教学对学生空间观念的影响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小学生环保主题活动设计与学生参与度分析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中学跨学科教学中教师教学画像的构建与应用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小学课外活动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银行从业资格考试初级自营.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