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本文档共5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数量2

一、表现型值与基因型值 1、定义: 表现型与基因型 生物群体里往往有许多个体。其中任一个体在某种数量性状上的外在表现称为表现型(phenotype),其内在遗传物质形式称为基因型(genotype)。 表现型值、基因型值与环境偏差的关系可表示为: 表现型值=基因型值+环境偏差, 即 P=G+E 条件 2、基因型值的度量: E(P)= E(G)+E(E) = E(G) 同一基因型所组成的群体 表型值的平均就等于其基因型值 由多种基因型所组成的群体 其表型值的平均等于平均的基因型值 在多种基因型组成的混合群体中对某种基因型的度量必需借助于一定的遗传标记: 例1.1为对控制玉米含油量的数量基因进行定位,选择了某两个油分含量不同亲本组配,获得其F2代单株的性状值和分子标记数据。标记1与含量性状相关最紧密。于是我们可以用标记1的三种基因型2、1、0来近似代表该数量基因的三种基因型CC、Cc、cc的基因型值以及在群体中的比例。那么: f(CC)=43/171=0.2515, G(CC)=5.2384 f(Cc)=86/171=0.5029, G(Cc)=4.2706 f(cc)=42/171=0.2456, G(cc)=3.1071 3、基因型值的分解: 度量基因型值的尺度 数量遗传学研究采用统一的度量基因型值的尺度(scale)。对于二倍体(2n)性状来说,设某一基因座位(locus)具A1和A2两 个等位基因(allele),增效纯合子(homozygote with increasing effect)A1A1和减效纯合子(homozygote with decreasing effect)A2A2的基因型值分别人+a和-a,杂合子(heterozygote) A1A2的基因型值为d,则以两个纯合子均值为原点的衡量基因型值的尺度图示如下: 3、基因型值的分解: 度量基因型值的尺度:杂合子基因型决定于显性度(degree or dominance)。显性通常以d/a表示。d/a=0为无显性,0d/a1为正向部分显性,-1d/a0为负向部分显性,|d/a|=1为完成显性,|d/a|1为超显性。 3、基因型值的分解: 基因取代效应 加性效应 显性效应 上位性效应 数量性状表型值的遗传模型 二、随机交配平衡群体的均值和遗传效应 (一)、群体平均: 随机交配的平衡群体由多种基因型组成,其群体平均值既受基因型值的影响,又决定于群体的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即群体的遗传结构,genetic structure)。 (一)、群体平均 1、单座位的群体平均 设A座位的两个等位基因A1和A2的基因频率分别为p和q,则下表计算得该座位的群体平均(population mean)M: 对于群体均值的理解: (1)该群体均值既是群体平均的表现型值,也是群体平均的基因型值; (2)任一座位对群体的贡献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纯合子的贡献(p-q),另一部分为杂合子的贡献2dpq; (3)基因频率和显性程度的变化会影响群体平均; (4)需特别注意的是,该群体均值是距两纯合子中值的离差(因为和d都是距两纯合子中值的离差),故在以该尺度算得群体均值后需加上两纯合子中值才能回到原测量尺度(例)。 例 已知某作物粒重基因A1对A2为不完全显性,在某随机交配群体内A1的频率p=0.9, A2的频率q=0.1,经大量测定获得A1A1、A1A2和A2A2三种基因型的粒重均值分别为14克、12克和6克,试估算该座位的群体平均值。 (一)、群体平均 2、多座位无互作情况下的群体平均 多座位无互作情况下,各座位作用彼此独立,各座位以加性组合方式构成群体平均,即: M=∑p+∑(-)q+2∑dpq=∑(p-q)+2∑dpq 对于群体均值的理解: (1)该群体均值既是群体平均的表现型值,也是群体平均的基因型值; (2)任一座位对群体的贡献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纯合子的贡献(p-q),另一部分为杂合子的贡献2dpq; (3)基因频率和显性程度的变化会影响群体平均; (4) 需特别注意:该群体平均的原点是多座位总全距的中点,即所有座位平均纯合子的中值。当不存在超显性时,群体的全距为2∑,是群体内可能变异的理论极限。 3、当随机交配群体内包含近交时,群体的遗传结构会发生变化 (二)、基因的效应 从本质上讲,不同群体(或家系)相似或部分相似的内在原因在于它们享有共同的基因。亲属在上下代间传递的是基因及其效应,而非基因型,动植物育种的首要任务在与捕捉优良基因,因此有必要了解如何度量基因的效应。度量基因效应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w404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