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CHAPTER3.3 电子控制汽油喷射 CHAPTER 3.3 (2)连续喷射和间断喷射 连续喷射:发动机在工作过程中喷油器持续喷射。通过控制燃料测量截面积大小的变化来改变供油量。仅限于进气管喷射。K-Jetronic系统 间断喷射:喷射仅在发动机工作循环中的某一段或几段时间内进行,通过控制每次的持续喷油时间来控制喷油量,可用于进气管内喷射和缸内喷射 CHAPTER 3.3 2、控制方式 (1)开环控制 利用MAP图进行控制,特点是只受发动机运行工况参数变化的控制,并按事先设定在计算机中的控制规律工作。结构简单、响应快,控制精度依赖于MAP图精度。当发动机参数变化时,影响控制精度。 (2)闭环控制 利用氧传感器的反馈信号,修正喷油量,使空燃比保持在设定值的附近。特点:空燃比控制精度高,可消除产品差异和磨损等引起的性能变化,工作稳定性好,结构及控制复杂,成本高。 (3)控制目标 理论空燃比控制。 将空燃比控制在理论空燃比14.7:1附近。 稀薄燃烧系统控制。 丰田公司1984年开发,基准空燃比为21.5:1 3、空气量的检测方法 (1)直接测量法(质量流量方式) 质量流量方式的电子控制汽油喷射系统 (2)间接测量法 速度密度方式(转速和进气管绝对压力,推算每个循环的空气量)和节流速度方式(节气门开度和发动机转速,推算空气量) CHAPTER 3.3 二、电子控制汽油喷射的燃料与空气系统 1、空气系统 作用:控制并测量汽油 机燃烧所需的空气量。 质量流量方式(空气流 量计)和速度密度方式 (压力传感器)。 进气系统除用节气 门完成空气量调整外, 还通过空气阀或怠速执 行器提供暖机怠速时所 需的空气量。 CHAPTER 3.3 CHAPTER 3.3 2、燃料系统 (1)系统概述 作用:向汽缸提供燃烧时所需的汽油量。 CHAPTER 3.3 (2)电动燃油泵 功能:在规定的压力下供给系统足够的燃油。 分类:安装形式:箱内安装式和箱外安装式 CHAPTER 3.3 串联级数:单级泵和两级泵 CHAPTER 3.3 电动燃油泵典型结构 涡轮泵:燃油泵和直流电机构成。安全阀和单向阀 滚柱泵:每转一转排出的燃油都要产生和滚柱数目对应的压力脉动,设置了消振器 CHAPTER 3.3 热燃油输送 由于汽油的挥发性,高温时易产生气阻。 措施:在系统中采用两个泵(油箱内的低压泵和油箱外的主输油泵),有效价格昂贵 两级泵,低压泵用于分离蒸汽(均用侧槽泵),主输油泵用于提高压力(正排量泵或涡轮泵),两泵在电动输油泵内用同一电极驱动 CHAPTER 3.3 油泵的控制 两种方式:开关控制型(速度密度型和质量流量型不同) 转速控制型(大排量,尤其是增压发动机) CHAPTER 3.3 (3)压力调节器 功能:保持燃油压力与进气管压力之间的压力差不变,使喷油器喷出的油量仅取决于ECU所控制的喷油时间。其调节量通常为0.025~0.03MPa. CHAPTER 3.3 三、汽油喷射控制系统的组成及工作过程 作用:根据发动机运转工况和车辆运行状况确定最佳喷油量,并控制喷油器喷油。 组成:传感器、ECU、执行机构 另外:电源开关继电器(主 继电器)、电路断开继电器(控 制燃油泵接通的继电器)等各类 继电器,以及控制冷启动喷油器 的热定时开关。 CHAPTER 3.3 1、传感器 (1)空气流量计 用于质量流量方式的电子控制汽油喷射系统。有叶片式空气流量计、卡门涡旋式空气流量计和热式空气流量计(热线式和热膜式)三种 叶片式空气流量计(风门式空气流量计) 原理:空气流动产生的压力差将叶片推开。 电位器:检测叶片转动角度 补偿片和阻尼室:保证气流脉动和进气量急剧变化时稳定工作 进气温度传感器:进行空气体积流量的温度修正。 旁通调整螺钉:对空气流量计的输出特性进行微调 CHAPTER 3.2 卡门涡旋式空气流量计 原理:计算涡流发生器后产生的卡门涡旋数测定空气流量 空气流速v=d/St*f 涡旋频率检测方式:反光镜检测方式和超声波检测方式 测量的是体积流量,也需要进行温度修正 CHAPTER 3.3 热式空气流量计 原理:利用发热体和空气之间的热传递现象测量空气流量 空气流量检测方式:主流道检测方式和旁通道检测方式 热式空气流量计测量的是空气的质量流量,无需进行密度修正 CHAPTER 3.3 (2)压力传感器 用于速度密度方式的电子控制汽油喷射系统。另外也用于对大气压力变化进行补偿。普遍采用的是半导体压敏电阻式压力传感器 构造:压力转换元件和把转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痕迹检验复习试题有答案.doc
- 未成年人充值退款起诉书.docx VIP
- 2025年中国移动校园招聘考试笔试题库历年考试试题及答案.docx VIP
- 定量CT在健康管理中的应用指南(2024).pdf
- 《网约车运营管理》教学课件4-5 潜在客户分析及客户忠诚度提升.ppt VIP
- 排水泵房安全检查表.docx
- 我国实现双碳目标面临的现实挑战与对策建议.docx VIP
- 农技指导油菜机械化播栽与收获技术.pdf
- 第15课+列强入侵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中职专用】《中国历史》(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20240416165039.pptx
- 仁爱八年级下册Unit6Topic3SectionC优质公开课.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