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0-3岁婴幼儿护理知识分解
湿疹的护理 防抓伤,继发细菌感染:白天多看护,晚上戴手套 较严重时,医嘱下适当用药,但不宜多用 避免太阳直照 洗脸、洗澡温度不宜过高 可用凉水帮助缓解痒的症状 腹泻 腹泻种类 1、感染型腹泻:病原菌引起 2、非感染型腹泻:喂养护理不当引起消化 功能紊乱 产品在品质保证的情况下不可能引起感染型腹泻,与产品食用有关的腹泻都为非感染型腹泻。 腹泻产生原因 与产品有关原因 1、转奶粉不当 2、初次添加奶粉过多 3、无便秘情况下食用奶伴侣 4、有过敏史的宝宝进食易引起过敏的产品 5、宝宝在其他原因下进食奶粉 (如秋季腹泻、乳糖不耐受宝宝、内含乳糖等) 其他原因 1、腹部受凉、天气过热、饮水过多、突然断奶、喂养不定时等 2、感染:与腹泻宝宝接触(秋季腹泻)、用品消毒不当、吃手、 乳头不清洁、哺乳者进食了感染的食物、冲调时间过长等 3、宝宝生病期或打疫苗期等 腹泻宝宝的喂养原则 暂停新添加的辅食或减少食量 饮食安排少食多餐 每餐饮食单样化(即各种食物分开食用、减少一餐的胃消化负担) 饮食柔软化 减少油脂类食物摄入 腹泻宝宝的特殊喂养 如大便有脂肪颗粒:禁油脂、哺乳者少进食油脂、奶粉稀释,或换吃羊奶粉; 如大便有泡沫、酸臭味:禁糖(如白糖、冰糖、糖果等,但可补充少量葡萄糖)改用去乳糖奶粉(即腹泻奶粉) 如大便有腐臭味:减少蛋白质摄入(奶粉稀释、减少鱼、肉等摄入) 家长疑问 4 宝宝吃奶粉后吐奶 宝宝吃母乳也吐奶 宝宝吃奶后睡醒了仍吐奶 宝宝近期有吐奶 吐奶原因 1 宝宝胃结构特点(4个月前的宝宝) 新生儿胃呈水平状 上口(贲门)松驰 下口(幽门)较紧 容量小 上松下紧的构造使奶水容易溢出 属正常现象 吐奶原因 2 喂养护理原因: 转奶粉过快,宝宝口味不适应 奶粉冲调过稠或奶粉+米粉 喂奶量过多、过快 喂养不定时 奶头过大而致吸入过多空气 喂奶后过多搬动孩子 吐奶原因 3 病理原因 宝宝舌系带过短 肠炎 呼吸道感染(感冒、支气管炎) 幽门肥厚症 如何预防吐奶 喂养护理注意点: 科学转奶粉,不要转得太快; 定时定餐、少食多餐; 每次不要喂得过饱,母乳哺养时,一般喂15-20分钟左右即可; 奶嘴孔不要太大,喂奶时注意不要让奶瓶头部留有空气,以免孩子吸入过多空气; 喂奶时将孩子头部及上身抬高,成45度角,不能平躺着吃; 喂奶后应将孩子竖抱,轻拍后背,直到孩子将胃内空气排出(打咯) 喂奶后减少搬动 喂奶前注意观察宝宝是否鼻腔阻塞,清洁鼻腔 治疗上呼吸道感染 如何区分异常吐奶 正确喂养与护理后仍吐奶严重,体重身高发育受到影响,则考虑幽门肥厚可能; 仍有发烧、腹泻情况---上呼吸道感染、肠炎等 谢 谢! * 婴幼儿一般护理知识培训 育婴知识的种类 婴幼儿护理与喂养知识 孕期保健知识 早期教育知识 让我们一起来了解 1、喂养类基础知识 奶粉喂养知识 辅食添加相关知识 2、喂养中常见问题 便秘的原因与处理方法 湿疹的原因与处理方法 腹泻的原因与处理方法 奶粉喂养基础知识 奶粉喂养知识 1、奶粉日常喂养量: 按奶粉建议喂养表喂养 4个月前按体重计算方法喂养:(120-150)毫升*体重/KG 4个月时800-1000毫升 4个月后每月减100毫升,减至700毫升,持续喂养到1岁 1岁至2岁 建议不少于600毫升 2岁至3岁 建议不少于500毫升 3岁以上 建议不少于350毫升 2、奶粉喂养注意点: (1)按比例冲调 (2)两餐间加喂开水 (3)建议单独冲调不可与其它混合冲调 (4)40-60度温开水冲调 (5)四个月后即时添加辅食 3、科学转奶法: 无论是母乳转奶粉、羊奶转牛奶,或不同品牌间的奶粉转换、不同阶段奶粉转换、不同品项奶粉间转换,都必须是逐渐转换,不可突然转换,因为转换不当会出现两种情况,一是宝宝不吃,二是宝宝肠道无法适应而发生腹泻,转奶过程中还要及时观察大便情况。 牛奶、羊奶与鲜奶的区别 母乳 羊奶 牛奶 鲜奶 蛋白质 蛋白质主要为乳白蛋白,易于吸收 接近母乳化,89%的营养物质都可以被人体吸收 相对于鲜奶更易吸收,而相对母乳仍有距离,只有50%的营养物质可被人体吸收 酪蛋白占80%,人体不吸收酪蛋白 钙磷 比例 钙磷比例合适2:1,钙易于吸收 按近母乳 按近母乳 钙磷比例1:1,不利于钙的吸收,易引起高磷血症 脂肪 不饱和脂肪酸多,脂肪球小易于吸收 不饱和脂肪酸多,脂肪球小易于吸收 去除鲜奶中的饱合脂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