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西北大学文博学考古学系——史前考古学教学大纲
西北大学文博学院考古学系——史前考古学教学大纲
2010-04-25 07:52:22 来自: 仲越超(成功可以复制。)
西北大学文博学院考古学系——史前考古学教学大纲 西北大学文博学院考古学系——史前考古学教学大纲 第一章 史前考古学方法论 第一节 史前考古学及研究对象 一、“史前”与史前考古学 二、史前考古学的研究对象 (一)遗物 (二)遗迹 (三)遗址 第二节 史前考古年代学 一、第四纪地层学 (一)第四纪地质学与史前考古的关系 (二)第四纪 地层划分、对比及地质年代 (三)第四纪地层堆积 二、生物地层学 (一) 古生物化石在考古学研究中的作用 (二)我国常见的第四纪哺乳动物化石 (三) 第四纪哺乳动物群的演化与地层年代的判定 三、考古地层学 (一)考古地层学的基本概念 (二)文化层形成的原理 (三)文化层的划分与地层关系 四、现代科学技术的测定年代方法 第三节 史前考古埋藏学 一、何谓埋藏学 二、影响埋藏的因素 三、埋藏类型及判别 (一)原地埋藏类型 (二)搬运埋藏类型 (三)特殊埋藏类型 四、史前文化遗存的埋藏规律 (一)史前人类对居住地选择的条件 (二)史前文化遗存的埋藏规律 第四节 史前考古学分期与分区 一、中国史前考古的分期 (一)旧石器时代考古分期 (二)新石器时代考古分期 二、中国史前文化的分区研究 (一)文化与文化区 (二)史前文化区系研究历程 (三)中国史前文化的分区 思考题 : 1. 解释 “史前时期”与“史前考古”。 2. 如何依据第四纪地层判别古文化遗存的相对年代? 3. 简述生物地层学方法。 4. 特殊埋藏类型是如何形成的? 5. 简述史前人类对居住地选择的条件。 建议阅读论著: 1. 陈星灿:《中国史前 考古学史研究》,三联书店, 1997 年。 2. 阅俞旦初:《二十世纪初年西方近代考古学思想在中国的介绍和影响》,《考古与文物》 1983 年 4 期。 3. 格林 . 丹尼尔著、黄其煦译:《考古学一百五十年》,文物出版社, 1987 年。 4. 苏秉琦:《关于重建中国史前史的思考》,《中国考古学论丛》科学出版社, 1995 年。 5. 严 文明:《考古遗址发掘中的地层学研究》,《走向 21 世纪的考古学》,三秦出版社, 1997 年。 6. 俞伟超:《关于“考古地层学”问题》,《考古学 文化论集 》 ( 1 ) ,文物出版社, 1987 年。 7. 张忠培:《地层学与类型学的若干问题》,《文物》 1983 年 5 期。 8. 仇士华等:《现代科学技术在考古上的应用》,《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卷》 P:575 ~ 578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85 年。 9. 曹家欣:《第四纪地质》,商务印书馆, 1993 年。 10. 刘东生:《中国的黄土堆积》,科学出版社, 1965 年。 11. 张光直:《考古学专题六讲》,文物出版社, 1986 年 12. 尤玉柱:《史前考古堆藏学概论》,文物出版社, 1989 年。 第二章 史前环境 第一节 环境考古学及其理论与方法 一、何谓环境考古学 二、环境考古学研究的理论 第二节 环境考古学研究的方法 一、地质环境考古方法 二、动物环境考古方法 三、植物环境考古方法 第三节 史前考古与古环境研究的关系 一、文化的多样性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二、文化的变化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三、遗址分析与古环境研究的关系 四、文化传播与古环境研究的关系 五、考古学研究对古环境研究的作用 第四节 中国史前时期自然环境的基本特征 一、中国史前自然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 二、中国史前时期的气候演变的基本特征 思考题: 1. 简述环境考古学的理论。 2. 如何利用动物化石复原古生态环境? 3. 简述孢粉分析法。 4. 简述史前文化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5. 简述考古学研究对古环境研究的作用。 建议阅读论著: 1. 荆志淳:《西方环境考古学简介》,《环境考古研究》第一辑,科学出版社 1991 年。 2. 严文明:《环境考古学研究展望》,《走向 21 世纪的考古学》,三秦出版社。 1997 年。 3. 刘东生等:《黄土与环境》,科学出版社, 1985 年。 4. 曹家欣:《第四纪地质》,商务印书馆, 1983 年。 5. 夏正楷:《第四纪环境学》,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7 年。 6. 钱林清主编:《黄土高原气候》,气象出版社 1991 年。 7. 裴文中:《中国原始人类的生活环境》,《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 1960 年 1 期。 8. 周昆叔等:《花粉分析法及其在考古学中的运用》,《考古》 1975 年 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汉得微扬-西凤酒CRM项目投标建议方案 20170106.pptx VIP
- 信用证试题库及答案.doc VIP
- 汉得信息_陆家嘴商业地产项目_投标文件_V2.02.pptx
- 医疗器械体系文件-软件部署管理规定.doc VIP
- WPS Office2019办公应用教程课件 项目四 WPS文字的图文混排.pptx VIP
- 汉得信息_陆家嘴商业地产项目_投标文件_V0.03.pptx
- 国家税务总局就非居民企业间接转让中国财产的税务问题予以进一步明确.doc VIP
- 故事大全:科学家的故事_名人故事:名人科学家的故事.doc VIP
- 35kV开关柜安装施工方案.doc VIP
- 食材验收制度.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