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卫生用纺织品资料.ppt

  1. 1、本文档共4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医疗卫生用纺织品资料

5.1各种缝合线的开发应用情况 早期使用的缝合线多为棉线和丝线,特别是丝线缝合线具有良好的使用价值,至今仍沿用。这类缝合线有捻制线和编织线之分,与捻制线相比,编织线质地柔软、粗细均匀、抗张强力高、不易绽线,不引起人体组织反应,因而仍作为缝合线的一个主要品种在国内外广泛应用。 合成纤维缝合线于20世纪40年代开始应用,合成纤维作缝合线,比天然纤维强度高,不易断线,吸湿性低,消毒方便,感染率低,且能与缝针一体化。这类缝合线有单丝和复丝两种,为提高其光滑性,多用氟树脂和硅树脂进行涂层。国内缝合线较多采用锦纶和聚酯;国外多采用聚丙烯,并制成中空型,这种缝合线强度大、体积质量低、不吸水、抗酸碱、无异物反应,且表面光滑,缝过的组织流畅,缝线留在人体内非常稳定。 生物吸收性缝合线:基于手术初期保持高强度和术后不必拆线的需求,生物吸收性缝合线相继出现。最早使用的生物吸收性缝合线是羊肠线,它是由羊肠粘膜和牛肠粘膜内的胶原加工而成。但这种缝合线柔韧性欠佳、组织反应大,在消化液或感染环境中抗张强力很快降低甚至断裂,因而逐步被新型的生物吸收性缝合线所取代。聚乙交酯缝合线是继羊肠线之后,应用最早和最广的一个品种,商品名泰克松(Dexon),1970年即已实用化。它在人体内存留强度大,在缝合7-11天的伤口愈合期内能保持高抗张强度。聚二氧杂环己酮缝合线,英文缩写PDS,由美国埃瑟肯公司于20世纪70年代后期开发,已行销于国际市场。这一材料的分子链上有醚键,柔软性高;单丝抗张强力高,甚至高于聚丙烯缝合线;与组织摩擦力小,不需涂层;在人体内强度保留率高,手术28天后,强度保留率仍高达70%。 甲壳素是从甲壳类、昆虫类低等动物体中提取的多糖类物质。日本尤尼奇卡公司于20世纪90年代将这一材料纺成纤维,制成缝合线,开发出生物吸收性缝合线的一个新品种。这种缝合线无色而有光泽,有蚕丝手感,能在25天左右被人体吸收;还对胰液、胆液等碱性消化液有良好的耐力,更适用于这些部位的手术。 5.2 手术服的开发和应用情况 手术服的材料、加工及性能要求: 手术服是一种主要的医用纺织品,手术服所用材料有棉、聚酯、聚酯混纺,加工成传统的机织物和非织造布制成手术服。它在要求具有无菌、无尘和耐消毒性的基础上,还要求具有隔菌性和舒适性。当手术室环境和手术器械符合无菌要求之后,手术操作者则成为术后感染的细菌源,即使是体部、腕部的轻微动作,也能在每分钟内产生1x106个0.3微米以上的微尘。所谓隔菌性,就是在手术室的消毒区和人体非消毒区之间形成屏障,用以阻隔人体携带的细菌向手术区域转移。根据这一要求,手术服应具有拒水性,防止受血液、体液和冲洗液的浸湿而形成细菌的通路。另一方面,手术服的领口部、腕部和腰部要用弹性织物进行密封,防止细菌随空气流通而扩散,为保证手术服的舒适性,必须要具备很好的透湿性能。 自非织造技术发展以来,非织造手术服的使用率不断增加,其中,用即弃产品占有越来越大的比重。在重大手术中,大多采用用即弃手术服。目前,开发非织造手术服,以射流成网技术为主。由于高压喷射作用,织物表面绒毛极少,由于纤维缠结没有粘合点,织物柔软,布面摩擦噪音小。纺粘法非织造布也有很好的应用前景,特别是高密度纺粘非织造布,不仅纤维细,手感柔软,孔隙小而均匀,而且绒毛少,甚至比射流成网非织造布的绒毛脱落量还低。熔喷非织造布的直径更细,加之结构紧密,可形成良好的隔菌性和防水透湿性。 在用即弃型非织造手术服发展的同时,各种耐用型高性能手术服也相继出现。日本开发的高密度棉塔夫绸,美国开发的高密度聚酯机织物都已用于制作手术服投放市场。这类织物除结构紧密外,还要进行后整理使其附着拒水剂、阻燃剂等功能剂,并于干燥后进行高温轧制,这样手术服就不仅具有隔菌性和防水透湿性,而且还具有美观性和其他功能性,还能反复水洗,干燥和高温消毒。 5.3 人工血管的开发应用情况 5.3.1 发展状况: 随着血管外科手术的发展,对于血管病变、硬化、栓塞等症状,都能使用异体血管或人工血管进行移植和修复。自1952年世界上开始用高分子材料制作人工血管进行动物试验以来,至今,已作为广泛用于临床的材料,被世界各国普遍采用,在医疗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5.3.2 人工血管的结构和性能特点: 当人工血管和人体血管缝合后,人工血管内壁在血液流通中附着各种血液成分,逐渐形成具有血液相容性的假内膜,其外壁也逐渐形成人体结缔组织而被固定。这种结构与人体血管的内外膜结构非常相似。 人工血管具有合理的孔隙度对其内外膜长成非常重要。孔隙过大,血液渗出量大

文档评论(0)

ccx5585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