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揭阳市第三中学人教版高二历史必修三课件:第2课“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pptVIP

广东省揭阳市第三中学人教版高二历史必修三课件:第2课“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广东省揭阳市第三中学人教版高二历史必修三课件:第2课“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思想文化随着社会经济政治的变化而发展,即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同时当某种思想文化适应时代需要时,便容易被统治者所接受,也就能够有力的推动经济政治乃至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发展。 任何一种思想都要不断发展完善,在吸收融合诸多文化因素中丰富,否则将失去生命力 1、汉武帝的尊儒措施 ①肯定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 ②起用儒者参政; ③兴办太学和建立地方教育体系,确立儒家经典成为教科书,儒家逐渐垄断教育 ◇太学里教什么内容? ◇太学旨在培养什么人才? ◇太学对人才是否有吸引力?为什么? 三、儒学成为正统(笔记) 注:太学是地主阶级培养统治人才的正式官立大学。 2、独尊儒术的影响 积极: 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逐渐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三、儒学成为正统(笔记) ……秦始皇不让天下人读书……” ① ——顾颉刚《秦始皇传》 汉武帝 诱导天下人读一种书。 秦始皇“焚书坑儒”给后世留下这样的印象: 注:①秦始皇实际上是让天下人“以吏为师”,只读政府许可的书。 为了适应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都属于思想文化专制的需要。 2、独尊儒术的影响 积极: 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逐渐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消极:儒学独尊,遏制了思想的自由发展 三、儒学成为正统(笔记) 小故事·大道理 明朝中叶,弘治皇帝(1488-1505)的舅舅张鹤龄屡次违反宫中规矩随意进出皇宫,太监何文鼎想依法诛之。结果被皇帝知晓,于是下令收捕太监何文鼎,并亲自审讯—— 弘治皇帝:汝内臣安能如此,是谁主使? 何文鼎:主使者二人,皇上亦无之何! 弘治皇帝:彼为何人而我无之何? 何文鼎:孔子、孟子 弘治皇帝:孔孟古之圣贤,如何主使: 何文鼎:孔孟著书,教人为忠为孝,臣自幼读孔孟之书,乃敢尽忠。 ——摘编自《皇明纪略》《苑落集》《万历野获编》 问题:何文鼎是明朝一太监,居然也能满口孔孟之道,说明了什么? “他”的命运 自从儒家成为官方承认的学问,并可以作为晋身之阶以后,表面上看来儒家是胜利了,但实际上却使它逐渐丧失了其独立的批评与自由,儒生成了皇权之下的官员。 ——葛兆光《中国思想史》 儒学被确立为正统思想,只是顺应了统治者的需要 * 问题一:刘邦为什么不高兴(感觉没面子,不尊重他。师:刘邦为什么这么小心眼呢?这些功臣都是兄弟哥儿们呀,一起打天下,现在乐呵一下有何不可?) 问题二:儒学有什么功用?(规范礼仪秩序) 刘邦从此青睐儒学。但是,由于汉朝初年社会经济发展都还处于百废待兴,而黄老的无为思想最适合人民需要休养生息。因此当时儒学不能得到独尊。但不管怎么说,儒家学说在汉朝已经复兴。 * 汉武帝时期,社会经济已经有了较大发展,而汉武帝即位时年仅16岁,亲政时也才21岁,是一个血气方刚的青年皇帝,他极想改变这一局面,即位之初便广招人才,希望给他提出有用的建议,这时,一个儒生走上了历史的舞台,他就是…… 董仲舒是一介儒生,但他提出的建议却帮助汉武帝成就霸业。他都提了些什么建议呢?我们一条条来看。 * * 董仲舒向汉武帝提了哪些建议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春秋》大一统……”,大家说这条汉武帝会喜欢吗?为什么?引导学生联系汉武帝当时所面临的情况。 “天子受命于天”,这条汉武帝会喜欢吗?为什么? 追问:1、上天把权力委托给皇帝是让皇帝做什么?——儒家的教育感化 2、君权天授是否意味着皇帝可以为所欲为吗? 说了这一切,董仲舒水到渠成地抛出一个核心目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 * 叔孙通通过儒家的礼乐秩序来烘托君主的权威,却没有解释皇帝凭什么就尊?这就出现了一个很大的理论漏洞:如果皇帝就意味着尊,那么岂不是鼓励人人都当皇帝?刘邦恰恰就面临这样的困境:手下的一个功臣叫英布,后来造反,刘邦问他:何苦而反?英布回答的很直接:想当皇帝啊!要命的是,当时想当也有能力当皇帝的绝非一个英布。这是汉初的疆域图,图中阴影部分都是诸侯国,是皇帝不能直接控制的地方,离心力极大,经常叛乱!一直到70年后汉武帝即位时,这个问题仍然严重! 不过武帝即位时,汉代经济有所恢复,中央政府也比刘邦时期强大不少。而武帝即位才16岁,亲政也才21岁,面对这样的问题,这个青年皇帝雄心勃勃,忙着招揽人才,替他出个主意,解决老祖宗留下的眼前还一直存在的棘手问题!这时,有个人走上了历史舞台,他就是董仲舒…… * 太学仅仅是中央官学,当时汉代的官学还有地方官学,而除了官学之外还有私学,而太学的好处就是更容易跻身仕途,而地方官学及私学跻身仕途需要通过另一个途径——察举制。在汉武帝独尊儒学之后,察举制的众多科目中两个科目越来越重要:孝廉跟明经 * 太学仅仅是中央官学,当时汉代的官学还有地方官学,而除了官学之外还有私学,而太学的好处就是更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langhua201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