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安庆一中09-1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缺答案.docVIP

安徽省安庆一中09-1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缺答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安徽省安庆一中09-1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缺答案

安庆一中09-10学年高一语文期中试 考试时间:120分钟 满分:100分 第Ⅰ卷(阅读题 共42分) 一、(14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题。 萧铣据荆州,遣靖安辑之。其年八月,集兵于夔州。铣以时属秋潦,江水泛涨,三峡路险,必谓靖不能进,遂休兵不设备。九月,靖乃率师而进,将下峡,诸将皆请停兵以待水退。靖曰:“兵贵神速,机不可失,若乘水涨之势,倏忽至城下,所谓疾雷不及掩耳,此兵家上策。纵彼知我,仓卒征兵,无以应敌,此必成擒也。”进兵至夷陵。铣将文士弘率精兵数万屯清江,靖纵兵击破之。至江陵,屯营于城下,铣甚惧,始征兵于江南,果不能至。靖又破其骁将杨君茂、郑文秀。铣遣使请降,靖即入据其城,号令严肃,军无私焉。 或请籍铣将拒战者之赀,以赏将士,靖曰:“王者之师,义存吊伐,百姓既受驱逼,拒战岂其所愿?宜弘宽大,以慰远近之心。降而籍之,恐非救焚拯溺之义。但恐自此以南城镇各坚守不下,非计之善。”于是遂止。江流之城闻之,莫不争下。以功授上柱国。太宗嗣位,拜兵部尚书。 突厥诸部离叛,朝廷将图进取,以靖为代州行军总管,率骁骑三千,自马邑出其不意,直趋恶阳岭以逼之。突利可汗不虞于靖,见官军奄至,于是大惧,相谓曰:“唐兵若不倾国而来,靖岂敢孤军而至?”一日数惊。靖候知之,潜令间谍离其心腹,其所亲康苏密来降。四年,靖进击定襄,破之,可汗仅以身遁。太宗尝谓曰:“昔李陵提步卒五千,不免身降匈奴,尚得书名竹帛。卿以三千轻骑深入虏庭,克复定襄,威振北狄,古今所未有,足报往年渭水之役”。   (选自《旧唐书?李靖传》,有删改。) 1.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遣靖安辑之 辑:安抚。 B.军无私焉 私:偏私。   C.凋朱颜 凋:使动用法,使……凋谢。 D.生非异 生:通“性”,资质、禀赋。 2.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其年八月 其,副词,那么。 B.申之以孝悌之义 以:介词,凭借。 C.而神明自得 而:连词,表承接关系。 D. 难于上青天 于:介词,从。 3.下面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李靖从小就有文采武略和远大志向。他看出李渊有经营天下的志向,就自己锁住城门,上奏请求变革,将到扬州去见炀帝。李渊抓住他,要杀他,他豪言壮语解脱了自己。    B.萧铣占据荆州称帝。高祖命李靖平定。李靖在夔州集结军队,趁秋汛涨水,三峡路险,萧铣松防之机,疾雷不及掩耳,打败萧铣。又采用宽大政策,使江汉一带纷纷投降。    C.平定萧铣之后,李靖凭借战功被授予上柱国的官职。太宗继位,任为兵部尚书。    D.太宗准备对突厥用兵,任命李靖为代州道行军总管。他率领骁骑三千,出敌不意,插到恶阳岭,使敌人十分惊慌,最后克复定襄,威震北狄,受到太宗的称赞。 阅读下面这首,完成~题。 Ràng,瀼水分西瀼、东瀼;在今四川省奉节县境)一处草堂中。草堂前有几棵枣树,西邻的一个贫穷的寡妇常来打枣,杜甫从不干涉。后来,杜甫将草堂让给一位吴姓亲戚(即诗中吴郎),自己搬到十余里外的东屯去了。不料这位吴郎一来就在草堂外围插上篱笆,禁止打枣。寡妇向杜甫诉说,杜甫便写了这首诗去劝告吴郎。此前杜甫给吴郎写过一首诗,所以此诗题为《又呈吴郎》。吴郎年辈比杜甫小,杜甫不说“又简吴郎”,而有意用“呈”字,是为了让吴郎易于接受诗中所劝。②只缘恐惧转须亲:诗人看到老妇扑枣时心怀恐惧,故而非但不加干涉,反而尽力显得和善些,让她安心打枣。 4、请结合尾联说说造成老妇生活困穷的深层原因有哪些。(3分) 答: 5、大历二年(767)的重阳节,杜甫约其远亲吴郎饮酒,吴郎因事未至。杜甫独自登高,即景伤怀,留下了千古名篇《登高》。请回忆这首诗,谈谈你对其尾联中“艰难”的理解。(2分) 答: 6、比较《登高》与《又呈吴郎》,说说它们反映了作者当时什么样的思想感情。(3分) 答: 二、(11分)琵琶行并序    (1)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答:    (2)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cby2016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