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锆溶胶有机无机杂化体系的研究-中山大学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doc
锆溶胶有机/无机杂化体系的研究
胡雅琴 崔艳艳 曾兆华*
中山大学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高分子所 510275
摘 要 本论文利用溶胶-凝胶法将有机物与无机物通过共价键相结合,从而制备紫外光固化耐磨涂料。控制溶胶-凝胶的反应条件可以形成稳定的溶胶,接着混入树脂,然后将加入光引发剂的稳定体系进行紫外光固化,得到耐磨涂料。合成了不同pH值的溶胶和不同有机/无机质量比的有机/无机杂化体系,用FTIR、TEM等手段表征,比较制备条件对溶胶及杂化体系的影响。
关键词 溶胶-凝胶法 锆溶胶 有机/无机杂化体系 紫外光固化
1.引言
紫外光(UV)固化涂料及其涂装技术是80年代兴起的表面处理新技术。该涂料利用紫外光辐射引发树脂固化,与现有的热固化涂料相比,具有固化快,节能,常温固化,污染少,涂层性能优越等有点,是新一代绿色化工产品。
在一些应用场合,要求紫外光固化涂料具有优良的耐磨性。利用溶胶-凝胶法(Sol-gel process)制备有机-无机杂化体系是提高涂料耐磨性的最新途径。所得涂层既保留了有机涂料的特性,又引入了无机材料的高耐磨性能。
本文利用氧氯化锆水解缩合制备氧化锆溶胶,然后将其与感光树脂混合,得到具有良好耐磨性的有机/无机杂化紫外光固化涂料。溶胶制备中加入γ-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TMSPM)共同水解缩合,使所得的溶胶带有光敏基团,同时,采用带光敏基团的丙烯酸-N,N-二甲胺乙酯(DM)调节pH值。这样,在光照时这些光敏性基团能与感光树脂共聚固化,从而实现有机相与无机相的共价键结合。
2.实验
2.1主要试剂及原料
2.2实验部分
2.2.1锆溶胶的制备和改性
将ZrOCl2·8H2O与适量乙醇置于三颈瓶中,于35℃水浴加热。ZrOCl2·8H2O刚开始不溶于乙醇,经电磁搅拌后,逐渐由乳白色悬浊液变得无色澄清透明。再搅拌一个小时后,加入少量乙酰丙酮,滴入γ-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TMSPM)。继续搅拌半个小时,然后DM与少量乙醇混合均匀后缓慢滴入,在滴入过程中不断搅拌,滴加速度要慢。滴加过程中跟踪测量反应液pH值的变化,并分别得到不同pH值(Ph=2、3、4、5)的锆溶胶,继续搅拌一个小时,最终得到淡黄色澄清透明锆溶胶,稳定性较好。
2.2.2环氧丙烯酸酯杂化体系的制备
在室温下,向环氧丙烯酸树脂里滴加锆溶胶(其中环氧丙烯酸树脂/锆溶胶的重量比定为参数f),剧烈搅拌直至体系均匀透明为止,得到环氧丙烯酸树脂/锆溶胶杂化体系,加入少量活性稀释剂HDDA,然后加入占杂化体系质量2.5%的光引发剂184,搅拌均匀。
2.2.3光固化膜的制备
3.1 Sol-Gel反应产物的红外光谱分析
图1氧氯化锆(a)和锆溶胶(b)的FTIR图 图2不同pH值的锆溶胶的FTIR图
3.2 Sol-Gel反应产物的电子透射电镜
图3为锆溶胶的透射电镜照片。在透射电镜中,重原子锆与基体形成反差,锆原子较密的区域为黑色。由于从溶胶制备得到的电镜试样厚度较大,影响了电镜图像的反差。图中的黑点为锆密集的区域,应为溶胶颗粒,可以看到,颗粒粒径在10nm左右,有轻微的团聚现象。
3.3有机/无机杂化体系
3.3.1有机/无机杂化体系的光固化行为
有机/无机杂化体系涂膜后,在紫外光固化机上曝光十几秒即固化成干膜。图4比较了 3.3.2 有机/无机杂化体系的透射电镜
有机/无机杂化体系的透射电镜(TEM)如图5所示。可以看到该体系的溶胶团聚得比较厉害,可能的原因是在树脂有机相中溶胶粒子聚集倾向更强,同时,由于超声振荡时间不够,所以粒子团聚在一起。但是在边缘仍然可以看到纳米级别的锆溶胶粒子,粒径大小在10nm以下。
3.2.3光固化的综合性能
表1为各种pH值下不同f的有机/无机杂化体系的固化膜的综合性能,该有机/无机杂化体系的硬度大体上较高。随着有机/无机体系中f的减小,体系的硬度有增大趋势,这是因为杂化体系中无机部分较有机部分坚硬,随着溶胶即无机部分质量分数的增加,硬度也会相应地增加。涂膜的附着力不太理想,且随着体系中溶胶即无机部分含量的增加,附着力呈减弱趋势。另外,pH值大,则附着力也较大。该有机/无机杂化体系的冲击强度较好,基本都达到50kg·cm以上。同时,随着pH值的增大,柔韧性呈减弱趋势。相对来说,f值对柔韧性影响不太明显,大体上当无机成分增多时柔韧性下降。
不同f的有机/无机杂化体系的耐磨性如图5所示。整个体系的耐磨性较好,其中f为1:1的体系耐磨性最好,1:2和2:1体系的稍差,而且后两者的耐磨性差不多。这是因为f小的体系硬度较好,而柔韧性和附着力稍差,f大的体系柔韧性和附着力较好,而硬度稍差,而耐磨性是这些性能的综合效应,因此随着f的增减没有简单的增减关系,而是在两者皆有兼顾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