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消化和吸收PPT方案
学习目标 消化:食物在消化道内被加工、分解的过程. 机械性消化:通过消化道的运动 化学性消化:通过消化液中消化酶作用 吸收:已消化物质以及水、维生素和无机盐进入血液和淋巴的过程. 消化器官活动的反射性调节 1 、非条件反射 2 、条件反射 三.大肠的运动和排便 1、袋状往返运动 2、分节或多袋推进运动 3、蠕动 章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一)大肠的运动 粪便刺激直肠壁感受器 大脑皮层、脊髓骶段 传入神经 排便中枢 传出神经 效应器 盆神经、腹下神经 盆神经(+) 阴部神经(-) 结、直肠收缩,肛门内括约肌舒张 肛门外括约肌舒张 排便 (二)排便反射及大便失禁 章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大便失禁 一、吸收的部位 1.口腔:不吸收 2.胃:吸收少量的H2O和酒精 3.小肠 空肠:是消化吸收主要部位 回肠:只吸收胆盐、VitB12 第六节 吸 收 章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二、小肠是食物吸收主要部位的原因 1.吸收面积大 2.食物停留时间长 3.毛细血管和淋巴管丰富 4.食物已被充分消化 章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5.分节运动有利于营养充分接触吸收面 三、主要营养物质的吸收 1.糖:单糖形式、继发性主动转运、经血液途径 (一)有机物的吸收 2.蛋白质:AA形式、继发主动转运、经血液途径 章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3.脂肪:转运方式较复杂 长链脂肪酸、甘油一酯经淋巴途径 短链脂肪酸经血液途径。 章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4.胆固醇:吸收过程和吸收途径与长链脂肪酸相同 1、H2O的吸收:8-10L/日,被动吸收,以渗透方式进行 2.Na+的吸收: 主动、 Na+泵供能 (二)水、无机盐和维生素的吸收 3.铁的吸收:1mg/日, 必须是2+,VitC、 HCl促其吸收 4.Ca2+的吸收: 离子钙易吸收。 VitD、HCl促其吸收 章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5.维生素的吸收: 水溶性维生素:扩散方式 VitB12 内因子帮助 脂溶性维生素:胆盐帮助 章目录 上一页 * 说出消化、吸收的概念 说出胃肠激素及其生理作用 说出唾液、胃液、胰液和胆汁主要成分及作用 比较胃、小肠、大肠的运动形式 综述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的消化过程 说出主要营养物质的吸收形式、主要部位和转运途径。 下一页 第一节 概述 第六章 消化和吸收 第二节 口腔内消化 第三节 胃内消化 第四节 小肠内消化 第五节 大肠内消化 第六节 吸收 下一页 (F) 消化道 消化腺 第一节 概 述 第六章 消化和吸收 章目录 下一页 上一页 章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水、维生素和无机盐: 直接吸收 蛋白质(F) 碳水化合物 脂肪 消化 吸收 废物排出 机械性消化 化学性消化 章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第二节 口腔内消化 一.唾液及其作用 腮腺 颌下腺导管 颌下腺 咀嚼肌 舌下腺 腮腺导管 章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一)唾液的性质及成分 溶菌酶 — 杀菌 唾液淀粉酶:淀粉—麦芽糖 唾液腺 分泌唾液 无色、无味、中性液 H2O: 占99% 无机物 有机物 章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二)唾液的作用 1. 湿润食物利于消化 2. 清除食物残渣,润滑保护口腔 3. 分解淀粉为麦芽糖 4. 杀菌作用 口(2) 章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二.咀嚼与吞咽 口(3)-2,3(m ) (一)咀嚼:随意性的反射动作 机械性消化食物并使食物与唾液混合。 (二)吞咽:三期 第一期:口腔—胃 随意性 第二期:咽—食管上端 反射 第三期:食管下端—胃 蠕动 蠕动是消化管共有的一种运动形式 章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胃(1)-1,2(s) 一.胃液的分泌 主细胞 G 细胞 壁细胞 粘液细胞 章目录 第三节 胃内消化 上一页 下一页 泌酸腺 幽门腺 贲门腺 胃腺 (一)胃液的性质、成分和作用 粘液细胞:粘液 壁细胞:胃酸、内因子 主细胞:胃蛋白酶原 胃液:无色、无味、酸性(pH 0.9-1.5) 章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1、盐酸: (二)胃液的生理作用 杀灭进入胃内的细菌 促胰液、胆汁、小肠液分泌 促Fe2+和Ca2+的吸收 激活胃蛋白酶原,为酶活动提供最适pH环境 使蛋白质变性易于消化 章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2、胃蛋白酶原 胃(4)-4,5(s) HCl和自身激活 胃蛋白酶原 胃蛋白酶 Ph2 活性最强 — Ph 5 失活 蛋白质 示和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第一单元龙的传人第1课我的名字 教案(表格式)一年级美术人教版(2024版).docx
- 广州数控GSK988Ti系列 编程操作手册2017年1月.pdf
- 台达伺服ASDA-AB系列应用技术手册.pdf
- (宪法)完整版课件.ppt
- 20241103-高盛-美国经济分析:2025年消费支出展望,回归正常稳健增速(摘要).docx VIP
- 高盛-中国房地产行业2025年展望-触底在望(摘要).pdf VIP
- 张毅—潜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三)课件.pptx VIP
- 茶文化考核试题及答案.pdf VIP
- 人教版(2024)七年级地理上册4.2《气温的变化与分布》优质课件.pptx
-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2空气占据空间吗 (说课课件)(共13张PPT).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