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第二节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重点.pptVIP

第四章第二节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重点.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四章第二节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重点

5、变形虫的任何部位都能伸出伪足,人体某些白细胞能吞噬病菌,这些生理过程的完成都依赖于细胞膜的( ) A 保护作用 B 一定的流动性 C 主动运输 D 选择透过性 6、下列物质中,不能横穿细胞膜进出细胞的是( ) A 维生素D和性激素 B 水和尿素 C 氨基酸和葡萄糖 D 酶和胰岛素 4、下列有关膜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膜主要由蛋白质分子和磷脂分子组成 B.核膜和内质网膜在结构上有密切联系 C.线粒体膜和叶绿体膜中的蛋白质分子是相同的 D.细胞膜中的大多数蛋白质分子和磷脂分子不是 静止的 5、根毛细胞的细胞液浓度最大的植物,分布在 A.热带雨林 B.荒漠 C.草原     D.森林 C B * * * 本节聚焦 1、细胞膜的分子组成 2、细胞膜的结构模型 3、细胞膜的功能 4、细胞壁的组成成分与功能 第三章 细胞的结构 科学家用显微注射器将一种叫做伊红的物质注入变形虫体内,伊红很快扩散到整个细胞,却不能逸出细胞。 伊红为什么不会逸出细胞? 此实验说明了什么? 动动脑筋 细胞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它有边界 请从下面细胞中选出符合研究细胞膜的细胞,并说明理由 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 高等动物细胞 高等植物细胞 细菌 哈哈!我知道了: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因此选择动物细胞!科学家用哺乳动物红细胞作为制备细胞膜的材料的原因是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中没有细胞核和众多的细胞器! 等渗状态 正常形态的红细胞 吸水后胀破的红细胞 实验原理: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吸水胀破 思考讨论:如何从混合液中分离出纯度较高的细胞膜? 细胞破裂后细胞内物质流出,细胞膜和细胞质中的其他结构质量不一样,可以采用差速离心的方法将细胞膜与其他物质分开,得到较纯的细胞膜。 重 温 科学家对细胞膜组成的 探索历程 细胞膜的主要成分 脂质(磷脂最丰富) 大约占50% 蛋白质 大约占40% 糖类 大约占2%—10% 时间:19世纪末 1895年 人物:欧文顿(E.Overton) 实验:用500多种化学物质对植物细胞的通透性进行上万次的实验,发现凡是溶于脂质的物质,比不能溶于脂质的物质更容易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 资料一 不溶于脂质的物质 溶于脂质的物质 细胞膜 提出假说: 膜是由脂质组成的 时间:1925年 人物:荷兰科学家Gorter和Grendel 实验:用丙酮从人的红细胞中提取脂质,在空气-水界面上铺成单层分子,测得单分子层面积是红细胞表面积的2倍. 提出假说: 资料二 细胞膜中的脂质分子必然为连续的两层! 铺成单分子层后 亲水头部 疏水尾部 磷脂是一种由甘油,脂肪酸和磷酸所组成的分子,磷酸“头”部是亲水的,脂肪酸“尾”部是疏水的。 想一想: 磷脂分子在空气-水界面上会怎么样铺展? 亲水的“头部”与水接触,疏水的“尾巴”远离水,朝向空气的一面,在水空气界面上铺展成单分子层 空气 单位膜模型的提出 细胞膜的两侧都有水环境存在,同学们尝试着大胆的推测和想象一下在这样的环境中,磷脂分子在细胞膜中可能是怎样排布的呢? 你从以上实验中能得出什么结论? 动动脑筋 科学家对细胞膜化学成分深层分析发现,细胞膜会被蛋白酶分解(提示:蛋白酶是生物体内普遍存在的只对蛋白质分解起催化作用的物质)。 细胞膜的组成成分中还含有蛋白质 资料三 时间:1959年 人物:罗伯特森(J.D.Robertsen) 实验:在电子显微镜下看到细胞膜由“暗—亮—暗”的三层结构构成 提出假说:生物膜是由“蛋白质—脂质—蛋白质” 的三层结构模型. 资料四 这种“三明治”结构模型有什么不足? 把生物膜描述为静态的刚性结构,这显然与膜功能的多样性相矛盾,无法解释变形虫的变形运动和细胞的生长等生命活动。 思考 蛋白质 蛋白质 脂质 单位膜模型 时间:1970年 人物:Larry Frye等 实验:将人和鼠的细胞膜用不同的荧光抗体标记后, 让两种细胞融合,杂交细胞的一半发红色荧光、另一半 发绿色荧光,放置一段时间后发现两种荧光抗体均匀分布 提出假说: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资料五 实例还有那些? 蛋白质分子 时间:1972年 人物:桑格和 尼克森 提出:流动镶嵌模型 磷脂双分子层 二、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 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 成分: 基本支架: 蛋白质排布方式: 结构特点: 功能特点:

文档评论(0)

2232文档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