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市场营销观念 市场营销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首先是生产观念,产生于20世纪初。当时,社会生产力低下,处于短缺经济和卖方市场,许多产品供不应求。企业认为:消费者喜爱那些可以随处得到、价格低廉的产品,厂商的的主要任务就是加大马力生产,扩大产量、降低成本,让消费者买得到、买得起。当时的经营思想是“我生产什么,商家就卖什么,顾客就买什么”。福特公司的T型车是这一时期的典型代表 随着生产的发展,产品供应增加,消费者有了一定的选择余地,市场竞争也出现了。谁会是竞争的优胜者呢?大多数企业还是从产品出发,通过不断改进产品(提高质量、增加品种、开发特色),力图以质取胜。产品观念更加重视质量问题,比生产观念有所进步。但往往过度关注现有的产品,而忽视了更加广阔的市场需求,患上“营销近视症”。福特T型车由于长期固守固定的样式,甚至只生产一种颜色,拒绝接受改进建议,而被后来的雪弗莱超越,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危机席卷西方世界,产品普遍出现过剩。许多企业发现,他们精心打造的名优特产品,也面临严峻挑战。消费者好像都存在购买惰性和抗衡心理,如果不积极推销、大力劝说,就没有人主动和自愿购买。因此,企业纷纷将关注的要点转移到“如何将现有产品推销出去?”,信奉“好坏都要靠吆喝”的经营思想。一时间,各种推销术非常盛行,推销观念应运而生。然而,在强力推销的压力下,消费者往往购买了并不需要或者不适合的产品,加上业务员的扩大宣传、过度承诺,交易诚信严重动摇。“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消费者出于自我保护,不再轻信广告宣传,哪怕是真的!因此,单纯的推销观念,对企业来说,无异于杀鸡取卵,慢性自杀。 大家来看这个页面,在推销概念盛行时期,这是经常会出现的普遍现象。 到了20世纪50年代,随着二战结束和战后生产的恢复,市场产品的供应量迅速增加,买方市场逐渐形成。企业发现,仅靠重视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已经保证不了组织目标的实现。再好的产品、再多的促销,如果不是消费者需要的,也很难占领市场。只有“准确确定目标市场的需要和欲望,并且比竞争对手更有效地满足这些愿望”,才是制胜的关键。“顾客就是上帝”,代表了新的经营思想。企业的任务不再是“生产产品并设法推销出去”,而是“发现需求并有效满足需求”。与之前的123相比,市场营销观念有了质的突破,被称为“营销发展史上的革命。” 然而,即使在这种观念下,也同样存在问题和隐患。集中体现在满足消费者利益、获取企业利润与保护社会整体利益、长远利益的矛盾,如资源的过度利用、环境和生态问题等。 为解决市场营销观念的不足,到了70年代,有专家提出社会市场营销观念的理论,认为:“ 企业的…应该…… ”,从维护消费者、企业和社会公众的共同利益出发,通过消费者满意、社会满意获取企业利润,实现三者的平衡和协调。 好,以上是五种营销观念的发展概况。我们再回头做一下总结: 概括来说,传统观念是以产品为出发点,通过增产、推销、扩大销售获利;现代观念则是以顾客需求为出发点,通过整体营销、 满足需求来获利。传统观念下的产销关系是以产定销,现代观念下则是以需定产、产需结合。 关于市场营销观念的基本知识介绍完了,下面请大家一起看一段视频。 视频看完了,从《酒家传奇》的故事里,你得到哪些新的启发?进入21世纪,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知识信息爆炸性增长,网络无处不在。市场营销观念又有哪些新的发展?请大家课后查阅最新资料,得出你自己的学习结论。 市场营销 模块一 走进市场 认识营销 单元2 市场营销观念 目录 1. 市场营销观念的含义 2. 市场营销观念的演变 3. 五种营销观念的比较 4. 传统与现代观念的区别 观念与命运的故事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两个乡下人,外出打工。一个去上海,一个去北京。可是在候车厅等车时,两个人都改变了主意。因为邻座的人议论说上海人精明,给外地人带路都收费;北京人质朴,见吃不上饭的人,不仅给馒头,还送旧衣服。 想去上海的人想:还是北京好,挣不到钱也饿不死,幸亏车还没开,不然就掉进了火坑! 去北京的人想:还是上海好,给人带路都能挣钱,还有什么不能挣钱的?幸亏还未上车,不然真失去一次致富的机会。 于是他们在退票处相遇了。原来要去北京的得到了去上海的票,原来要去上海得到了去北京的票。 去北京的人发现,北京果然好。刚来的一个月,什么都没干,竟然也没饿着。因为银行大厅里的纯净水可以白喝,大商场里的点心也可以免费试吃。 去上海的人发现,上海果然是一个可以发财的城市,只要想点办法,花点力气,干什么都可以赚钱。 凭着乡下人对泥土的感情和认识,他在建筑工地收集装有沙子和树叶的土,以“花盆土”的名义,向见不到泥土而又爱花的上海人兜售。就靠这个,一年后,他竟然在大上海拥有了一间小小的门面。 观念与命运的故事 而且,在常年的走街串巷中,他又发现:一些商店楼面

文档评论(0)

autohhh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