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节痤疮方案.ppt

  1.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痤疮 概述 是青春期常见的一种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疾病。 表现为粉刺、丘疹、脓疱、结节、囊肿及瘢痕等多种损害。 好发于面、背、胸等富含皮脂腺的部位。 西医病因病理 雄激素 皮脂腺分泌增多 毛囊口上皮角化亢进 痤疮丙酸杆菌 遗传 中医病因病机 血热偏盛 肺胃积热 血郁痰凝 素体血热偏盛为发病的根本 饮食不节、外邪侵袭是致病的条件 血郁痰凝使病情反复,持久不愈。 临床表现 多见于15-30岁的青年男女。 好发于面部,其次为胸部、背部及肩部,常伴有皮脂溢出。 初为粉刺:黑头粉刺,白头粉刺。粉刺逐渐演变为炎性丘疹、脓疱、结节、脓肿、囊肿、瘢痕等。 病程慢性,伴轻微痒痛。 西医诊断要点 患者多为青年男女。 皮损为散在粉刺、丘疹、脓疱、结节及囊肿等,对称分布。 好发于颜面、上胸及背部等皮脂腺较多的部位。 中医辨病与辨证要点 辨病要点:在皮脂腺分布丰富的地方出现粉刺、丘疹、脓疱、结节及囊肿等。反复发作。 辨证要点:急性期 丘疹为主,色鲜红者为肺经风热 脓疱为主者,多为肠胃湿热。 病情反复发作,以结节、囊肿为主者多为痰湿瘀滞。 鉴别诊断 酒渣鼻:多于中年发病,好发于颜面中部,损害为弥漫性红斑、丘疹、脓疱及毛细血管扩张。 鉴别诊断 职业性痤疮:常发于与焦油、机油等经常接触的工作人员。除面部外尚可见手背、前臂等接触部位。痤疮样疹:损害密集,可伴毛囊角化。 鉴别诊断 颜面播散性粟粒狼疮:损害为暗红色或棕黄色半球状的丘疹,对称分布于眼睑、鼻唇沟及额部,在下眼睑往往融合成堤状。病程慢性。 中医治疗 肺经风热:疏风清肺-枇杷清肺饮加减; 肠胃湿热:清热化湿通腑-茵陈蒿汤加减; 痰湿瘀滞:二陈汤合桃红四物汤加减; 其他治法:针刺疗法,刺血疗法,耳穴埋针等。 西医治疗原则 纠正毛囊内的异常角化。 降低皮脂腺活性。 减少毛囊内的菌群,特别是痤疮丙酸菌。 抗炎及预防继发感染。 西医治疗 局部治疗:复方硫磺洗剂,1%氯霉素酊等。 口服抗生素:四环素或红霉素 维甲酸制剂:13-顺维甲酸口服。 性激素类药物:适用女性严重患者。 糖皮质激素:仅用于严重的结节性、囊肿性及聚合性痤疮患者。 临床思路 在急性期以清热为主,后期以养阴活血健脾为主。注意肾阴肾阳的平衡失调。 注意本病好发于青少年,其好冷饮,易伤脾胃。同时注意患者的身心影响。 预后与转归 多数能得到改善。 注意饮食。慎食脂肪、糖类、可可等。 注意调节情绪。 患者应密切配合,避免各种诱因。 预防与调护 应少吃富含脂肪、糖类和刺激性饮食。多食新鲜蔬菜和水果,保持大便通畅。 常用温水洗涤患处。 勿用手指挤压粉刺,避免继发感染及凹陷性瘢痕。 * *

文档评论(0)

a33666114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