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细胞结构的超微生物-病毒概述.pptVIP

  1. 1、本文档共6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一节 病毒的一般特征及其分类 病毒的发现 由于人类视觉所限,故形体越小的生物就越不易被发现。因此,在生物界中,微生物的发现比动、植物迟得多;在微生物中,细菌发现得较迟,病毒更迟;在病毒中,类病毒、拟病毒、朊病毒等亚病毒的发现最迟。 病毒定义 病毒是一类超显微的非细胞生物,每一种病毒只含有一种核酸;它们只能在活细胞内营专性寄生,靠其宿主代谢系统的协助来复制核酸、合成蛋白质等组分,然后再进行装配而得以增殖;在离体条件下,它们能以无生命的化学大分子状态长期存在并保持其侵染活性。 一、病毒的特点 病毒在寄主细胞外,不能独立地进行代谢和繁殖,它们是严格的寄生物,与其它生物相比有明显不同,具有其本身的特点。 1.形体及其微小,必须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观察,一般都可通过细菌滤器; 2.没有细胞构造,故也称分子生物; 3.其主要成分仅有核酸和蛋白质两种; 4.每一种病毒只有一种核酸,不是DNA就是RNA; 5.缺乏酶系统,既无产能酶系也无蛋白质合成系统; 6.在宿主细胞的协助下,通过核酸的复制和核酸蛋白装配的形式进行增殖,不存在个体的生长和二分裂法等细胞繁殖方式; 7.在宿主的活细胞内营专性寄生; 8.在离体条件下,能以无生命的化学大分子状态存在,并可形成结晶; 9.经提纯的病毒结晶能保持侵染力。 人类传染病中,约70—80%属于病毒病,每一种植物至少有一种病毒引起的病害。引起人类致病的病毒相当多,如肝炎,胆囊炎,狂犬病,爱滋病,风湿关节炎等,也有多种病毒可以致人癌症。 10.对一般抗生素不敏感,但对干扰素敏感。 迄今,还未发现一种药剂或抗菌素对人、动植物体内病毒有效的药物,也没有一种药剂能杀死细胞体内的病毒而又不伤害寄主。经提纯分离在体外的病毒结晶,用不少的药物都可杀死,但寄主细胞内的病毒均不敏感。 干扰素(IFN)是一组具有多种功能的活性蛋白质(主要是糖蛋白),是一种由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它们在同种细胞上具有广谱的抗病毒、影响细胞生长,以及分化、调节免疫功能等多种生物活性。不直接杀伤或抑制病毒,而主要是通过细胞表面受体作用使细胞产生抗病毒蛋白,从而抑制病毒的复制;同时还可增强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巨噬细胞和T淋巴细胞的活力,从而起到免疫调节作用,并增强抗病毒能力。 二、病毒的分类 病毒的分类 病毒有自己单独的分类系统,其分类依据主要有:病毒的宿主、所致疾病、核酸种类、病毒粒子的大小、病毒的结构、有无被膜等。 1.根据专性寄主分类:植物病毒、动物病毒、细菌病毒(噬菌体)、放线菌病毒(噬放线菌体)、藻类病毒、真菌病毒。 动物病毒寄生在人体和动物体内引起人和动物疾病:如流行性感冒、水痘、麻疹、腮腺炎、乙型脑炎、脊髓灰质炎、甲型肝炎、乙型肝炎、天花、艾滋病等。 植物病毒引起植物疾病:烟草花叶病、番茄丛矮病等。 噬菌体寄生在细菌体内引起细菌疾病。用蓝细菌噬菌体控制水华。 2.根据核酸分类:DNA病毒和RNA病毒。 类病毒 是目前已知最小的可传染的致病因子,比普通病毒简单,是无蛋白质外壳保护的游离的共价闭合环状单链RNA分子,侵入宿主细胞后自我复制,并使宿主致病或死亡。 不能像病毒那样感染细胞,只有当植物细胞受到损伤,失去膜屏障,才能在供体植株与受体植株间传染。 柑桔裂皮病,黄瓜白果病,椰子死亡病等 防治的方法主要选择无感的种子和繁殖体,以及防止机械传播。 对类病毒的研究可能为揭示生命起源和进化、生命过程的实现等生命科学的重大理论问题作出贡献。 朊病毒 又称蛋白质侵染因子。朊病毒是一类能侵染动物并在宿主细胞内复制的小分子无免疫性疏水蛋白质。与一般病毒不一样,它只有蛋白质而无核酸,但却既有感染性,又有遗传性, 三百年前,羊搔痒症,广泛传播于欧洲和澳洲 ,1996年春天英国蔓延的“疯牛病”。 1997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授予了美国生物化学家斯坦利·普鲁辛纳 。 为致死性中枢神经系统的慢性退化性脑病,感染朊病毒后有超长的潜伏期,平均20年,最长可达到50年,发病前无法检测和诊断。朊病毒目前尚未有有效的治疗方法,因此属“不治之症。” 朊病毒的传播途径包括,食用动物肉骨粉饲料、牛骨粉汤;医源性感染,如使用脑垂体生长激素、促性腺激素和硬脑膜移植、角膜移植、输血等。 第二节 病毒形态和结构 一.病毒的大小和形态 测量的单位是纳米,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多数病毒粒子的直径在100nm左右。 不同病毒大小差别较大。 病毒的形态主要有球形、杆形、砖形、蝌蚪形等。 有代表性的若干病毒的直径或大小 烟草mosaic病毒 登革热病毒照片 艾滋病病毒 水生动物皮瘤中的虹色病毒 Bacterial Viruses Main types of bacterial viruses. Sizes are approxi

文档评论(0)

a33666114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