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章疱疹病毒科(Herpesviridae)解说.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八章 疱疹病毒科(Herpesviridae) 一、概述 二、疱疹病毒的基因组结构 三、 主要参考文献 一、概 述 疱疹病毒是一群较大的有囊膜的双链DNA病毒。最早发现的疱疹病毒有人的单纯疱疹病毒、水痘带状疱疹病毒以及猴的B病毒和动物的伪狂犬病病毒等。人类的上述两种病毒,均以皮肤和粘膜的疱疹性病变为特证。但后来发现,本科病毒的致病性已远远超出了皮肤和粘膜的范围。五十年代以来,由于病毒学研究技术的提高,相继发现了许多新的疱疹病毒。到目前为止,几乎所有家畜和家禽都有各自的疱疹病毒,但是一种畜禽可能感染几种(型)疱疹病毒,一种疱疹病毒也可能感染几种动物。至今发现的疱疹病毒已有八十余种,分布相当广泛,除家畜外,牡蛎、鱼类、蛙类、鸟类和多种野兽也发生疱疹病毒感染。本科病毒主要侵害外胚层来源的组织,包括皮肤、粘膜和神经组织。初次感染后,往往以潜伏形式长期存在于动物体内,可达多年甚至终生。当遇到适宜条件时,病毒重新激活,致发临床症状明显的复发性感染。近几年来,人们发现某些疱疹病毒可能是哺乳动物和禽类等肿瘤的病原因子,其中马立克氏病病毒是已经确认的首例,医学上也开始注意到某些疱疹病毒与人类癌症的关系。由于疱疹病毒的广泛致病性及其在潜伏感染和致癌方面的作用,这类病毒已引起病毒学者的普遍重视。 疱疹病毒科显然含有多个属或群,但因找不到适当的区分方法,目前还没有取得一致的分类意见。Melnick等(1964)曾依据疱疹病毒的感染性质,分为A和B两个亚群。凡在体外培养时,容易从细胞内释放到营养液中的病毒为A群,其中主要的有单纯疱疹病毒、伪狂犬病病毒、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马鼻肺炎病毒、马交媾疹病毒和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等。相反,病毒同细胞紧密结合,很难释放到营养液中的为B群,又名细胞结合性病毒,主要有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各种动物和禽类的细胞巨化病毒(Cytomegalovirus)、恶性卡他热病毒、犬疱疹病毒、EB病毒、鸡马立克氏病病毒和蛙疱疹病毒等。Roizman等(1973)建议按病毒的宿主进行分类,也有提议按G+C含量百分比高低进行分类的,但均没有受到普遍采纳。现将较重要疱疹病毒的DNA特性及其原发感染宿主列于表8-1。 表8-1疱疹病毒DNA性状及其原发感染宿主 病毒习惯名称G+C(%)分子量(×106) 原发感染宿主 单纯疱疹病毒1型 (人疱疹病毒1型)1726人 单纯疱疹病毒2型 (人疱疹病毒2型)1728人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人疱疹病毒3型)1705(人疱疹病毒4型)1718(人疱疹病毒5型)1716人(马疱疹病毒1型)1716马 (马疱疹病毒2型)1717(马疱疹病毒3型)1725(牛疱疹病毒1型)1731(牛疱疹病毒2型)1723牛(牛疱疹病毒3型) 伪狂犬病病毒(猪疱疹病毒1型)1731猪 猪包涵体鼻肺病毒(猪疱疹病毒2型)(犬疱疹病毒1型)1692(猫疱疹病毒1型)1705(鼠疱疹病毒1型)1718小鼠 大鼠细胞巨化病毒(大鼠疱疹病毒2型) 豚鼠细胞巨化病毒(豚鼠疱疹病毒1型)1716(兔疱疹病毒1型)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鸡疱疹病毒1型)1704(鸡疱疹病毒2型)1705鸡(火鸡疱疹病毒1型)1706(鸭疱疹病毒1型) 鸽疱疹病毒(鸽疱疹病毒1型) 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ICTV)在1995年报告中,将疱疹病毒科分为甲(Alpha)、乙(Beta)和丙(Gamma)三个亚科。各亚科的主要生物学特性见表8-2。 表8-2疱疹病毒各亚科的主要特性特 征乙丙 DNA分子量85×106~110×106130×106~150×10680×106~110× 106在细胞培养上病毒较慢(〉24h)不同的增殖速度和传播致细胞病变作用作用慢,细胞先涨大不同播并杀死易感细胞宿主范围宽、窄差别较大较窄感染特征引起细胞巨化,常在 侵犯淋巴细胞和淋巴腺体和肾细胞内潜伏样细胞,并在其中潜伏 据ICTV 1995年第六次报告,甲亚科包括单纯疱疹属(Simplevirus)和水痘病毒属(Varicellovirus)。单纯疱疹病毒属以人疱疹病毒1型(单纯疱疹病毒1型)为代表种,并包 括人疱疹病毒2型(单纯疱疹病毒2型)、牛疱疹病毒2型(牛乳头炎病毒)和疱疹病毒B(猕猴疱疹病毒1型)。水痘病毒属以人疱疹病毒3型(水痘带状疱疹病毒)为代表种,牛疱疹病毒1型(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马疱疹病毒1型(马流产病毒)、马疱疹病毒4型(马鼻肺炎病毒)和猪疱疹病毒1型(伪狂犬病病毒)为其暂定种。 甲亚科还有许多未分属的病毒:鸭疱疹病毒1型(鸭瘟病毒),蛛猴疱疹病毒,牛疱疹病毒5型(牛脑炎疱疹病毒),犬疱疹病毒1型,山羊疱疹病毒1型,猕猴疱疹病毒2、6、7和9型,鹿疱疹病毒1、2

文档评论(0)

bbnnmm88559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